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1,江 龙2
歇后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张 辉,江 龙
(1.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南京 210039;2.解放军63802部队,南京 210000)
歇后语作为汉语熟语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独特语言形式,长期以来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对它的兴趣。歇后语的研究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对歇后语的界定、分类和主要特征作了说明,论述了前人对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探讨了歇后语理解中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过程,为熟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研究之四。认为,复杂的认知机制和心理策略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可以作为ERP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
歇后语;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认知机制
作为汉语熟语一个独特的次范畴,歇后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口语中的运用非常普遍。歇后语的语言形式是汉语普通话和各个方言中所独有的,其内容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文化、习俗和思想。歇后语具有独特的结构、惟妙惟肖的心理影像、幽默的表达和深刻的内涵。人们常常把它们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因为它们经过若干年的演变,形式和内容才逐渐趋于完善和稳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歇后语是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物质积累和人类心理认知的变化而沉淀在语言中的结晶。因此研究歇后语的加工过程对探索人类的认知过程是极其重要的。
歇后语的语言形式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公元前770—221年)。由于歇后语的语言形式灵活和语义复杂,到目前为止其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种参考书和词典至少提供了几十种歇后语的定义,在这里只选取其中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定义。
(1)歇后语是汉语熟语中的一个次类,通常是幽默形象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句子。歇后语的第一部分可以独立使用来表达较隐含的意义,而第二部分可以省略,例如歇后语“围棋盘里下象棋”,其暗示的意义是“不对路数”。两个部分也可以同时存在,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2) 歇后语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视觉隐喻而第二部分用作解释和说明。第一部分可以独立地使用,也可以同第二部分一起使用。歇后语的使用始于先秦时期,繁荣于唐代(公元618—907年)。
(3) 歇后语包括两个语义部分:第一部分像一个谜语,而第二部分则是谜语的谜底。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用第一部分,但真正要表达的含意则在第二部分中。
应该指出的是,所有三个定义都明确地提到歇后语的一些基本的特征。根据粗略统计,歇后语的两个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同时使用的,很少会省略第二部分。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歇后语包括两个语义部分:第一部分通常描绘一个物体、事件或情景的意象,就像一个谜语,而第二部分表明所要表达的意义,就像谜语的答案。歇后语携带语义不透明的比喻义,这一比喻义需要通过概念机制如隐喻和转喻才能得到,这一比喻义常常与评价性的隐含意义联系在一起。
我们一般基于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相互关系而对歇后语进行分类。何爱晶和蒋磊把歇后语分为两类:比喻类和带双关语的歇后语6]。徐志民和刘裕莲提出了两类的范畴化:一类是直接表达歇后语意图的;另一类是隐含表达意图的。谢艳红把歇后语分为比喻类和谐音类两种。
作为东方语言中最具特色的语类之一,歇后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详细论述其独特性之前,需要强调的是,正是这些特征才使歇后语成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验探讨的课题。
(一)形式和理解的独特性
歇后语包括两个语义部分。第一部分明确地为第二部分的启动提供一个字面义语境。这种独特的语义结构除了在有些谚语中可以见到,在其他类型的汉语熟语中是罕见的。与歇后语形成对照的是,其他类型的熟语(如四字格的成语等)仅包含一个部分,其字面义语境总是隐含的。
另外,歇后语在其词汇形式上很灵活。第一部分可能包含仅三个汉字或者十多个汉字。在汉字数量上的灵活性也适用于第二部分,其汉字数量从一个到七个甚至更多。词汇形式上的灵活性使歇后语在交际中具有较强的表达力。与之相比,其他类型的熟语中汉字数量常常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数目。
歇后语的独特性不仅反映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反映在理解上。歇后语分为两种类型:比喻类和谐音类。对这两类歇后语的理解包含了不同的认知机制。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各举一例。
例1 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例1是典型的比喻类歇后语。第一部分描写一个物体的形象,第二部分是这一物体突显的特征。对这一歇后语的解释是,石头通常是坚硬的,粪坑里的石头不可避免地成为臭石头。第一部分实际上是来源域,而第二部分则是目标域。一个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内嵌在这个成语之中。然而,这一识解过程(construal process)并没有只停留在字面义层面上。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歇后语都是评价真实世界中的一个人或一种行为。这个歇后语并不是对一个无生命的石头进行评论,而是评论具有同样特征的人。这一惯用比喻意义的激活需要隐喻思维。为了能成功地通达比喻义,字面义一旦被通达后就会受到抑制。
例2 和尚的脑壳——没发(没法)
例2是一个典型谐音类歇后语。第一部分描写一个物体(和尚的脑壳),而第二部分通过指出此物体最突显的部分(没有头发)表达了惯用比喻意义,即没有办法。为了能理解这一惯用比喻义,需要使用一个独特的理解策略,即把汉语中两个近似的谐音“发”(fà)和“法”(fǎ)联系在一起。通过谐音联想,“没法”这一惯用比喻义便与歇后语第一部分的字面义“没发”相互联系在一起。
(二)歇后语中的幽默
从语义角度讲,歇后语的解释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很像汉语传统的猜谜语。第一部分描写一个形象的物体或场境,第二部分通常是一个常规化的和包含多层次意义的词语。有趣的是,这一物体或场境是通过想象力创造的,有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此外双关、隐喻、转喻和谐音联想等修饰手段和概念机制也经常参与到歇后语的解释过程中去。歇后语惯用比喻义的通达常常需要人们打破思维定势,重新建立某种语义关系。超常的想象力、独特的语义结构和多种修饰手段的使用使歇后语在意义推理中具有强烈的幽默感。
(三)丰富的文化信息
众所周知,文化对某一语言的影响是内在的和不可缺少的。正如Lakoff和Turner所指出的,潜意识的文化知识主导着语言的理解。见例3。
例3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在中国神话中,控制水的帝王是龙王。由于古代中国生产力低下,许多人受水灾严重,他们不懂得水灾背后的科学原因,因此他们认为愤怒的龙王是始作俑者。为了平息龙王的怒气,他们建了许多庙宇来朝拜祈福,这些庙宇后来称为龙王庙。人们遇到这样的歇后语会毫不费力地推测出要表达的意义,因为我们对歇后语中“龙王庙”这一文化信息非常熟知。传统中国文化的百科知识对歇后语的识解是至为关键的。
歇后语在许多方面具有其独特性,引起了不同学术背景学者的注意,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歇后语进行研究。此处特别关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歇后语研究。
认知语言学是近30多年才发展起来的。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它发现隐喻不仅是一个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被界定为以一个认知域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换句话讲,隐喻是我们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现(cross-domain mappings)。歇后语是一种比喻性的语类,其中充满了隐喻。李金金讨论了歇后语中的方向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例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其中“上”和“下”被隐喻地使用,用来描写人们心理活动中的不安。另外,Lakoff提出的“大链条隐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语言表面形式上的选择和歇后语推理上的解释。李金金曾指出,所有谐音类的歇后语,都可以被看作为语音隐喻(phonetic metaphors)。
Lai认为,歇后语的比喻义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思维手段由字面义激活的。如果第一部分描写的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其最突显的特征是通过大链条隐喻机制或声音联想成为激活比喻义的字面义;如果第一部分描写一个事件,那么通常是这个事件的结果作为字面义,比喻义也通过声音联想或隐喻机制得到激活。
概念整合也是一种认知能力,可导致新意义、整体洞察(global insight)和概念压缩(conceptual compression)。语言不是一个自主的系统。在其形式结构下面,意义是由一般的认知过程掌控的。概念整合就是这样一个系统,用来分析在感知、理解和记忆等层次上发生的意义建构。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研究歇后语的认知解读,不仅能够得到解释歇后语理解的认知路径(cognitive route),而且还能够检测和改善概念整合的一些方面。以“老虎戴佛珠——假装善人”为例。在这个歇后语中有两个输入心理空间:一个是老虎的空间,另一个是佛珠的空间。前者包含残忍和邪恶等成分,而后者则包含善意和仁慈等成分。两个输入空间的信息投射到第三个空间中去,形成整合空间。在整合空间中,这个歇后语的意义就是两个输入空间整合的结果:表面上仁慈,本质上邪恶。
(一)歇后语理解中的隐喻、转喻与其相互作用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与转喻被认为是概念形成的两个基本的心理策略,反映了两种主要的思维方式。隐喻是从来源域到目标域的一组对应关系,在这组对应关系中,来源域使我们能用其概念结构来理解目标域。隐喻包含了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现,而转喻包含了一个认知域之内的概念映现。转喻也是人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在转喻的认知过程中,人们使用突显的、理解透切和容易感知的部分去替代整体或整体的一部分,或者选择整体作为格式塔(gestalt)去代表其中的一部分。Radden和Kovecses提出了转喻的工作定义: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同一的理想化的认知模式(ICM)中,一个概念实体,即载体,为另一概念实体,即目标,提供心理通达(mental access)。基于以上的定义,最典型的例子是转喻“那个红鼻子进房屋了”,在这个转喻中,一个人的突显的部分用来代替整个人。另外,转喻不仅用来指称人和物,还用来指称事件。
鉴于转喻中认知域之间的关系,Ruiz de Mendoza指出,应该区分两种转喻类型:目标域包含来源域的转喻(source-in-target-metonymy)和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target-in-source metonymy)。在第一种类型中,来源域是目标域中的一个次认知域,而在第二种类型中,目标域是来源域中的一个次认知域。总之,目标域包含来源域的转喻在认知域拓展的基础上运作,而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则是在认知域缩减的基础上运作18]。在本研究中,主要讨论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因为这种类型的转喻是歇后语中常用的。当说话人不能精确地指称一个实体时,他有时可能使用来源域包含目标域转喻,因为在这种转喻中来源域作为一个突显的认知域很容易被通达。
束定芳指出,歇后语的语义结构是通过隐喻和转喻机制构建的。Lai也提到,要通达歇后语的比喻义需要从存在的其他形式或想象情景的框架转换到人类事件的框架,见图1。
图1 歇后语“拔老虎的胡子——找死”的概念联系[4]
一般来讲,对比喻类歇后语而言,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总是由表层的形式引发,同时突显(highlighting)了一个事件最显著的特征或详细说明一事件状态之可能结果。事件的特征被映现到人的特征上去。想象情景被隐喻地映现到人类事件的真实情景上去,由此可以推测到歇后语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意义。
(二)歇后语理解中的抑制和增强机制
根据结构创建框架(Structure Building Frame- work),理解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信息连贯的心理表征或结构。这一复杂过程包含了几个组成成分过程(component processes)。当进入语言加工的信息是连贯的或与先前的信息相关联时,理解者通过信息的映现发展了自己的心理结构。然而,如果进入语言加工的信息是不太连贯或不太相关联时,理解者将不得不转换和启动新的次结构(substructure)。这些心理结构的建筑材料是记忆结点(memory nodes),这些记忆结点由进入语言加工的刺激语料激活。一旦记忆结点被激活,两种机制控制着激活的水平:抑制(suppression)和增强(enhancement)。记忆结点之所以被增强,是因为它们所表征的信息对进一步的结构创建是必需的。而当记忆结点所表征的信息不再是必需的,它们便会得到抑制。
一旦遇到熟语,抑制和增强机制将会自动地增强突显的意义而抑制不太突显的意义。一个意义越突显,它越有可能首先从长时记忆中检索到。当要表达不太突显的意义时,将会出现一个顺序过程,即首先加工突显意义,然后再加工实际表达的意义。当两个意义具有相互竞争的突显时,便会引起并行加工,字面义和比喻义都会同样得到加工。
对于熟悉的歇后语,最突显的意义是事先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比喻义。对所要表达意义的通达仅仅就是从心理词库中直接检索出来。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不熟悉的歇后语所要表达的意义没有事先储存在长时记忆中,一旦把它置于趋向字面义的语境,其字面义会更加突显,因此字面义比比喻义要首先被加工。然而,由于比喻语言具有语境上不适合的字面义,因此不熟悉歇后语的字面义就会很快被抑制,目的是为了激活所要表达的意义,而这样就需要从事物的框架或想象的情景框架转换到人类事件的框架,而这一框架转换需要更多的加工时间和认知努力。我们认为,这些认知机制和心理策略并非单独地影响歇后语的加工,而是相互交织地起着作用。这些复杂机制和策略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作为ERP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2] 罗竹凤,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当代汉语词典[M].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80.
[4] Lai H L. Understanding and classifying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Metonymy, metaphor, and cultural constraint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8, 40(3): 454-474.
[5] 何爱晶.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下汉语歇后语认知机理再探析[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7(3): 132-134.
[6] 蒋磊.歇后语的分类与英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1): 67-69.
[7] 徐志民, 刘裕莲.歇后语与隐喻[J].修辞学习, 2005 (6): 57-60.
[8] 谢艳红.汉语歇后语的图形——背景论分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6(3): 21-26.
[9] 张辉, 卢卫中.认知转喻[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10] Lakoff G, 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11]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2] 李金金.方位隐喻与歇后语的认知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5): 102-106.
[13] Fauconnier G, Turner M. The Way We Think[M]. New York: The Basic Books, 2002.
[14] 钱轶群, 王文斌.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解读机制[J].台州学院学报, 2008, 30(1): 41-44.
[15] 张静, 徐学萍.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歇后语的解读[J].燕山大学学报, 2007, (S1): 46-51.
[16] Radden G, Kovecses Z.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C]//Panther K-U, Radden G.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17-60.
[17] Ruiz de Mendoza F, Francisco J. The role of mappings and domains in understanding metonymy[C]//Barcelona A.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0: 109-132.
[18] Ruiz de Mendoza F, Otal Campo J. Metonymy, Grammar and Communication[M]. Granada: Editorial Comares, 2002.
[19] 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20] Gernsbacher M A.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s Structure Building[M]. Hillsdale: Erlbaum, 1990.
[21] Gernsbacher M A, Robertson R W. The role of suppression in figurative language comprehension[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9, 31(12): 1619-1630.
A Cognitive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Representa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Zhang Hui, Jiang Long
(1.,,; 2.,,)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as an unique language form which exists pervasively in Chinese have evoked the interests of many scholar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s linguistic phenomenon has many perspectives and dimensions.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and aims to offer a cognitive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exploring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and processes of their comprehension. It is a fourth part of a series of research on Chinese idiom representation and comprehension. The paper further believes that the complex cognitive mechanisms, mental strategi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of an ERP investigation.
-;;;;
H033
A
1009-895X(2012)03-0193-05
2011-11-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BYY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40040);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126)的子项目“神经词汇学”的阶段性成果
张 辉(1964-),男,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E-mail: coglinger201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