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半芋

2012-09-22 09:13林长华
闽南风 2012年9期
关键词:槟榔芋头林则徐

林长华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这句食谚说的便是农历八月十五以后的芋头最为好吃。特别是闽南和台湾出产的一种叫“槟榔芋”的芋头更是令人食之难忘,它比起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提到的进贡皇帝享用的广西荔浦芋不知要好吃多少倍。槟榔芋的来历,在海峡两岸有一段动人传说:从前,有一对新婚夫妻,丈夫阿德迫于生计与人结伴到南洋谋生,他与妻子阿巧相约:三年后的中秋节不管赚多赚少一定回家相聚。没想到阿德出国不到两年便积劳成疾,病倒在异国的槟榔树下,可怜的妻子也因丈夫归期不见归而忧郁病死。后来,她的坟前长出一株小芋苗,芋叶上带有金钱般大的红点。人们赞颂这对夫妻的恩爱之情,便把这种芋头叫作“槟榔芋”。槟榔芋口感甚佳,浓香酥松,最大的特点是芋头芋尾一样香酥松软,台湾的传统菜肴“猪脚芋”也因有槟榔芋做主料而素负盛名。

闽南和台湾人对芋头既有普遍爱好,又有着特殊的感情。这兴许与清代周亮工《闽杂记》中的记载有联系:“闽人称芋大者为芋母,小者为芋子……犹母子之义。”芋头往往是一个大芋周边连着很多小芋,在 闽南和台湾人看来这寓意多子多孙,家族人丁兴旺。另外,芋母、芋子被当作母子亲情的象征,每逢中秋佳节,闽南和台湾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买芋、吃芋,这是不是藉此在明示子孙后辈毋忘祖国母亲的心迹呢?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台湾同胞的祖先是古代从闽南移居过去的,至今台湾不少独特,富有情趣的民风节俗依然保持着闽南祖家的“模样”。台湾同胞过中秋有吃甜芋习俗,这习俗与沿海抗倭斗争有关。明末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福建沿海屡歼倭寇,功劳卓著名扬海内外。有一次,戚家军却受到倭寇围困退上山头,一时断了军粮。情况危急之时,戚继光动员士兵吃野草充饥,以待援军。当时有的士兵发现野芋头,便挖起来煮着吃,解决了缺粮的燃眉之急。芋头使戚家军提高了战斗力,他们趁倭寇不备时冲杀出去,大败敌人。时值中秋佳节,后来中秋节吃芋头成了习俗,从大陆传进台湾,一直保留下来。不管怎么说,台湾同胞崇芋、吃芋,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

闽南和台湾人吃芋的花样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百尝不腻,常见的有煮芋粥、蒸芋饼、炊芋果、炸芋块、捣芋泥、搓芋枣,还有芋鸭、红烧猪肉芋等等。人们日常习惯用米粉(粉丝的一类)和芋头同煮当主食。闽南和台湾方言“芋”与“路”谐音,于是民间有“食米粉芋,有好头路”的食谚来讨个好口彩。芋头除方可作点心、当主食之外,还可入药,明代医药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芋头主治宽肠胃,充肌肤,冷吃疗烦热止渴……,破宿血,去死肌,和鱼煮食甚下气,调中补虚”。《本草别录》中说:芋艿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滇南本草》中认为芋头“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现代出版的《食物中药与便方》一书中则介绍芋头“有益脾胃,调中气。生芋内服能治淋巴结肿大,外用可消炎、消肿、镇痛等功用。”从养生角度来讲,芋头性平,人人适合。而且它益胃健脾、补中益气,能很好地缓解食欲不振、浑身无力。芋头营养丰富,七大营养素(矿物质、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纤维)基本都齐了。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特别适合体弱者。同时,它有助于保持肌肤弹性、延缓衰老。别看芋头其貌不扬,却是食疗兼优的好东西呢!

台湾同胞说到吃芋往往会言及芋泥,也往往会提到台胞祖居地的一位福建名人、晚清时期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用太极芋泥煞住洋人傲气的一段趣闻至今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当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刚到广州禁烟没几天,驻广州的英、法、俄、美等领事都晓得林则徐主张禁鸦片,纷纷上门想和他拉关系。没想到林则徐是个铁面包公,洋人见他毫不妥协很生气,就寻隙借机算计他。有一天,洋官员们假仁假义举行欢迎宴会招待林则徐以及手下官员。席间上来一碗“洋菜”,林则徐及随邀官员见这道菜大热天里冒着袅袅气雾,以为很热,大家舀食时无不谨慎地用嘴吹了又吹才入口。没想到入口后却冰冷冻齿,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洋官员们见林则徐一行出洋相,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原来这道“洋菜”就是今天人们熟悉不过的“冰淇淋”。

善于制怒的林则徐却佯装不当一回事,但他心里却在说“洋鬼们,你们做初一,老子就会做十五”。过不几天,林则徐礼节性地设午宴回请这些洋官员们,开宴时间有意拖得迟迟,有意让那些洋官员们饿一饿肚子。到了开宴时,第一道点心是一大碗闽台有名的太极芋泥,舀食的汤匙也特意挑选大号的。洋官员们见这道菜点缀着五颜六色、雅观醒目的太极图案,散发着诱人食欲的浓香,只是不冒气。洋官员们以为是凉点美食,刚端上桌,早已饥肠漉漉的洋官员们,急不可待地把大勺芋泥舀进嘴里。岂知这刚出锅的芋泥放足了食糖和猪油,大热反而不见冒气。霎时,洋官员们一个个烫得口唇灼红起泡。这时,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彬彬有礼地介绍:“先生们,这就是我老家福建著名的甜食芋泥,你们还是多尝尝啊!”可是,这些洋官员早已痛得连哼都哼不出声音了。自此之后,这些洋领事们再也不敢在林则徐等中国官员面前胡作非为。

说起“太极芋泥”的制法并不太难,制法大致如此:用槟榔芋去皮蒸熟,然后捣成泥放在大海碗,然后调入白糖、芝麻、花生、熟油、桂花露等搅拌成泥状,再装入盆里放蒸笼里蒸半小时取出。再用红枣泥、瓜子仁、樱桃在芋泥上饰成太极图案,吃起来细腻软滑,香甜可口。也许是为了缅念林则徐之故,至今闽南和台湾民间的婚喜宴席,都习惯上这道传统甜点,平时不少酒楼也有備供。每当人们品尝这道喜爱的甜点时,往往会谈起当年林公用太极芋泥回敬洋领事的笑料。

台湾的高山族雅美人对芋头更是崇拜至极。他们中谁有新船下水,必须把自家种植的芋头搬上新船压舱,以芋当“鱼”,剪彩仪式后的翌日再搬下来分赠亲友近邻,借此寓意渔获丰收,年年有余的吉兆。台湾歌谣中也有不少唱到芋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谣《天乌乌要落雨》唱到:“天乌乌要落雨,阿公扛锄头去掘芋,掘啊掘……”

在闽南和台湾,芋头不但可充主食、可当菜肴、可为甜点、可以疗疾,而且被拟人化,被注入人情味,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确非一般,这是其他食品难以匹比的。

猜你喜欢
槟榔芋头林则徐
林则徐奖“错”
入秋吃芋头止泻作用好
第一次种芋头
这里也有乐趣
5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8月海南气候动荡 农作物减产剧增
6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家乡的世界伟人
留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