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霞,郭凤荷,张晋峰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补肾活血法综合治疗外阴营养不良60例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f Therapy of Reinforcing Kidney and Activating Blood on 60 Cases With Vulva Dystrophy
王瑞霞,郭凤荷,张晋峰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综合疗法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外阴营养不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氢化可的松软膏外涂,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口服并配合坐浴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综合疗法治疗鳞状细胞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疗效确切。
外阴营养不良;补肾活血法;坐浴;氢化可的松
外阴营养不良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损伤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外阴奇痒、破溃、剧痛、皮肤色素减退等,病理分型为外阴鳞状细胞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和混合型。本病发病率为1/300 ~1/1 000[1],是妇科疑难病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笔者采用补肾活血综合疗法治疗鳞状细胞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病例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90例病例均为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均经外阴活检确诊为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为外阴鳞状细胞增生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5.01±7.42)岁,病程(5.43±2.82)年;治疗组患者年龄(43.98±8.12)岁,病程(5.98±2.41)岁。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症状:外阴瘙痒,甚则痒痛难忍,或有烧灼感,严重者出现性交困难或排尿困难;体征:外阴皮肤上皮角化,粗糙增厚或萎缩变薄,弹性减退、消失,伴有皲裂溃疡,皮肤色素减退变成白色、花白、或粉红、淡褐色。病理诊断为外阴皮肤鳞状细胞增生。
1.2.2 中医诊断标准 肾虚血瘀证局部症状:阴部瘙痒,皮肤色脱、萎缩,或粗糙变厚,或粘连。全身症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经行腹痛,舌质暗,边有瘀点,脉细涩。
对照组给予1%氢化可的松软膏,适量涂于患处,每日1次。对照组为避免激素的副作用,每疗程停药5 d,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口服并配合坐浴治疗。内服中药:补骨脂15 g,菟丝子 15 g,丹参 15 g,当归 15 g,紫苏 9 g,白芷 15 g,鸡血藤15 g,桂枝3 g。水煎早晚分服。坐浴方:补骨脂 15 g,儿茶 6 g,蒲黄 6 g,艾叶 6 g,马齿苋 15 g,当归9 g,甘草3 g。加水煎药为500 mL,先熏洗外阴,待水变温后,将外阴浸入药液中坐浴20 min。3个月为1个疗程,经期停药。
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痊愈:痒痛症状消失,外阴皮肤黏膜颜色、弹性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原病理组织形态学消失。显效:痒痛症状明显减轻,病损范围明显缩小,色素明显加深,较治疗前积分降低2/3以上。有效:痒痛症状减轻,病损范围及颜色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无效: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外阴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其与体内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成熟激素的比例失调有关[2]。西医治疗主要以局部用药为主,包括激素、化疗药物,超氧化物歧化酶复合酶,局部理疗及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但各种疗法均疗效差、复发率高。
本病属于中医学“阴痒”、“阴疮”等范畴,病变部位在外阴部。本病多因摄生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寒邪损伤阳气,日久致肾阳不足;肾开窍于二阴,肾阳虚,外阴失于温养,致皮肤发白;阳气虚推动血行无力,致瘀血内生,瘀滞脉道,外阴局部血气失养,致萎缩。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结合局部解剖生理特点,病机本质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虚为肾虚,阳气不足标实为局部脉络瘀阻兼夹湿热。
针对以上病机,我科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遣方用药,总结出以补肾活血为基本治法,结合局部生理特征,少佐清热利湿生肌为法。内服方以补骨脂、菟丝子补肾壮阳,共为君药;丹参、当归活血化瘀,为臣药;桂枝温经散寒通络,鸡血藤通络活血养血,为佐药;紫苏、白芷为引经药,使诸药直达皮肤病所而为使药。纵观全方,补泄兼施、扶正与祛邪并用,使阳气得生、血脉始运、腐肉自去、痒痛自除。外洗方以儿茶活血生肌,补骨脂温肾助阳,共为君药;艾叶、蒲黄温经散寒活血为臣药;马齿苋清热利湿,当归活血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而为使药。全方寒热并用,达到活血祛瘀生肌、清热利湿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骨脂、菟丝子补肾阳有助于调节激素失调;补骨脂可干扰皮肤羟基刺激黑色素细胞而产生色素;丹参、当归、蒲黄、儿茶等活血药物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促进皮损组织中血管与神经的功能恢复,使皮肤组织的色泽、弹性、厚度恢复正常。
本疗法以补肾活血为基本治法,少佐清热利湿生肌,攻补兼施、内外兼治,值得进一步推广。
[1]Shirer J A,Jr Ray M C.Familial occurrence of lichen sclerosuset ayrophicas case reports of a mother and daughter arch dermatol[J].1987,123(2):485.
[2]王艳芳.91例营养不良患者中药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8):479.
R711.73
A
1671-0258(2012)04-0042-0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0807016);山西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200811077-5)
王瑞霞,女,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疾病的防治
张晋峰,男,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疾病的防治
201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