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华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的方向与数量参照地方的经济结构与就业容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却重点在于学校本身。人才培养工作内容较宽泛,涵盖在教学管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招生就业、校园文化、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等各个层面,共同对人才培养产生影响。相较而言,过去对于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多的是从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导入,从高职院校内部因素来探讨的相对较少。本文藉以高职师资结构为切入点,来探讨其发展变化及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
新世纪以来,高职教育得到了突飞迅猛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1228所高职院校招生,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师资数量骤增。[1]随着高职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师资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从学历、职称、知识、企业经验等方面都提高了要求。
高职发展的早些时期,注重外在规模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发展高职教育,同样离不开人才。通常来讲,高职人才主要包括四类:教学师资、行政管理、教辅教学、科学研究。
在高职教育规模发展的时期,人才往往得不到保障。由于社会对高职的认识不深,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及认识束缚,选择从事高职教师的并不多。如果要当大学老师,首选是普通大学,职业院校只是替补。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往往仅满足在基本层面,重点保障教学师资。[2]纵然如此,师资结构也是较低层次,在学历结构、知识视野、社会阅历、实践经验方面,要求较低。通常最低门槛接收进来,也仅是满足基本的教学运行。高职教师师资之外的行政教辅实验人才,主要是兼职,甚至个别岗位空缺,高素质人才配备更是无从谈起。
高职发展的早些时期,这种人才剧缺的状况在民办院校更是普遍,师资成了民办院校最大的瓶劲,迫不得己聘请了许多较低层次的教师从事高职教学的岗位,直到近几年才有所变化。
经过一轮的高职人才水平评估之后,高职院校逐渐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上来,只有引进高水平的人才,才能在高职内涵建设的各个层面做出特色。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选取,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高职的生源号召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高水平的师资无疑在人才培养的水平上,起着直接推动作用。
高职师资要求近年来有很大提高。从学历层次来看,通常都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国家示范院校或骨干院校,都要求博士,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从职称方面看,公办院校进入编制内,都要求副高以上职称。2012年,教育部明文规定高职高专类学校实践教学比重提高,要求不少于50%,因此,高职用人时,对双师素质以及企业工作经验方面又做了进一步的要求。[3]
内涵建设时期人才的变化,在民办高职院校也得到体现,随着待遇的改善,民办院校的师资同样要求严格,必须要有高学历或者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人员。在这方面讲,民办高职聘请在企业一线工作的人员,比公办院校,更有优势和机动性,与企业沟通联系更紧密,聘请的人员也多过公办高职。
当前,全国都在助推产业转型与升级,创新是提及较多的话题。创新,哲学上理解为,是人类特有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要发展必须要有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创新成为现阶段各行各业重要的推动力。在教育领域,伴随着人口红利淡去生源紧缩,加之人才培养的高标准严要求,创新被广泛运用。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从教育的大环境讲,创新是一个职业院校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除了知识的运用能力之外,创新能力最为突出,人才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打破传统岗位思维的影响,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推动社会各类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人才队伍必须首先具备创新能力,这些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教师应从学院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出发,全面配合学院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教师应把个人知识经验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创造性启发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教师要因人而异选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发展。
温家宝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提出了开放式办学理念的基本要求。[4]转变办学理念,一方面培育高职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魅力,把学生吸引过来;另一方面,打破传统型大学学院式办学的思路,把办学的主体延伸至学校以外的各个层面。
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取上,遵循以下三原则:体系开放、机制开放和模式开放。具体来说:一、高职办学定位面向全社会,构建以学科健全的专业教学体系;二、放松管理机制,办学主体多元化,吸引行业、企业、甚至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使高职院校成为社会化办学的一部分;三、办学方式上要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基础,加强顶岗实习与实践教学,把学生实践与就业衔接起来。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深入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把握,在高度上配合,为把建设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思考探索。加强与社会并轨,把自身知识融入到社会需求中,注重自身知识转变,主动参加寒暑假下企业锻炼,接受企业行业或学生家长的监督。
1.实现理论到实践教学的转变
教学内容必须从理论教学向实践和就业能力的教学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为学生的应用和实践奠定理论基础上,更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创新高职教学内容。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定位于基层一线和工作现场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做大胆改革,推动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发与实施。
2.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
按2012年教育部最新要求,实践教学内容比例不低于50%。工科或农学医学类专业,在理论课堂外有很多实践或实验学习的机会。相较而言,文史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比例远远不如工科或农医学专业,因此必须在理论课堂内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做出大胆创新,从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加大实践的比例。
比如,以一堂理论课《应用文写作》外贸函电内容为例,来融入或渗透实践教学:按每讲课2节共90分钟计算,教学内容设计分课程导入、内容讲解与分析、课程总结共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分钟,纯理论。第二阶段,重点讲解内容和示例,可融入理论知识30分钟与实践内容20分钟。第三阶段,总结,可融入知识回忆10分钟与作业训练25分钟。这样理论与实践课各占50%。改革前和改革后的课堂环节时间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改革前后课堂环节时间安排比较
在宏观层面,自2008年4月开始的新一轮高职评估,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分解并设计成了一套新的评估指标体系,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要求和特色,在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两方面,要实现完善和创新。第一,在教学评价方面,形成了“评软不评硬、评动不评静”的原则,所谓的“软”也就是重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评价,将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第二,所谓的“动”就是要着眼于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达到“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等高职教育目标要求,[5]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在微观层面,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课程考核成绩和素质评价。在过去,课程考核成绩组成是单一的,那就是期末考试一个分数;随着课程实践比例的提高,分数至少包括三部分: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实操能力成绩,而且,根据课程性质,三部分的组成在开课计划中已按相应比例确定。在素质评价方面,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由于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因此,把课程考核成绩和素质评价结合起来,可以构成对学生相对完整的学习评价体系。
[1]http://www.eol.cn/bkzc_2915/20110430/t20110430_608957_9.shtml.
[2]陈炳和.高职院校“三双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常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3).
[3]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
[4]http://www.chinadaily.com.cn/zgzx/2009npc/2009 -02/27/content_7520234.htm.
[5]孙廷埙.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的基本形式[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