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向阳,路景菊,刘 炜
(河北经贸大学 外语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通常把用于一种事物的习惯或用法延伸到另一种事物。英语中的隐喻(Metaphor)来源于希腊语 Metapherein,即 meta(过来)和pherein(携带),它的意思是将一个物体运到另一个地方。20世纪初伴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来讲是隐喻的(L ackoff,1980)。因而,隐喻不仅是语言的构成要素,也是人类全部文化的基本构成方式。正如隐喻总是超出自身领域而指向另外的领域一样,它也使人类超出自身而趋于更高的抽象范畴,隐喻思维是人类在思维中能超越思维的存在。Mark Johnson(1987)指出:隐喻是构成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用一种概念的经验理解另一种概念的经验,也就是说,将源域的实体与目标域的实体建立对应关系。同时,将源域的实体经验与目标域的实体经验建立对应关系。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它使人类的思维扩展成为可能(Simawa,2001)。因此,人们从最初使用的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中获取了抽象思维的能力,然后在认知领域对两种看似无任何联系的事物产生相似的联想,利用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感知客观世界,从而奠定了隐喻的认知基础。
英语里很多词汇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认知思维,认知结构对物质世界客体进行挑选,加工,吸收,定型的建构过程,完全符合隐喻思维认知模式:即将人类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模式通过经验域映现理论,反映人类不熟悉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模式。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隐喻就是用一种源域的经验域理解另一种目标域的经验域,是源域概念到目标域概念的映现。多数词汇概念的产生都是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映现为基础,体现了隐喻最基本的共性特征。本文拟运用隐喻认知理论,探讨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中的运用,深入剖析认知性隐喻映现的特别语义理据以及隐喻与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隐喻认知理论对语言习得者的指导作用。
语言隐喻实际上是概念隐喻(L akoff,1980)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是通过一个概念域理解另一个概念域的方式,即喻体比喻本体,在隐喻层面下发生概念的替换。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亲身经历而形成的。它的产生依赖于感知、假象、回忆、理解等心理活动(束定芳,2004)。所以,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可以用不同义域的观念表述,一个义域的概念可以被另一个义域的概念隐喻化(胡壮麟,2004)也就是说,将一个抽象范畴隐喻化为另一个物质范畴,然后才有语言中将一个词语隐喻化为另一词语的现象。根据原型理论,语言习得者认识周边事物总是以“原型”为中心向外围扩展。人类起先接触、认识客观世界的具体物质,随着认知的进化,已经不满足于对于具体事物的认知,而更倾向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因此,人类常常通过已认知的客观世界的具体概念去解释精神世界的抽象概念,运用概念隐喻在两者之间建立起认知的“桥梁”,创造出被赋予隐喻意义的新词汇。
1.人们通过借用某个熟悉物质范畴的词、词语来类比新的概念,这使词、词语的意义得以延伸、引申或拓展。例如:
A:My stomach feels upset-like it is full of knots.Knots原意指“结头”,而在此句中指“心乱如麻”,作者运用客观物质世界的概念,形象地进行了概念隐喻化。
B:On-line learning requires a lot of time,commitment and discipline to keep up with the flow of the course.Flow原意为“水流”,隐喻义为“进程”。学习的过程隐喻化为河水的水流,提醒学习者跟上学习的进程。
C:Tap into basic beliefs and values.人们把“轻叩”房门和对一些问题的“初探”联系在一起,tap的隐喻体现了创造性,突出表现了轻叩房门时的小心、谨慎、新奇、刺激,与初探基本信念时的心情不谋而合。
2.词汇隐喻现象大多参照人们熟知的具体概念,以相似性为基础,对新的事物或行为进行图式整合,进而生成新的概念。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实例:
A:Many ideas kept surging in his head.句中surge原意指“波涛”,句中隐喻义为“涌现”。
B:During our two years together we had experienced the usual ups and downs.句中 ups and downs原意指“上下”,句中隐喻义为“人生荣辱”。
C:Microsoft campus has mushroomed to nearly 18,000 employees.句中 mushroom 原意指“蘑菇”,句中隐喻义为“快速扩张”。
3.许多英语词组的扩展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下”“内—外”“前—后”“来—去”“深—浅”“中心—边缘”的空间走向的对应关系。由此衍生出有关空间走向的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例如:wolf down 狼吞虎咽,shrug off拒绝,frown upon不同意,shoot up蒸蒸日上。
4.随着人类抽象思维的发展,人类会借助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和部位来表达隐喻意义。例如:
A:Simply hand over$29.75,and the essay is yours.在句中hand over表示递交。
B:He hands out AIDS information to all his clients.在句中hand out表示分发。
C:Other school managers are eyeing the program.在句中eye表示关注。
语义理据是指根据其原有意义推断出其新的或衍生的意义,隐喻是语义理据的一个重要源泉(束定芳,2000)。英语词汇认知隐喻研究对词汇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帮助语言习得者理解词汇的主体与喻体之间的联系,将未知的抽象概念与已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点,其次运用物质世界的实体去解释抽象世界的隐喻意义,这样就形成了由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现(cross-mapping)。通常人类从具体的概念中逐渐获得抽象思维,并借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从而对两种看上去没有联系的事物在认知中产生相似的联想。Lakoff和Turner(1989)认为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域对另一个概念域的理解,把概念域A看做概念域B。Saeed(2000)指出:隐喻在两异质的概念之间建立某种等价作用,这种等价意味着某种“内在相关的变形”。例如:
Once the sands have run out of a person’s hourglass,they cannot be replaced.
图1 人生是沙漏的实体隐喻
Hourglass原意指“沙漏”,句中隐喻义为“人生”;sands原意指“沙子”,句中隐喻义为“时间”。在上述的句子中sand is time;hourglass is life.这是源域(sand)(hourglass)与目标域(time)(life)两个实体之间的对应,是用物体的概念来理解非物体的概念的认知思维方式,称为实体性隐喻映现(ontological metaphor mapping)(L akoff,1993)。人类最初的生活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出来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实体隐喻将抽象、模糊的思维及其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概念具体化为有形的实体,因而语言习得者能够对其进行识别、认知、指称与量化。句中“沙漏”如图1所示,可以按刻度分成无数细小部分,而每一部分映现到“人生”上就构成人生从年轻到老年的隐喻认知,据此,人生域中的“时间”、“年龄段”、“人生的困难”、“人生末端”从隐喻的认知系统来讲是与沙漏中的“沙粒”“刻度”“阻碍”“沙漏末端”相互对应,而通过映现沙粒从沙漏中流出的客观经验于人生之上来说明认知性映现,将源域中某个实体的特定经验和感受映射到目标域中的实体上就称为认知性隐喻映现(epistemic metaphor mapping),如此映现可以让语言习得者用沙粒从沙漏中流出的客观经验去推理人生的经验。沙漏认知性隐喻认知:沙粒从沙漏中流出,每下降一个刻度,就越接近沙漏末端,碰到阻碍,如不解决,就会减慢,甚至中止流出进程;当此句用于人生时,它会引发对人生的隐喻认知:时间从人生中逝去,每过一个年龄段,就越接近人生的末端,碰到困难,如不解决,就会耽搁,甚至毁掉人的一生。同时,沙粒从沙漏中流出又是一种方位隐喻,即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概念隐喻。人们将“上—下”“前—后”等方位概念投射于情绪、具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进而形成一系列方位隐喻:Happy is up.Sad is down.一个形象的概念“沙漏”被用来讨论和诠释抽象的“人生”。这表明一个根隐喻的存在,即用“沙漏”的概念建构“人生”的概念——“人生就是沙漏”。“沙漏”是个有形的容器,它可以容纳“沙粒”,“人生”也是个容器,它可以容纳“时间”;由于“沙粒”是有价值的,数量有限,流出沙漏后就无法返回。通过概念隐喻,“沙漏”“沙粒”这两个概念被投射到“人生”“时间”上,这种投射不是随意的,而是系统性的。最后在人类认知世界里有这样一种隐喻认知:人生的流逝如同沙漏中的沙粒在流出一去不复返,图2中的沙漏的方位隐喻也正是人生的方位隐喻。人生的流逝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大家要抓紧时间,时不我待。而这种认知正是实体隐喻映现的一种扩展与引申。人们将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于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赵艳芳,2006)。然而,隐喻的意义不在于概念的替代而在于双重经验域的跨域映现,通过认知性跨域映现,语言习得者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欣赏含有隐喻的句子。这样能更有效地帮助建立起深层的隐喻认知系统,在词汇认知过程中,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词汇的构成,加深记忆,科学有效地习得词汇,从而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度并进一步扩展英语词汇意义的边缘义项。
图2 沙漏的方位隐喻
概念隐喻依赖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但有时也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即民族性(nationality)(李国南,2002)。隐喻是一种文化行为,不考虑文化因素,便无法解释事物在人们的思维中如何联系起来,也无法解释人们对隐喻中深层次意义的理解。所以,文化内涵是连接隐喻中的源域与目标域的纽带。虽然隐喻是通过人们联想与想象力来实现的,但联想使用仍离不开主体所处的文化内涵。由于人类认知活动植根于人的日常经验及常识,而不同民族的身体体验本质上是相似的,因此,不同语言间的隐喻有许多极其相似的地方。然而各种语言的隐喻化系统并不完全对等,隐喻作为认知的手段虽然具有两个不同的主体,这两个不同的主体又分属于不同的经验领域,即两个主体都承受了对方的经验世界,而把自己的固有的语意场和经验关联通过跨域映现加于对方,而隐喻的最终结果还是要和文化内涵密不可分的,比如“红玫瑰”一词,代表着浓浓的爱恋,红色是一种暖色,暴露在红色中的人的感官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上涌,兴奋度提高,其他经常碰到诸如 red-letter day,paint the town red,roll red carpet for somebody.在汉文化中,历史上就有崇“红”的民族心理,以红色为贵,源于对日神的崇拜,有着诸如“红绳系足”“红双喜”“红包”的字眼,说明人类在不同文化中对色彩的隐喻有一定趋同和共性,因而形成了这样的概念隐喻:Happy is up,sad is down.人类身体垂直向上、血压升高总是与积极向上的情绪相随,这里也就引出了另一对概念隐喻:health is up;death is down.同时,也看到分属不同文化氛围中的隐喻带有本土文化的印记,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的差异性。红色在英美文化中大多带有贬义,如 red tape(官样文章),see red(发怒)。在英美文化中,红色常会引起人们不安、愤怒。关于怒气的认知性隐喻性:人愤怒时,体内的血液流动速度加快,内部压力加大,器官包括皮肤充血而变红,温度也随之迅速升高,这时体内犹如一个盛着沸腾液体的容器,随时可能爆裂,液体如同人的怒气随时都有喷发出来的危险。所以see red(生气)仅表示怒气的一般程度,而see scarlet(暴怒)则表示怒气如同沸腾的液体马上就要从容器中喷发出来。上述隐喻认知引出了Anger is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Anger is fire这样的概念隐喻,实例如下:
A:I can see red in your eyes.
B:You almost make your mother’s blood boil.
C:I try not to reach boiling point.
汉语文化推崇阴阳理论,强调“气”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了Anger is gas in a container这样的概念隐喻,例如:
A:他快气死我了。
B:听到这个消息,小伙子气冲斗牛。
C:别气坏了身体。
中英文化关于Anger的这些概念隐喻又都从属于概念隐喻Anger is heat in a container。由此得知,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的词汇隐喻义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侧重点不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搭载一定的文化内涵,不了解深层次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词汇隐喻就无从谈起。
在英语词汇习得中,语言习得者应时刻注意将词汇的隐喻纳入到词汇学习中,利用隐喻思维跨域映现,从认知角度记忆词汇,在大脑中形成强化记忆的模块,不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不仅从字面上诠释词汇的意义,而且从隐喻的层面上揭示词汇深层次的隐喻意义,充分调动语言习得者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并借此更深入地开展跨文化交际,提高英语词汇实际应用水平。
[1]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eorge.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
[3]G.Lakoff& M.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Lakoff,George.Metaphor and Thought (seco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5]Saeed,J,I.Seman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SiMawe,S.Modernism&Metaphor in Contemporary Arabic Poetry[J].World Literature Today,2001(spring):275-284.
[7]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李国南.词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9]刘海萍.英语教学中的隐喻词汇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9):77-78.
[10]束定芳.隐喻学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束定芳.现代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2]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3]王丽丽.复合隐喻的认知心理图式[J].外语学刊,2010,(6):45-48.
[1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5]左景丽.隐喻转喻互动关系初探[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9):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