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根
(南昌县人民医院皮肤科,南昌 330200)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播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电灼、微波以及外用细胞毒药物等。由于目前尚无一种方法可以彻底根除人乳头瘤病毒,故在临床上大多采用综合疗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采用电灼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患者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选择在南昌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150例,均符合《尖锐湿疣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发布《尖锐湿疣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等4项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卫通[2003]12 号)],其中男 78 例,女72例,年龄21~60岁,平均 35岁,病程 3个月~1年。患者自愿接受ALA-PDT及电灼治疗,且无ALA-PDT禁忌证(如卟啉病、光敏等)。排除患有其他性传播地疾病。将150例患者按来院就诊顺序分为3组,电灼治疗组、光动力治疗组及电灼联合光动力治疗组,各组5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皮损面积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治疗方法
1)电灼治疗组:皮损部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采用HX-606GJ高效电子高频治疗仪(齐齐哈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电灼治疗,去除所有肉眼可见的疣体。每月随诊1次,共3个月。
2)光动力治疗组:皮损部位常规消毒,以新鲜配制的20%5-氨基酮戊酸霜(艾拉TM,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完全覆盖皮损及周围0.5 cm以内的皮肤及黏膜,每6 cm2用20%5-氨基酮戊酸1瓶(118 mg),塑料膜封包3 h后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仪(ALA-PDT,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指定配套设备)照射,皮肤或黏膜褶皱处要求充分展平,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3)电灼联合光动力治疗组:皮损部位常规消毒,先用电灼去除肉眼可见疣体,1周后采用ALAPDT对皮损处进行治疗,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1.2.2 随访
对完全缓解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每周随访1次,其余的患者每月随访1次,共3个月。
按文献[1]标准进行评定。完全缓解:皮损完全消退,恢复正常皮肤黏膜结构;部分缓解:皮损缩小50%~99%;无反应:皮损缩小<50%或皮损无明显变化。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3次的治疗后,电灼治疗组35例达到完全缓解(70.0%),光动力治疗组38例达到完全缓解(76.0%),电灼联合光动力治疗组49例达到完全缓解(98.0%)。电灼联合光动力组疗效明显高于电灼治疗组和光动力治疗组(均P<0.01);电灼治疗组与光动力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电灼治疗组、光动力治疗组及电灼联合光动力治疗组尖锐湿疣复发分别为5例(10.0%)、4例(8.0%)和1例(2.0%)。电灼联合光动力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电灼治疗组和光动力组(均P<0.05),电灼治疗组与光动力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50例患者有15例(10%)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局部红肿4例,糜烂11例,均为轻度,未经治疗1周后均痊愈。
表1 3组疗效的比较
5-氨基酮戊酸是光敏剂原卟啉IX的代谢前体,外源性5-氨基硐戊酸可使原卟啉IX生成增加,并在细胞内蓄积,产生光敏性,当暴露在一定波长和能量光照下,原卟啉IX会产生光动力效应,通过产生单态氧和自由基发挥细胞毒作用[2]。有研究显示,20%5-氨基酮戊酸溶液作用于尖锐湿疣,2 h后局部以原卟啉IX的形式开始上升,3 h时病变部位浓度量是正常组织的3.3倍,此时是治疗的最佳时间[3]。
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最高可达65.0%[4]。减小复发是尖锐湿疣治疗中的主要问题。尖锐湿疣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或潜伏感染,传统治疗方法难以解决此问题,而光动力在这方面存在优势。有研究显示,在HPV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区域也可见到原卟啉IX形成的荧光[5],它意味着光动力疗法对HPV的亚临床和潜伏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它可以弥补电灼治疗的不足,进而降低复发率。并且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本研究中电灼联合光动力治疗组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高于电灼治疗组及光动力治疗组,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Doughertg T J.Photosensitizers:therapy and detection of malignant tumors[J].Photochem Photobiol,1987,45(6):879-889.
[2]桑红.光动力疗法的应用研究现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31(5):332-334.
[3]Ross E V,Romero R,kolias N,et al.Selectivitg of protoporphgrin IX fluorescence for condylomata after topical application of 5-aminolaevuliaic acid:implications for Photodynamic treatment[J].Br J Dermatol,1997,137 (5):736-742.
[4]周俊峰,田亚萍,刘鹤松,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电离子疗法治疗老年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4):553-554.
[5]Stefanaki I M,Georgiou S,Themelis G C,et al.In vivo fluorescence kinetics and photoolynamic therapy in condylomata acuminate[J],Br J Dermatol,2003,149(5):97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