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亮
(吉林体育学院武术系,吉林长春 130033)
在高等院校有关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理念中,体育训练与文化素质教育一直难以均衡,而比赛中成绩的优劣和金牌的数量,成为衡量体育特长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并且成为培养体育特长生的最终目标。在这样的培养理念支配下,体育特长生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训练比赛上,文化素质与就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令人担忧。长春市高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又叫大学城,研究长春市高校体育特长生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人群代表性,了解这一人群的现状,可以为这一特长人群的培养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以长春市7所高等学校(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长春师范学院)的体育特长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7所高校部分体育特长生,男女不限,每所学校每个年级15人,每所学校60人,共计420人,作为调查对象。为保证问卷收回率,当面发送、当场填写,发出420份,回收 420份,回收率100%。在发放问卷前对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了检验。
采用“重测信度法”作为检验问卷信度的手段。对部分调查对象隔20天后再次用同一份问卷进行调查,用SPSS14.0逐人逐条求其相关系数(R),对同一对象两次填写结果间的相关系数均R>0.89,说明调查结果可信有效。
在我国体育特长生又叫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是指经过教育部批准的招生。高校根据本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的建设需要,推进素质教育,从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中特招有体育项目特长且又符合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学生。另外还招收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3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这都属于体育特长生的范围。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就长春市7所比较有特点的高校抽调出各项目运动员共420人,不限男女,其中每个年级105名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左右。
体育特长生往往经过长期的专业化训练,才能取得国家要求的运动成绩,这与普通的小四项体育加试不同,更具有专业性,且竞技水准更高,这都与其长期系统的且艰苦的训练分不开。
图1 体育特长生训练时间分布图
图1可见,从训练年限我们不难发现,能成为体育特长生成功升入大学不是偶然的,或是短期能达到的目标,这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与比赛的过程,与学习一样,要经过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层层选拔,最后能升入高校的是少数富有运动天赋和顽强意志的同学。
3.3.1 心理状态调查
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身为体育特长生,有其自身的优势。因此大多数体育特长生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有优越感和成就感。
表1 体育特长生的成就感调查结果
可见78%的同学表示,对于体育特长生的身份感到荣幸,能够成功升学是他们最大的成就。而学业上的压力,和普通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这和日积月累的训练是密不可分的,都深深的刻在了体育特长生这个群体的身上。所以我们说体育特长生的成就感是相对短暂的,在普通高校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高校体育特长生在升学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在这个“金字塔型”的培养模式里面,依靠运动成绩升学的他们并不比独闯高考文化课的普通学生更轻松,而往往结局更不尽如人意。某次大型比赛的失利,或者严重的伤病将直接导致体育特长生提前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面对种种压力我们可见他们在受伤病困扰下的选择:
表2 比赛失利或受伤病时是否考虑放弃运动生涯调查结果
伤病是一个运动员逃离不开的魔咒,每个运动员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伤病的存在,那么这些伤病对他们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诱发伤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长期接受业余训练,导致的技术动作不规范引发的物理性伤病,有受运动场地、器材等原因的限制。
3.3.2 影响因素分析
体育特长生这个词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往往代表着一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守规矩的一部分特殊群体。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说教育部门也有一定的责任,首先,这部分特长生可以不参加中考或考很低的分就可以升入重点中学,这无异于对体育特长生的放纵,享受到国家200分的降分待遇。进入综合性大学的体育特长生虽然也属于努力学习的同学,关于体育特长生身边是否存在对其歧视的调查结果有77%以上的体育特长生认为身边的人会对自己有所歧视,其中认为歧视很严重的占12%,在同学老师眼中,他们的形象可能是性格爽朗、乐于助人,也可能是吊儿郎当、不守纪律。这些不理解和歧视来自于学校、老师 、周围同学还有亲戚朋友社会人群等。
3.4.1 学训状态调查
运动员大学生的学、训的协调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学与训的矛盾不能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育特长生的基本问题,出路问题与就业问题。如何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素质一直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具有高文化素质,适应和掌握科学训练技能与技巧的优秀运动员,是当今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体育特长生在升入高校前后的训练频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
表3 体育特长生上大学前后训练频次调查表
升学前后每一周训练频次段非常接近职业运动员的训练密度,但训练质量和训练品质难以保障,这样往往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用。升学前后投入的运动量正好是相反的,其根本问题还在于是否有升学的压力存在。
高校体育特长生入学后运动成绩也会随之变化。在我国高校这种有组织而缺乏管理的机制下,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成绩将很难得到提高(如图2)。
图2 各年级省级以上比赛冠军人数调查分析图
可以看出各高校的运动队主力军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同学,但其实高年级运动员正应该是一个运动员发展的黄金时期,对运动能产生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在美国这个年龄刚好是大学毕业,有天赋的运动员可以参加各种职业联赛,包括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职业冰球联赛、职业棒球联赛等等的专业性比赛,是运动生涯的另一个起点,刚刚步入真正的体育职业生涯。
体育特长生多年的特殊教育方法使得他们本身存在局限性,即使高等教育部门做出宽松的姿态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体育特长生进入高校后很难与普通学生的学习进度达成一致,厌学情绪较为明显,最终出现转系、调换专业的现象。
运动成绩和文化课成绩都能兼顾的人只占36%,大部分人是达不到两者兼顾的。要放松不等于要放弃,如果一踏入高校就放弃多年的运动功底,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高校,甚至对国家都是一种人才浪费。
3.4.2 影响因素分析
制约高校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与运动成绩协调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体育特长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中训练任务重所占的比例最大,占43%,其次是学习基础差占被调查者的33%,缺乏学习习惯占被调查者的16%,还有8%的被调查者是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几个因素相互影响就制约了文化课与运动成绩的协调发展。如东北师大等部分高校有全国比赛任务,要参加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这部分学生的课程很多都来不及补课,从而加重了学业上的负担。
顾海良认为,学生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组成的一部分,劳动力大军的一员。在其求学期间不存在增减劳动力的问题,无论扩招与否,社会供给总量不变,就业压力也会保持同一水平。
表4 体育特长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
体育特长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一方面必须加强体育项目的训练,另一方面又不能放松文化课的学习。在体育特长生培养上区别于普通大学生,其“特长”既有他们的优势,也有他们在综合发展中的弊端。对于长春市体育特长生求职劣势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其劣势因素依次是学习成绩,社会关系,人际交往和实践能力。同时,体育特长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成为他们的强项,特别是团队合作能力强。
4.1.1 长春市体育特长生基本经过5年以上的半专业训练才升入高校,而高校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多是以集中管理为主要方式,造成体育生入校后运动量明显下降,运动成绩不断下滑,训练任务重和基础差成为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导致学习与训练难以兼顾。
4.1.2 长春市高校体育特长面对入学时优越的运动成绩具有较强的成就感,但是,由于学习成绩差而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歧视,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也会对其运动训练产生很大的影响,往往出现“厌学”或“厌训”现象。
4.1.3 长春市体育特长生的家庭条件多半处于中低收入层次,学习成绩和社会关系是体育特长生的求职劣势,继续深造考研与从事本专业工作是体育特长生就业意向所在,这就导致体育特长生学业与就业的衔接矛盾。
4.2.1 建立高校体育特长生保护机制,创造完善的学、训环境。保护高校体育人才的成长,纠正不良舆论和思想,重视对体育特长生的日常管理,保护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开辟符合高校特长生自身发展的道路。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避免学习与训练的冲突。
4.2.2 健全招生以及培养机制,提高体育特长生整体素质。提高对体育特长生的入学门槛,特别是在文化课方面。入学培养也可建立阶梯发展的培养理念,“末淘汰”、“优晋升”,成绩与学习时间或是学分挂钩,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3 提升体育特长生就业求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高校应主动肩负起扶持学生就业的责任,有针对性的建立实习基地,开展提升操作性、实际运用能力的课程,打造应用型人才。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确保他们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取长补短,发挥体育特长生的自身优势。
[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李昌浩.上海市高校体育特长生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4]严德一.新世纪我国体育面临的发展机遇与体育人才培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3).
[5]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6]杨芳,高海利.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