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在不同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2012-10-04 03:08:44邓若尘
实用临床医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代偿中度肝炎

邓若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广东 佛山 528200)

肝脏是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不同原因导致的肝功能损害都可能影响其蛋白质的合成功能,引起多种血清蛋白浓度变化。因此,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的测定成为临床反映患者肝脏合成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由于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属于一种由肝细胞合成并快速转运的蛋白,对于肝脏的合成功能具有更为敏感的反应性[1],故医学界对血清PA的检测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血清PA水平在不同肝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笔者对261例肝病患者血清PA的含量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及感染科住院的肝病患者261例,其中男 187例,女 74例,年龄 19~72岁,平均39.5岁。261例肝病患者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112例(轻度25例,中度54例,重度3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65例,肝炎肝硬化52例(代偿期12例,失代偿期40例),原发性肝癌32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39.7岁。2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嘱受试者清晨空腹,取5 mL静脉血,分成2份,血清PA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血清ALB采用溴甲酚绿比色法,仪器为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中,随肝炎程度的加重,其血清PA及ALB值均逐渐降低,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PA值与轻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t=2.18,P<0.05),重度与中度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P<0.05)。肝炎肝硬化患者中,与代偿期患者比较,失代偿期患者的血清PA值明显降低(t=2.22,P<0.01)。与对照组比较,除了轻、中度慢性乙肝血清ALB之外,不同类型肝病的血清PA及ALB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t介于2.59~10.45 之间,P<0.05 或P<0.01);急性黄疸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A及血清ALB均显著降低(P<0.05),但血清PA下降更加显著(P<0.01)。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肝病血清PA及ALB水平比较

表1 不同类型肝病血清PA及ALB水平比较

*P<0.05与轻度慢性乙肝组比较,#P<0.05与中度慢性乙肝组比较;△△P<0.01,△P<0.05与肝炎肝硬化组代偿期比较;◇◇P<0.01,◇P<0.05 与对照组比较。

组 别n PA p/(mg·L-1) ALB p/(g·L-1)慢性乙肝组25 201.14±24.56◇ 41.57±4.74轻度中度重度54 191.25±20.14*◇ 39.60±3.8433 154.47±15.17*#◇◇ 31.24±4.71*#◇肝炎肝硬化组代偿期 12 195.75±21.24◇ 37.89±4.51◇40 135.36±12.87△△◇◇ 31.47±8.57△◇急性黄疸型肝炎组 65 186.55±17.47◇◇ 35.54±7.58◇原发性肝癌组 32 181.92±14.53◇◇ 32.54±6.50◇对照组 100 268±19.71 42.67±7.55失代偿期

3 讨论

肝脏是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合成的唯一器官。血清白蛋白作为判断肝脏损害程度和贮备功能的特异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血清白蛋白的半衰期(19 d)较长,不能作为判断早期肝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血清PA反映在白蛋白区带之前的一小带,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61000,其中含蛋白质99.5%,糖类0.5%,电泳速度较白蛋白高25%,体内半寿期1.9 d,较白蛋白为短;肝病时前白蛋白变化较白蛋白更为敏感,有30%患者白蛋白正常而前白蛋白降低,多数肝病患者前白蛋白均降低50%以上[2]。因此血清PA水平能敏感地反映肝脏蛋白质代谢情况,被认为是判断早期肝脏损害的灵敏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轻度、中度慢性乙肝血清PA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5),而同阶段的血清ALB则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了重度慢性乙肝阶段,血清PA及ALB两者均显著降低,但血清PA下降更为显著(P<0.05或P<0.01),说明虽然血清ALB可作为判断慢性肝脏损害程度的参考指标,但血清PA更可靠,进一步证实血清PA可作为判断慢性肝脏损害的非常灵敏的指标。 肝炎肝硬化阶段,与对照组相比,失代偿期时血清ALB轻度下降 (P<0.05),但同阶段血清PA则下降更为显著(P<0.01)。同样,急性黄疸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A有更显著性的降低(P<0.01),提示血清 PA比ALB能更早地预测疾病的变化。

特别强调的是,在急性肝炎中,一般认为急性肝炎血清白蛋白无显著下降[3]。本研究同样显示急性肝炎阶段血清ALB下降不显著,而血清PA则显著降低,说明急性肝炎血清ALB不能作为判断急性肝脏损害的灵敏指标。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肝病类型或同一种肝病不同阶段,相对于血清ALB,血清PA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临床可通过检测肝病患者血清PA水平来早期辅助判断各型肝病的受损程度,从而加强分型的准确性,提高治疗计划的适用性。

[1]杜文胜,邱隆敏,鄢仁晴.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2):138-139.

[2]王宝恩,张定凤.现代肝脏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94-196.

[3]杨建功,谢敬东,蔡伊梅.血清前白蛋白在病毒性肝炎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9,19(1):60-62.

猜你喜欢
代偿中度肝炎
陆伦根:肝硬化代偿期管理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7:28
谢雯:肝硬化再代偿的全面认识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7:24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小米手表
电脑报(2020年12期)2020-06-30 19:56:42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0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