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

2012-10-15 04:41黄品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4期
关键词:四性药性川芎嗪

黄品佳

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

黄品佳

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中药临床实践中体现的不同性质和治疗作用加以总结。与此同时,药性理论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为方剂学中的配伍提供了理论依据,是研究中药药性的形成机制及运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描述“四气”的文献见《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本草经集注》指出:“其(指药性)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惟冷热须明。”可见,在临床中,对于药性理论的认识,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四气

四气又名“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反应。四性理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论体系,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性”成为了中药研究热点。

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可以重新定义“四性”的概念,即是具有纠正机体寒证或热证内在活性的一类中药。具体表现在:寒凉药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兴奋性,并能降低基础代谢率;反之,温热药则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欧阳兵[1]提出的“组群中药四性组合性效谱”假说。他认为四性属性相同、功效相近的中药理论上应当具有基本相同的、能客观反映其药性寒热本质的“性效谱”。“性效谱”即可作为界定某一新中药四性属性的科学依据。

2 五味

药物具有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不仅是味道,也是对中药的功效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研究表明,五味与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也存在着联系。

金勇[2]选用60味涵盖所有性味归经的常用中药,按常规法煎成药液,给小鼠服用,结果发现“五味”作用之间表现为各种药性影响各器官组织的性质(兴奋或抑制)及其强弱的不同,“五味”的作用主要影响间脑、大脑、小脑、脊髓、肺脏、肾脏、胰腺、头颅骨等器官组织,对其他器官组织的影响较小。实验说明“五味”的作用可能指的是中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查青林[3]从古代本草文献中选取五味分类确定的治疗咳嗽中药,提取文献中MeSH词数据并用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进一步处理,发现不同五味分类中药 MeSH词关联网络特征。结果发现中药五味分类在代谢方面有其自身生物学特征的调整作用。

3 归经

郭顺根等[4]应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研究了川芎活性成分之一的川芎嗪在小白鼠体内细胞、组织、器官的定位分布。表明川芎的活性成分川芎嗪的体内分布与川芎归经密切相关。许福泉[5]通过对膀胱经中药功效、活性、化学成分等进行整理统计,发现黄酮类成分与其主要功效相吻合,提示具有相同结构类型的抑(抗)菌黄酮成分是中药归膀胱经的重要归经物质基础,与膀胱经“属膀胱,络肾,与心脑有联系”的中医认识相吻合。

4 升降沉浮

升降沉浮理论是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的趋向。是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趋向性。升降沉浮属性是与药物的气味、质地密切相关。

现代中药学理论对药物双向性进行了一定的解释,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对川芎的药学研究中证实“川芎中所含的川芎嗪,阿魏酸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及抗血栓形成作用,同时川芎嗪能增加脑血流量,显著降低脑血管阻力,抑制子宫平滑肌的作用”[6]。周刚[7]采用分析试错法、直观法、归纳法、演绎法、直感类比法等试探法在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指导性作用。可见,在试探法指导下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古代思辨哲学色彩的中药升降浮沉传统理论,是中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之一。

中药药性理论是现代中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在药物试验的基础上,还有很多信息学及数据挖掘技术对此理论的研究。周福生[8]采用基于药性位势模型与功效知识元网格的模型化表征方法,探索中药性理论与功效之间的内在关联规律,从而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中药的药性理论。沈志冲[9]通过对临床中药按照四气、五味、归经以及功效4个层面的逐层分类,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解释。旨在将中医药理论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知识,更加科学的指导临床应用。王耘[10]将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与思想同系统生物学的技术手段相结合,并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中药药性的系统学意义,建立以中药药性理论为基础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雷钧涛[11]介绍了一种用基于光谱指纹图谱单体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类比说明基于光谱指纹图谱的中药性味研究。中药指纹图谱具有特征性,重现性和可操作性。其目标是实现指纹图谱特征和药性相关性研究。包括开展指纹图谱特征分别和药性、药效的研究以及三者之间相关性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更科学的方法研究传统的中药理论,为此证明中药理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不断充实和完善相关理论基础,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1] 欧阳兵,王振国,王鹏,等.“组群中药四性组合性效谱”假说及其论证.山东中医杂志,2006:25(3):154-156.

[2] 金勇,俞仲毅,王博,等.中药“五味”作用的形态学基础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3):67-71.

[3] 查青林,余俊英,余飞,等.基于代谢相关MeSH词文本挖掘分析治疗咳嗽中药五味分类的生物学特征.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7):616-618.

[4] 郭顺根,牛建昭,贲长恩,等.3 h-川芎嗪在动物体内分布的放射自显影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89,4(3):17-21.

[5] 许福泉,管华诗,冯媛媛,等.基于化学成分的中药归经研究.亚太传统医药,2012,8(5):197-199.

[6] 罗集鹏.生药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06.

[7] 周刚,徐刚,龚千峰,等.浅探中药升降浮沉传统理论的形成方法-试探法.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1,24(1):15.

[8] 周福生.中药药性理论模型化表征方法研究思.世界科学技术,2009,11(2):229-234.

[9] 沈志冲.药性理论的临床中药分类体系建设.中国医药科学,2011,1(24):100-109.

[10] 王耘.系统生物学意义下的中药研发与药性理论.世界科学技术,2006,(1):39-43.

[11] 雷钧涛,孙晓华,张笑波,等.基于理化指纹图谱信息提取及模式识别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方法.辽宁中医杂志,2010,37(2):317-318.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近期的相关研究显示,中药的四气属性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并总结出如下规律:温热药多含有生物碱类、挥发油;寒凉药多含有蒽苷、皂苷等苷类成分及薄荷脑。此外,中药中锌、铜含量高者其药性多寒凉,反之则药性多温热。由此可见,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及含量多是中药药性的决定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四性药性川芎嗪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聚焦“四性”新理念,预测2018年化学核心考点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人大工作要体现“四性”
一种民机四性指标论证辅助系统设计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