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影响及护理

2012-10-17 03:29王建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3期
关键词:封管凝血酶血流量

鲁 娟 王建红 方 蓉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北京 100037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建立有效的、能反复应用的血管通路是其维持生命的基本保证。深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通路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内瘘成熟前、各种类型中毒抢救等血液透析治疗[1]。在临床使用中,如何加强导管护理,减少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延长使用时间是临床上的实际问题。透析结束时,常规使用肝素钠生理盐水溶液进行封管以防止血栓形成,但目前对于肝素封管液的浓度并未统一。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素封管液的适宜浓度及封管的护理方法,本文通过随机对照,观察不同封管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的留置时间、堵管及血流量不足发生率的影响及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院接受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6~80岁,平均(46.5±4.5)岁。60例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炎28例,糖尿病肾病11例,药物性肾损害4例,高血压肾损害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对囊肾2例。60例患者在建立血管通路置管前凝血功能均正常。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封管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美国ARROW公司的双腔导管。①置管:置管前常规消毒、铺巾,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选择颈内静脉穿刺点,置入双腔管,置管成功后缝合固定,无菌敷料覆盖。②上机:观察局部无出血情况,将血透置管各腔内的液体采用5 mL注射器回抽,并用20 mL 0.9%氯化钠溶液脉冲式冲洗两腔,即可连接透析管道开始透析。透析频度根据患者的病情设定,一般为1周2~3次。③封管:6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结束时均分别自血透导管动、静脉端快速脉冲式推入20 mL 0.9%氯化钠溶液,以彻底冲洗导管内残存的血液。然后分别向导管动、静脉腔内正压注入相应浓度的肝素。其中,对照组用含肝素钠10 000 U的0.9%氯化钠溶液2.7 mL封管。观察组用纯肝素钠封管,由导管动脉端注入1.3 mL,静脉端注入1.4 mL。封管后关闭导管夹,用一次性肝素帽封闭管口,导管外用纱布包裹,妥善固定。

1.3 护理

两组患者深静脉置管期间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方法为:

1.3.1 深静脉置管时的护理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配合治疗。充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心率、血压、有无出血倾向等。置管过程中询问患者感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置管后注意观察创口有无渗血、血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2 透析期间导管的护理 ①换药:每次透析时用0.5%碘伏严格消毒创口周围皮肤,更换无菌敷料,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敷料或纱布覆盖,有研究表明透明敷料比棉质敷料更易导致感染[2]。当敷料潮湿、松动、变形时应立即更换并妥善固定。②导管使用: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用0.5%碘伏消毒导管口及周围,用5 mL注射器抽出导管内保留的封管液及部分残血,再注入首剂肝素,连接血路管开始透析治疗。治疗结束时按上述方法封管,迅速关闭导管夹,使管腔内保持一定的压力,防止血液进入导管。

1.3.3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①导管堵塞:导管内形成血栓,与导管内肝素浓度不够、导管使用时间过长有关。当抽吸导管不通畅时,可更换20 mL注射器,以加大吸力抽出血栓。如出现导管血栓堵塞,多为导管侧孔血栓或蛋白鞘膜形成,严禁用生理盐水正压推注,以防血栓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栓塞,应采用尿激酶溶栓处理[3],可用尿激酶5~10万U加生理盐水2~3 mL导管内溶栓,边回抽空气边注入液体,保留15~20 min后再回抽被溶解的血凝块,可恢复导管功能。②血流量不足:透析过程中出现血流量小于150 mL/min即为血流量不足。首次使用时出现是由于导管刺激血管壁造成血管痉挛所致,可先以低血流量透析,然后逐渐加大血流量[4]。导管非首次使用且无打折及受压,仍出现血流量不足,可能是导管尖端紧贴于血管壁上,多与患者头颈部移动、咳嗽等牵拉导管及连续的负压吸引有关[5]。可改变导管位置,使其不再贴壁,也可短时交换导管动、静脉端改善血流量。③感染:由于造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自皮肤、导管口等处[6],因此,严格无菌操作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是防止导管感染的关键。透析时常规消毒穿刺点,更换敷料,一旦怀疑导管发生感染应停止使用,进行血液和(或)分泌物病原学培养,如结果阳性,应选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拔除导管,另选择穿刺点重新置管,以维持透析治疗。

1.3.4 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置管局部清洁干燥。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不宜另做它用,如抽血、输液等,以防堵塞。

1.4 观察指标

①深静脉置管的留置时间,即血液透析治疗正常血流量的中心静脉血透导管的留置最长天数;②出血情况,包括穿刺局部的渗血和其他部位出血情况;③堵管情况,即血透导管动、静脉端管腔内出现凝血,血液透析前反复抽吸血流不畅;④血流量不足发生情况,即透析血流量小于100 mL/min。⑤凝血功能,血液透析患者在封管结束后,采上肢外周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

1.5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所得数据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显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封管效果比较

对照组30例发生导管堵塞6例,血流量不足6例;观察组30例发生导管堵塞1例,血流量不足1例,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导管感染。在导管留置时间上,观察组平均保留(37.67±14.37)d,长于对照组的(21.96±16.3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处渗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封管效果比较

2.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在封管结束后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凝血酶原时间(s)凝血酶时间(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s)纤维蛋白原(g/L)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30 30 13.56±1.12 14.18±1.08 1.602>0.05 15.69±2.18 15.79±2.39 0.489>0.05 38.46±2.51 39.17±2.43 1.451>0.05 3.17±0.28 3.22±0.31 0.687>0.05

3 讨论

建立并维护好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是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但是如血管通路不畅,引起其他并发症可导致导管留置寿命减少,从而使血液透析无法顺利,影响患者的治疗。其中,深静脉留置导管堵塞是导致导管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可能与导管腔内血液残留形成血栓有关。临床上一般采用肝素进行封管,是血液透析中最常用的抗凝方法。肝素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可以干扰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从而发挥抗凝血活性。其价格便宜,方法简单且临床应用时间长,因此,其作为封管液被广泛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但是,对于采用何种浓度的肝素进行封管,各家学者意见不一。本文观察组患者采取纯肝素封管,研究结果显示,纯肝素封管方法使导管血栓形成堵塞的现象明显减少,因纯肝素可对管腔内的残留血液有较强的抗凝作用,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导管护理,包括深静脉置管时的护理、透析期间导管的护理,以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并进行健康宣教,对于防止并发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血透管腔内残留的血液减少,使细菌缺少了生长繁殖的基质,而纯肝素封管避免了频繁的封管操作,进而减少了动、静脉端借口打开的机会,增强了管路的密闭性,从而使感染的机会降低,显著降低了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有研究报道,采用肝素封管可能导致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8]。其原因可能是封管液量过少,导致导管头端至开口处可能出现无肝素充填的现象,如果血液逆流,就有可能在头端形成血栓,导致血管血流不畅甚至堵塞;而如果封管液量过多,可使过多的肝素进入血循环,从而引起出血相关并发症。因此,掌握适宜的封管液量是避免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关键。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纯肝素钠封管,由导管动脉端注入1.3 mL,静脉端注入 1.4 mL,与对照组采用含肝素钠10 000 U的0.9%氯化钠溶液2.7 mL封管相比,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对患者的血液凝血指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表明纯肝素封管未增加血液透析患者出血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纯肝素作为深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液,同时加强导管的护理,可延长导管使用的时间,降低导管堵塞及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Santoro A,Canova C,Freyrie A,et al.Vascular access for hemodialysis[J].J Nephrol,2006,19:259.

[2]高玉芬,鲍霞.如何预防院内感染[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9):413-415.

[3]黄晓光,李荣山.中心静脉双腔管纯肝素封管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7):506.

[4]黄新武.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运用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B):74-75.

[5]张涤华,郑智华,许元文,等.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临床病例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6,5(2):72-74.

[6]张琳西.中央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病机理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1):25.

[7]李新梅,侯娟,张小丽,等.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净化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6):520-521.

[8]金骊珠,崔天蕾,阿勇,等.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在带cuff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3):276-278.

猜你喜欢
封管凝血酶血流量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普通肝素尿和激酶封管在透析患者长期导管中的对比
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研究
不同封管护理方法与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发生导管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
奇异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脑血流量估计的仿真研究
凝血酶谱在正常人与脑梗死患者中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