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闲暇教育模式的建构

2012-10-15 03:37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建构模式大学生

饶 玲

摘要:大学生闲暇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闲暇教育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闲暇心态,培养良好的闲暇活动的习惯和技能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在学校开展多样的闲暇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实现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闲暇教育;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72-02

随着大学生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大学生闲暇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某高校158位学生的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反映在:闲暇意识比较淡薄;闲暇生活随意性强;闲暇内容单调;闲暇知识较为贫乏;闲暇技能较为匮乏,等等。因此,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状况,发现他们闲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及时的引导和帮助,这对他们充分利用好闲暇时间,提高他们的闲暇生活技能和闲暇生活质量,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大学生闲暇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

通过对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现状和目的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内容应主要定位于以下几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导致部分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在闲暇之余常感觉无聊、空虚、无所事事、生活涣散,甚至出现无事生非、行为偏差的现象。因此高校应当利用闲暇时间举办学生心理咨询周(日)、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活动,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心理测试,观看心理影片,倾听心理专家讲座、编辑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报纸或刊物等措施,广泛推广心理健康知识,养成良好闲暇心态,引导他们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增强心理健康意識,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

2.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道德价值观。一方面,学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意识,确认闲暇生活的道德存在性,培养合理的闲暇生活态度,合理安排、设计自己的闲暇活动,把闲暇活动作为愉悦身心、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及娱乐技巧、提高个人思想品德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宣传和指导,使学生在闲暇生活方式的选择上能做到关注自然、关注他人、关注自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和规范,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同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立志成才的道德自律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他们以高度自觉和自律的方式去履行道德义务;锻炼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智力开发和创业能力教育

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闲暇时间自由阅读书籍、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深化和扩大学生在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创业能力,并尝试进行科学发明和文艺创作,为培养具有博、专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4.审美能力培养和体质发展

在闲暇时间组织多样的文体活动,学生依据个人的意愿与生活价值标准,科学地安排参加,有利于培训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才能,并提高生活质量和乐趣,增进身心健康。

5.社会公益、社会实践教育

闲暇时间里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面向社会,围绕公益劳动、美化环境、心理咨询、社会治安、移风易俗等方面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弘扬人类社会崇高的道德风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意识和自理自立的观点能力,同时还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促进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了解人、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6.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人际交往的不和谐是当今大学生面对的最苦恼、最不适应的问题之一。因此,闲暇教育必须教导大学生遵照平等尊重、互惠互利、诚实守信等原则,以精神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沟通为目的,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营造关系融洽的活动氛围,使大学生在交往中达到彼此理解、认同、宽容,得到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

显然,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和闲暇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闲暇心态,培养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参与闲暇活动的习惯和技能,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实践建构

1.课程建设

在我国现行的高校课程设置当中,很少将闲暇教育这一学科纳入正常的实际教学当中。根据目前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及其闲暇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闲暇教育除了融入各科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去实施外,很有必要专门开设闲暇教育课程。

高校建设闲暇教育课程目的在于通过闲暇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引导大学生在闲暇时间中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包容,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闲暇教育课程设置包括:

(1)开设独立的闲暇教育课程。独立设置闲暇教育课程是实现闲暇教育目的、完成闲暇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闲暇教育课程主要是明确规定以什么样的内容和活动来进行闲暇教育,引导学生对闲暇做出正确判断,哪些事不可做,哪些事可以做,使自己文明地呈现在社会面前,形成良好的闲暇兴趣与能力。

(2)开设闲暇教育活动课程。主要指以组织培训学生利用闲暇生活的技能、技巧的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课程。它包括阅读、书法、欣赏戏剧、影视等陶冶情操、充实精神境界的活动;有意义的文娱、体育活动;科技创作发明活动和社会实践、交往活动等。

加强闲暇教育的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活动课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面对失败的抗挫能力得到加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有助于得到进一步提升。

2.教学途径和方式

高校闲暇教育课程教学依据课程本身力图达到的目标,学生的学习经验等不同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进行:

(1)课堂教学。美国波士顿大学詹姆·A·怀利教授指出:“闲暇教育必须是每一位教育者的任务,不论他从事的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主要通过讲授、阅读、表演、经验介绍等多种渗透式教学形式,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积极因素,向学生传授一些闲暇生活的基本知识,了解闲暇活动的不同类型;引导学生如何利用闲暇时间、选择闲暇活动;在闲暇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等内容,使学习本身成为愉快的闲暇活动的组成部分。

(2)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闲暇生活的有效途径。大学生闲暇教育可以通过活动设计法、体验法等,借助多种培养闲暇生活的技能、技巧、能力的兴趣小组,创设多个交流闲暇生活经验的阵地,使得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种种技艺和能力。

(3)社团组织。通过成立闲暇协会社团来引导大学生更好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引导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以修养审美为取向的阅读、收藏、欣赏社团;以健体强身为取向的体育社团;以创业为取向的科技发明、科技制作社团;以社会交往为取向的旅游、调查、社会实践等社团,都十分有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4)自我教育。在进行闲暇教育时,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的重要性,要由大学生自己选择闲暇时间的支配,让他们根据自身的个性与实际情况,学会对闲暇时间的自我规划、自我判断、自我评价,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意识,达到充分培养个人兴趣,展现个人风貌,施展个人才华,提高生活品位的目的。

(5)建立闲暇教育指导中心。当下大学生闲暇生活庸俗化、消极化的重要原因在于大学生闲暇生活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因此闲暇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闲暇教育的指导者。指导者自身须有科学的闲暇观念,不断学习社会生活中发展变化的种种知识和技能,并履行好负责或参与制定与实施闲暇教育计划,指导、咨询、检查、协调、管理闲暇教育工作等职能。

参考文献:

[1]赵虹元.高校实施闲暇教育的价值与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张文鸯.实施大学生闲暇教育的方法与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8,(5).

[3]汤舜.试论我国高校闲暇教育的开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

猜你喜欢
建构模式大学生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建构游戏玩不够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