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郝大伟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企业的一项流动资产,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资产占用。
企业应收账款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他有一定的成本和风险。他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现金流量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应收账款规模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而持有时间也越来越长,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资金成本增加,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可能因为债务人的破产、死亡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形成坏账,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大量的应收账款还要调查顾客信用情况、收集各种信息,增加管理成本。
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和全面收集信息的有力的保证。信用标准和信用政策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个主要部分,企业应该严格按照信用标准和信用政策的规定,控制企业赊销业务的发生。发生的应收账款应当及时记账、清理、催收,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及时处理。在实际工作当中,许多中小企业在进行信用销售前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并不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资信程度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收集相关信息,信用销售往往取决于行政干预或领导者的主观爱好,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企业通常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并把它作为考核企业领导绩效的重要指标。这就容易造成一种误导,故往往以完成销售收入多少论成绩,销售人员易为了提高业绩,盲目抢占市场,扩大商业信用,大量业务采取赊销方式。又由于应收账款清理工作职责不明确、奖惩不分明,应收账款清理工作与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直接利害关系。造成赊销业务只增难减,企业现金流量困境越来越严重。
由于目前司法程序比较繁琐,对企业法律咨询服务也跟不上,致使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正常流动资金被大量的应收账款所挤占。因为法律诉讼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费用较高,裁定执行效果不好,难以用法律手段捍卫权利,所以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道路的确比较艰难。此外,个别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作怪,作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判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许多企业法律维权意识不坚强。
一般而言,调查所收集的信息质量,应与订单的期望利润和调查成本结合起来考虑,只有在有利可图时才应增加这种资信调查的复杂性。对新客户或者老客户的一笔新业务应及时修改和更新信用档案数据库;为每一个客户确定一个信用限额,这样可以是企业销售业务有效进行。同时建议建立应收账款信息管理机构,对客户信用限额必须经常性评价,及时登记信用档案数据库。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应收账款信息管理机构应当是独立于企业财务会计和销售部门,防止企业财务与销售部门串通舞弊现象的发生,应收账款信息管理机构负责人直接向公司领导负责。
在应收账款发生以后,企业就应实施其收账政策,但应注意,若企业激烈或过早地催收欠款,很有可能放弃信誉较好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在到期日及时付款老客户,这时就需要对客户进行调查分析,对老客户应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但无论如何,都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收账政策和措施,降低企业坏账风险。制定切实可行收账政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建立客户档案;电话询问;根据协议条款发出催款信函;派人收款;定期核对并确认;协商;法律诉讼。这里特别应注意一个法律诉讼时效问题,按现行法律规定,超过2年追溯期的债权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债权,所以要与客户保持收账记录,催收记录、对账记录。以便今后采取法律保护,追偿债务。实践证明,采取法律行动的成本代价高昂,有时也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可能造成该客户的破产,按企业破产赔偿顺序,破产企业能用剩余财产偿还债务也剩寥寥无几,因此要 “再协商”这一步。企业在应收账款上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解决(若客户的确出现了资不抵债或现金流量不足等),比如可以进行实物抵债、债务重组等多种形式,以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坏账损失所带来的风险。
"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和主要经办人就是回收债权的责任人。必须改变回收债权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职责的错误认识,应将"应收账款"的货币资金回笼情况一并纳入产值完成情况的业绩考核之中。如果责任人不能将其完成产值所形成的债权收回现金,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财务人员应当按照"应收账款"形成时间的长短,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评估一览表》,以便让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政策。
以上对应收账款的成因以及应收账款管理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应收账款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告诫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的重要性,在确保单位经营成果的同时,尽量避免蒙受坏账损失,增强企业经营能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打下基础。
[1]杨金峰.企业财务通则实务问题释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陈数影.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