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板对少儿蛙泳教学的实验研究

2012-09-28 09:37丁仙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3期
关键词:浮板蛙泳掌握情况

丁仙子,魏 梅

(1.沈阳工业大学 辽阳校区,辽宁 辽阳 111003;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它能使游泳者在水中充分的接触阳光和空气.这项体育运动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们—小到幼儿,大到老年人.它能够改善人的心肺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游泳作为一门课程已经被引入大学校园,在许多大中城市也已成为考核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很多家长意识到,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他们这项技能.因此,笔者有幸于2010年夏季在辽阳市金海湾游泳馆担任游泳教练.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试图验证浮板是否有利于初学者的蛙泳学习这一设想.实验结果发现浮板有利于初学者的蛙泳学习,它能够消除初学者的心理负担、调动初学者学习的积极性等.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辽阳市金海湾游泳馆暑期游泳培训班学员为研究对象,共24人,年龄均在7-12岁之间.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游泳教学的文献,重点阅读国内较有影响的体育类期刊和有关体育理论、社会学等方面的书籍,为本研究做理论基础.

1.2.2 实验法

随机选出两个班进行实验,每教学班人数为12人,学员均为无游泳基础的初学者.实验组采用浮板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据处理软件EXCEL 2009,对调查所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员进行自然情况测定(即实验条件控制),见表1:

由表1的数据知,所测定得该样本总体服从正态分布.①年龄的正态检验;t年龄=-0.303,查正态分布表得知 u 0.05/2=1.96,|t|0.05;②身高的正态检验;t身高=-0.187,查正态分布表得知 u 0.05/2=1.96,|t|0.05,③体重的正态检验;t体重=-0.168,查正态分布表得知u 0.05/2=1.96,|t|0.05,由上得知,所选两组学生的身体条件基本一致,年龄、身高、体重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实验,保证了是同比研究.

2.2 初级蛙泳常规教学的步骤分析

对辽阳市金海湾游泳池暑期游泳培训班学习蛙泳过程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学员学习蛙泳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熟悉水性,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保证学生能较快熟悉水性,从而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第二阶段为学习掌握蛙泳腿,在这个阶段的教学,教师又可以把它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解蛙泳腿的节奏、路线等动作要领,在泳池岸边上教学员蛙泳腿陆上模仿练习,扶池壁的蛙泳腿练习(水中).让学生模仿学习,在教师指导下能初步做蛙泳腿.第二部分是教师让学生在浅水区学生两人一组学习蛙泳腿.

表1 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基本情况 N=24

第三阶段是学习蛙泳手臂技术,首先是在泳池边让学员模仿学习蛙泳手臂,然后两人一组在浅水区学习蛙泳手臂.

最后阶段为完整技术掌握,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蛙泳基本技术.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员的实验效果对比分析

2.3.1 学员在熟悉水性阶段的实验情况比较

熟悉水性是学员学会游泳技术的关键,如果学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熟悉水性,那么将会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教学班的学员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学习游泳,虽然很多学员在参加教学班之前都接触过水,但真正下水之后还是都比较害怕水的.在此状况下如果利用浮板教学进行呼吸、漂浮、蹬边漂浮、站立等技术的练习就会使学员在心理上得到了很大放松,从而更快的掌握技术动作,轻松的进入到下一步的教学中去.

表2 第1-2节课熟悉水性试验掌握情况比较 N=24

从表2可知,对前两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学员的技术掌握状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学员.实验组有11人掌握了水性;而对照组只有9人.由此可以得知:浮板增加了浮力和安全性,可以消除学员怕水心理,因此,实验组的学员对所学内容掌握较好.

2.3.2 蛙泳腿掌握情况比较

通过表3可知,实验组能够熟练掌握的有9人,而对照组只有6人.对实验、对照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组学员中能够掌握蛙泳腿技术动作的学员要多于对照组(见表3).实验组学员在此时间段中有两人能够借助浮板进行呼吸游进10米左右.在练习过程中适当脱掉浮板进行练习,能够利用浮板进行呼吸的学员在没有浮板的辅助下也能正常游进,大约连续完成5-6个蛙泳技术动作,由于没有学习蛙泳手臂动作只是用压手来进行呼吸,除蛙泳手臂不规范,整体效果较好.

表3 第3-5节课蛙泳腿掌握情况进行比较 N=24

2.3.3 蛙泳手臂的掌握情况比较

表4 第6-7节课蛙泳手臂掌握情况比较 N=24

在蛙泳手臂学习阶段,教师首先讲解并示范划水路线及屈臂高肘两臂划水距离等要点,让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思路.实验组学生用两腿夹住浮板,借助浮板的浮力在浅水区做蛙泳手臂的练习,要求慢划手臂体会蛙泳手臂的技术动作.

从表4可知,第6-7节课蛙泳手臂掌握情况中,实验组能够熟练掌握的有10人,而对照组只有6人,所以实验组学员蛙泳手臂掌握情况较好.实验组的学员由于在呼吸配合时,首先根据老师的指导学会在水中均匀的吐气,采用抬头大口吸气,低头在水中均匀的吐气的方式反复练习,他们能很好的掌握在水中呼吸的节奏.而对照组的学员在学习蛙泳手臂和手臂与呼吸配合时,身体位置下沉,学员需要站起来做调整,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也不如实验组.

2.3.4 完整技术掌握情况比较

蛙泳完整技术即蛙泳腿、蛙泳手臂和呼吸的配合.在分解与完整练习时实验组利用浮板做动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适当脱掉浮板进行练习,实验组学员基本上都掌握了蛙泳的技术,不但掌握蛙泳技术人数上多于对照组,而且完成蛙泳技术动作的整体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

表5 第8-10节课完整技术掌握情况比较 N=24

从表5可知,在蛙泳的完整技术掌握情况上,实验组有11人能够熟练掌握,而对照组只有7人.实验组用浮板进行正常游进的学员都能较快的学会蛙泳技术.从表5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在浮板的帮助下进行教学其效果远比对照组的传统教学的方法好.

3 启示

通过本次实验,笔者除了验证浮板有利于蛙泳初学者学习之外,还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希望能有助于今后的游泳教学,启示如下:

浮板教学的教学步骤与方法能够为学员提供一种安全感,使其自始自终都处于一种保护状态下学习,大大减少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并尽可能地减少学员在水中喝水的机率.这种教学方法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认可.与传统的游泳教学方法相比,浮板教学具有较强的速成性和可操作性.利用浮板对初学蛙泳的少儿培训时,应充分结合因材施教,互助式教学原则.传统教学太枯燥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何淑云,孟涛.浅谈少儿初级游泳培训的步骤与方法[J].四川体育科学,2002(02):41~43.

〔2〕鞠鑫涛.对少儿如何快速掌握游泳的初探[J].辽宁体育科技,2001(06):34~36.

〔3〕严强.少儿游泳速成技巧的研究与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01):30~31.

〔4〕潘碧芳,邹京.救生圈在成人深水游泳教学中的作用[J].游泳,2000(9):64~66.

〔5〕陈焕坤.对高校游泳教学陆上辅助练习运用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2(05):27~29.

〔6〕苗鹏.高校游泳教学的内容方法及其模式的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7(05):29~31.

〔7〕张春美,徐汉朋.游泳教学速成法[J].辽宁体育科技,2003(02):18~20.

〔8〕彭伟.对初学者蛙泳腿教学法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24~27.

〔9〕陈理标,叶凤玲,曾宪波.暑期游泳速成教学实践与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02):24~26.

猜你喜欢
浮板蛙泳掌握情况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的生态浮板研究
PVC浮板自由排列下干旱区平原水库防蒸发研究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浮板在钻机超负荷下管时的应用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