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2012-10-15 03:37钟奇新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研究

钟奇新

摘要:本文以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起点,分析当前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剖析制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瓶颈因素,直面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全方位和多角度实际困难,从而提出破解难题的着力点,以发挥校园文化的各项功能,为学校发展创造持久的恒动力。

关键詞:新校区;校园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60-04

近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扩张大潮在各地高校上演,大潮中的新校区多数都建立在没有任何文化背景和底蕴的“文化沙漠地带”,由此引发的突出问题是:气魄宏伟、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与单调稀薄的校园文化氛围之间的不对称。杜维明在《21世纪的人文精神》的报告中指出:“大学应培养公众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专家。教授们应该参与社会、参与政治,并且具备文化敏感性;大学生不一定成为社会灵魂,但应该成为核心价值的保卫者,他们要服务社会、为个人提供机会、自立、接近真理、理解人类以及具有人文精神。”校园文化代表着一种精神和一种力量。“大学的灵魂和生命是文化,没有文化,大学的存在就没有意义。”[1]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相对独立的校园为空间,以课外活动为主要载体,所创造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等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财富的物质形态、实践活动和规章制度的总和。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的积极延伸,是学生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课外创造的各项文化。

作为培育人才的高等学府,其功能显然不能局限于知识、学术的传授,还应包含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和精神、理想的传递,更应有对人的综合素质及健全人格的塑造。如晨雾雨露般的校园文化细密无声、日积月累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举止、健全的人格、高雅的气质、高尚的品德、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追求。因此,借新校区的文化氛围来传承和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陶冶、塑造、凝聚和激励等各项功能,以先进的文化来引吸引人、感染人、塑造人、陶冶人,以实现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这些恰恰是当前新校区建设所缺乏和急需的,因而理应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最高目标追求和理想境界。

一、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木桶短板

目前新校区建设普遍体现了起点高、规模大的目标追求,在建设初期呈现了硬件优于软件、物质建设多于文化培育、文化移植多于文化融合创新成长的态势。新校区被戏称为“文化沙漠”确实名符其实。新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薄弱的文化底蕴

但凡发展历史久远的大学,其校园中的一屋一物、一草一木都饱含着文化的墨迹。而新校区因为新而缺省了许多吸附文化的气泡。相对偏僻、远离都市的地理位置,没有了老校区的区位优势,地缘文化氛围相对单一、淡薄;没有了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少了传统的辐射和支撑,文化背景稀薄、苍白;没有经过历史的锻造、风雨的洗礼,有建筑的宏伟却没有文化生命的鲜活,缺少有故事的建筑物和标志。

2.错位的文化生态

新校区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但现实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孤立操作、人为割裂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割裂校园文化建设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联系,忽略新生与老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文化传承,漠视教学与科研风气的熏陶启迪,整体校园文化生态的培育成为孤岛,校园精神在广大师生心中日渐模糊和钝化,校园文化生态将呈现失重乃至错位发展的态势。加上新校区校外社会环境的反差,区域落后的文化与大学校园本身先进的文化落差,将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文化异质化现象,最终必然导致校园文化生态系统品质和特色的退化。

3.单薄的文化力量

校园文化有赖学生和教师作为主体共同创造,但长驻新校区的教职员工比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术讲座和科学研究的氛围自然不浓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教师使新校区明显缺少以教师为参与主体的文化氛围。而且,新校区多是一两个年级的学生生活在一起,一般局限于同级交往,文化传播始终处于平行、封闭的状态,缺少了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直接参与引导,没有了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致使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力量显得如此单薄。

4.贫乏的文化内容

偏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校区教学及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转必须依赖其自身完备的功能系统,新校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却还处于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的阶段。学生在校园文化内容上难以获得如同老校区一样高密度的优质信息和途径选择。同时,受设施、经费、交通等诸多条件制约,新校区文化活动难逃“开展难、成本高、形式少”的问题,诸多因素使得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和形式上受到制约。笔者问卷调查发现:55%的学生反映大学生活很单调,新校区没有大学氛围;45%的学生反映大学像高中生活一样,除功课紧张外没有其它乐趣;64%的学生课余时间是在看书或者自学提高,36%的学生整天在宿舍上网。

5.失衡的发展模式

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不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重物质轻精神,重制度制定轻人文关注,重内部建设轻外部协调。人们在衡量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时,往往热衷于显性的物质文化景观建设,忽视隐性的办学传统、教风学风、创新理念等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局限明显,新校区大多沿袭原来老校区的制度规范,但是,新校区自身存在的特点也亟需制度文化上的创新。另一方面,如果制度只具有约束作用,而没有文化的味道,是很难得到师生的心理普遍认可的。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与周边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

二、制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瓶颈因素

1.认识偏差

目前,对于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最具代表性的有: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归口学生管理部门,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的层面上;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将校园文化等同于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满足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更没有纳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轨道。校园文化的外延界定也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从而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削弱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也使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缺少或甚至没有大学校园文化所必须的文化基础。

2.地理位置

新校区远离城市中心,接受城市繁华的文化“雨露”滋润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提高。笔者通过调查本校学生,95%的学生反映新校区离市区太远,平时出行交通不便,接触不到新鲜事物,课外生活枯燥。这表明地理位置是新校区文化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新老校区之间相距较远,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诸多难题。如:新校区教学及生活秩序的自给自足,极易带来交流不便、信息不畅、自我封闭等问题;新老校区之间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难以共享,造成资源闲置;多校区间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隔阂犹存;教师由于教学工作需要在多个校区间奔波,时间和精力被大量耗费在路上,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学生建立社团和组织活动的各项活动成本倍增,等等。

3.主体力量

学生、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领导者和教师的缺失使新校区难以营造强大的文化力量。学校各项会议、学术活动等多数在老校区进行,新校区的学生难以体验到隐含其中的文化精神,相应就缺乏对学校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教师在新校区教学科研活动少,与学生交流机会有限,他们的治学态度、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无法对学生产生感染力。新生们长期处在平行、封闭的人际交往中,高年级学生“言传身教”力量被阻隔;偏远的地理位置、封闭的环境氛围、匮乏的活动内容,使他们感受不到校园文化的实质精髓,其直接后果是新校区日渐变异出区别于老校区的亚文化,导致文化断层和大学核心价值的分裂,成员认同度的降低。

4.文化发展规律

异地办学、荒地建校是新校区建设的普遍现象,边规划、边建设、边使用,学生根据建设进度分阶段进驻也是新校区建设初期的普遍现象。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发现:80%的学生表示对新校区的硬件设施满意,但90%的学生感觉新校区基本没有文化环境,70%的学生表示对学校的校史和文化特色有所了解,但不全面。尽管新校區整体规划设计渗透着现代化的气息,也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但毕竟建成时间短暂,蕴涵学校精神和积淀深厚文化的校园景物难以寻觅和捕捉,而单纯高大宏伟的建筑物难以让学生体味学校精神文化上的差异和特色,学校在办学历史中积淀炼就的校训、学风、校风及师生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情感气质等精神文化,要在新校区体现并获得普遍认同需要经历一定的沉淀过程,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三、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破题之策

校园物质文化是以物质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它能给人以精神性的文化熏陶与濡染。现代化、人文化的建筑,就是传播文明、培养科学精神的生动教科书;浓缩着历史墨迹的人文景点、象征未来的抽象雕塑,就是学校传统和进取精神的示范和延续;承载各种文化形式的活动中心,更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陶冶学生情操的良好场所。因此,着眼于为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奠定物态基础,新校区的物质文化建设先行是必需的。

新校区因为是新的起点,所以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确实面临全方位、多角度的诸多困难,要破解难题,除了物质文化基础建设之外,还应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1.观念先导,准确定位校园文化建设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观念上充分重视,并重新认识、准确定位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这是首要的。校园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如何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建设符合时代主题和学生需求的新校区校园文化;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唤起大学固有的文化精神,并创造新的文化力量,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新校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制定短期和中长期规划,从组织架构、经费投入、师资力量、规章制度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将零碎、散乱的文化因子进行组织、整合,形成完整有序的校园文化统一体,并跟随新校区的建设稳步、有序推进。

2.新老校区互通,带动校园文化的移植与创新

新老校区的校园文化本源一体,是一脉相承的,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才能使学校成为最有活力的文化高地。重视发挥校史的教育作用和校友的榜样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学校的治学理念,举行蕴含核心价值观及特殊意义的典礼仪式,建设物质文化标识等,使新生逐步了解学校的历史,理解、认同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创造便利条件为学生发挥“传、帮、带”作用,如多组织跨校区的文体活动,在新校区进行模范、标兵的展示活动,组织各类模范典型走进新校区学生中间,进行学习经验和成长经历交流;建立专业班主任导师、专业教师联系班级、教授定时坐班,等等,从制度上创造条件,缓解新校区“师气”不足的问题;借助网络技术填补校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缺陷,老校区举办学术讲座,新校区可以即时共享,老校区名师上课,新校区学生也可以同时收看,使新老校区“离”而不“分”,等等,使老校区的优良传统、悠长的文化气息不断地延伸、渗透并扎根于新校区。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要与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密切相联,要善于在借鉴、吸收社会大文化的精华中创新发展。

3.师生为本,发挥全员主体的共建共享作用

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教师、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依靠力量,所以首先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实现校园文化共建共享的统一。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首先要评价它的校长”。[2]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校长的教育思想的诠释,大学的文化管理体制受校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影响,校长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决定大学的文化品位,而校长的改革创新意识引领大学的文化发展走向。学校领导要坚定地做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行者和力行者。

学生是校园中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是校园文化的营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最大受益者。必须充分发挥好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特别是学生社团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精心构建有特色、有活力的文化活动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自觉参与文化活动中受到积极、深刻的影响,陶冶思想情操,深化道德境界,从而达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目的。

教师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相对学生群体而言,教师群体是校园文化中比较稳定的主体。“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3]“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4]教师不仅负有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使命,使人类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更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示范和启蒙,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者”。教师围绕教学开展的各项活动,是提炼实践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升华思想理论、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追求的主要实践活动,带动着学校其它活动的开展,因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主要载体。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力行者和维护者,在规范新校区制度、优化新校区生态环境、维护先进教学设施和科研设备、示范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努力也将促进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4.品牌带动,舞起品牌活动和精品社团的牵引龙头

品牌活动达到的效果是学生参与度高、反响大,活动激励引导作用明显,并实现理论教学课堂的有效拓展。各高校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已创建了有自己特色的的品牌活动和精品社团,在新校区可以继续发挥它们的影响力和示范力。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习生活的延伸,应体现专业培养要求,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把握好学生的兴奋点、关注点,一定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并激发其创造力,从而释放活动品牌的魅力,保持品牌的生命力;新校区品牌文化活动的开展,要与学生的成长和自我认识提高的过程有机结合,体现大学生的思想追求、审美意识、年龄特点等,在开展健康文明、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基础上,凝炼出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厚内涵和价值。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们基于共同爱好、兴趣、志向而自发组织建立的相对自治的群众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一支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它促进了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高校有八成以上学生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即使没有加入某个社团,仍然会参加到各种社团活动中。”[5]而精品社团的广泛参与度及其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已经成为提高师生校园归属感的重要力量。要充分肯定学生社团,尤其是精品社团对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学校应该给足政策支持,加强专业指导和组织引导,帮助他们开展好各种活动,使之成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第二集体”。同时鼓励学生社团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交流中汲取发展经验,在学习、合作、竞争中创新发展思路,更在融入社会中铸造品牌活动。进行“十佳学生社团”、“星级学生社团”、“优秀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评比,通过评比的“择优”机制来搭建“鼓足干劲,力争品牌”的氛围和创优平台,以相互比较和借鉴来培育精品社团,由精品社团打造品牌活动,由品牌活动来引领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总而言之,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继承发扬老校区校园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点一滴积淀而成的,找准了着力点,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唯有如此,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才会从荒芜沙漠走向繁华绿洲,才能为学校的发展创造强大的生命力和恒动力。

参考文献:

[1]姚福校.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考[J].创新论坛,2006,(3).

[2]侯光明.中国研究型大学理论探索与发展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致全体校友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就职演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陈娜,田素芹.学生社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J].教学研究,2006,9(5).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研究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