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朋艳,梁晚枫,张守发,贾立军
(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吉林延吉133002)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感染机体后,附着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及骨髓中所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多为隐性感染,急性发病时以发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我国是目前该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相继报道本病流行的省、市、自治区已有20多个[1]。该病不仅导致畜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动物生育能力下降,而且还可导致动物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2],已经对畜牧业发展及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是一种亟待控制的传染病[3]。本研究对自然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长白仔猪进行了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1.1.1 样本 采自延边某猪场,35日龄左右的长白仔猪20头。
1.1.2 试剂 r Taq DNA 聚合酶、DNA Marker、DNA提取试剂盒等均为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产品。
1.2.1 病原体鉴定
1.2.1.1 姬姆萨染色 颈静脉无菌采集仔猪血液抗凝剂抗凝,滴1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抹片,自然干燥后,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12 h,镜下观察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
1.2.1.2 PCR检测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附红细胞体膜蛋白OxaA序列(CBZ40902.1),应用Primer Premier 5.0和 Oligo 6.0软件设计引物,上游引物 P1:5′-TCTTATGTCTTTGTTGTAAATCTG-3′;下游引物P2:5′-TTTTCAATCTATGTTCACCTCA-3′。扩增片段大小386 bp。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5 min;94℃45 s,57℃45 s,72℃45 s,共30个循环;72℃延伸7 min,4℃结束反应。PCR产物经1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1.2.2 血液学指标的测定 使用全自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测。
1.2.3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使用全自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测。
1.2.4 统计方法 各试验数据均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经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呈紫红色,猪附红细胞体成实体状态,有折光性(图1)。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的红细胞表面附着1个~5个不等。
以被检猪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特异性P1和P2引物,经PCR扩增获得386 bp的目的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图2)。
图1 猪附红细胞体姬姆萨染色(1 000×)Fig.1 Giemsa staining of Eperythrozoon suis(1 000×)
对仔猪进行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 红 蛋 白 (HGB)、平 均 红 细 胞 体 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数目(PLT)、血小板压积(PCT)、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自然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仔猪的WBC、PLT、PCT、RDW、MPV 升高,RBC、HGB、HCT、MCV、MCH、PDW等指标降低,表现出患病仔猪有贫血倾向(表1)。
经统计学分析,以上各项指标显性感染阶段和阴性值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隐性感染阶段和显性感染阶段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RBC、HGB、MCV、PLT、RDW 隐性感染阶段和阴性值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隐性感染阶段和阴性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对仔猪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GRAN)、单核细胞(MON)。结果,自然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仔猪的LYM(%)升高,GRAN(%)降低,MON(%)无明显变化(表2)。
表1 仔猪血液学指标变化情况Table1 Hematology index changes in piglets
表2 仔猪白细胞分类计数Table2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in piglets
经统计学分析,LYM、GRAN、MON显性感染阶段与阴性值相比差异显著(P<0.05),隐性感染阶段和显性感染阶段相比差异显著(P<0.05),隐性感染阶段和阴性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对仔猪进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肌酐(CRE)、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自然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仔猪的ALT、AST、ALP、CRE显著升高,BUN降低,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表3)。
经统计学分析,显性感染阶段 ALT、AST、ALP、GGT、CRE、BUN与阴性值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隐性感染阶段 ALT、AST、ALP、GGT、CRE、BUN与阴性值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与阴性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使不同年龄的猪发病,但对仔猪的危害较为严重[4-7]。因此,本试验以长白仔猪为对象,在姬姆萨染色镜检和PCR技术鉴定病原体的前提下,对自然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长白仔猪的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通过对仔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明确了猪附红细胞体可引起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等降低,白细胞总数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活性升高,而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无影响。
表3 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Table3 Seral biochemical index changes in piglets
PCR检测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检测急性猪附红细胞体病和临床健康的带菌猪[8]。由于PCR技术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高等优点,它已成为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本试验在姬姆萨染色镜检病原体的基础上,又进行了PCR鉴定,使试验更为严谨,结果更为准确。
目前,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尚未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所采取的防控措施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9-10]。而且,随着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广泛流行,猪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性和抗原性出现了明显的变异情况,给该病的临床诊断带来了极大困难,也给该病的深入研究带来了严峻考验[11]。因此,本试验对现阶段当地自然感染的猪附红细胞体病长白仔猪进行了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旨在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1]陈启军,尹继刚,刘明远.附红细胞体及附红细胞体病[J].中国兽医学报,2006,26(4):460-464.
[2]李书光,唐延平.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0):108-110.
[3]冯会权,巴彩凤,苏玉虹.附红细胞体病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80-5182.
[4]韩子强,赵晓辉,于爱莲.附红细胞体的形态学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11):812-814.
[5]王生奎,赵海忠,李进军,等.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S1):36-40.
[6]张瑞光.猪附红细胞体病[J].福建畜牧兽医,2002(6):23.
[7]杨前锋,靳玉芬,马发顺.河南省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及诊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7):26-27.
[8]王 妍,张守发,刘思国,等.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0):2153-2156.
[9]刘明明,贾立军,薛书江,等.猪附红细胞体50S核糖体基因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11,32(12):47-50.
[10]姚 琳,张守发,贾立军,等.猪附红细胞体有效消毒剂的体外初步筛选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1,32(9):125-128.
[11]刘明明,贾立军,薛书江,等.吉林省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