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崛 胡敏芝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外科领域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短期内患者可发生急性循环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急性重症胰腺炎已经得到临床上的高度关注,尤其关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手段已经取得相当大的突破[1]。本文通过对我院2006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作用,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6年6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04,男64例、女40例,年龄22~84岁,平均年龄47.4岁。均符合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发病病因中高脂血症导致19例,胆源性导致78例,不良生活习惯过量饮酒6例,其他原因1例。
1.2 方法 对我院收录的10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配上固定的护理人员,两组护理人员互不干扰,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护理,观察组给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2]:(1)对于老年患者发送药品要按时,当面督促患者服用,护士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应当更加仔细,提高护理质量,尽量使不可预知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2)注重对于护士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增强其护理安全的教育,使患者可以接受到有效的,优质的临床护理,以利于患者病情的转归和预后。(3)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要做到医者仁心,加强对于护理操作流程的监控,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不可随意操作。(4)加强对于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的教育,对于常规的急救设备进行定时的检查,如氧气表的校正,血压计和血糖仪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等,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率。(5)提倡患者家属陪同患者[3],重视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纠纷。(6)要积极指导患者康复,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对照组仍采用常规护理。两组不同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1.3 随访记录 对于10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住院治疗,并给予详细记录,出院后对患者做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11个月,平均4.5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x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二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在病情稳定率、配合率、自我保护意识良好、满意度等方面分别为:84.6%对63.4%,92.4%对71.3%,94.5%对79.1%,95.9对72.4%。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二组不同护理对策后患者的基本情况
2.2 随访结果显示 对我院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积极治疗出院后做定期随访,随访中有9例患者死亡,23例患者病情反复,其中24例来自对照组。
在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104例患者中,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护理后,已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患者多数已经出院,只有少数患者仍需要继续住院治疗。护理安全[4]指的是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全过程中,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比较令人满意,基于这种条件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和临床护理效果最佳,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中二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在病情稳定率、配合率、自我保护意识良好、满意度等方面分别为:84.6%对63.4%,92.4%对71.3%,94.5%对79.1%,95.9对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这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更愿意配合治疗,进行自我保护[5]。
总之,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1]陈翠芳.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住院安全问题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4(7):444-446.
[2]王建芬.内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7,6(6):92-93.
[3]王琴.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2):121-122.
[4]陈玉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09,13(7):851-853.
[5]张春英.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甘肃中医,2009,22(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