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和Fe(NO3)3 复合催化锦界煤焦-CO2气化的实验研究

2012-09-21 11:00陈鸿伟索新良于伟峰黄雪丽
动力工程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煤焦单组分去离子水

陈鸿伟, 索新良, 陈 龙, 于伟峰, 黄雪丽

(华北电力大学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保定071003)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燃料和原料的国家,煤炭消耗在全国能源总消耗中所占的比例约为72%,充分体现了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特点[1].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发展高效洁净的煤炭转化技术具有长远意义.煤气化技术是洁净煤技术之一,但传统煤气化工艺的气化温度一般超过1 000℃[2],生成气净化困难,能耗大,对设备要求高[3-4],因此促进了具有催化作用、适合中低温条件下的煤气化技术研究.Yasuo等[5]的研究表明,CaCO3在700℃时可使低等级煤的反应活性提高40~60倍.朱廷钰等[6]的研究发现,加入CaO后,煤裂解的活化能下降34.5%,起始裂解温度下降约60K.

然而,单组分化合物对煤的催化气化影响有限,要寻找性能更佳的催化剂,复合物的催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CaO作为一种催化剂,它的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价格低廉,而Fe(NO3)3是钢铁行业和氧化钛制造行业酸废弃物的成分之一,充分利用Fe(NO3)3并使其变废为宝对治理Fe(NO3)3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文的实验煤样为陕北锦界煤,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分析纯CaO和Fe(NO3)3·9H2O,分别对单组分化合物和复合化合物进行催化气化实验,探寻不同化合物的催化效果,确定分析纯的最佳添加量;以均相模型作为动力学模型,求解相关动力学参数.催化剂的添加方法是以浸渍法直接将分析纯CaO和Fe(NO3)3添加到未经酸洗脱灰处理的原煤中,恒温箱干燥3h后再在搭建的固定床上制取煤焦.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煤样及装置

实验所用原煤为筛分后的陕北锦界煤,煤质分析如表1所示,图1为实验装置示意图.

表1 锦界煤的煤质分析Tab.1 Proximate and ultimate analysis of Jinjie coal%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煤焦的制备和CO2气化实验都在实验台上进行.在制焦和气化过程中,N2和CO2分别由N2钢瓶和CO2钢瓶减压后提供,纯度均大于99.9%.在实验过程中,温度由热电偶和温度控制仪联合控制.制焦时,煤样均匀地平铺在石英舟上,在N2气氛保护下,将煤样缓慢送入固定床中部恒温区,以一定的升温速率升至指定温度后开始计时.气化时,煤焦均匀地平铺在石英舟上,在N2气氛保护下,将煤焦缓慢送入固定床中部恒温区,升温至气化温度后切换为CO2气氛,恒温一定时间后,再将气氛切换为N2,并将石英舟拉出电加热炉冷却至室温称重,依次循环往复直至实验结束.

1.2 催化剂的添加和煤焦的制备

催化剂按金属原子质量与原煤质量之比添加,以分析纯CaO和Fe(NO3)3·9H2O作为催化剂的前驱物,采用浸渍法将催化剂前驱物放置于去离子水中,搅动片刻以便催化剂前驱物尽可能多地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将称量好的原煤加入该去离子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搅拌片刻后将煤样放置于温度为108℃恒温箱内恒温3h.为了排除去离子水对原煤的影响,将一定量的原煤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并在相同的条件下将此试样烘干.在图1的实验装置上进行制焦的条件如下:压力为常压,保护气N2的流量为400mL/min,平均升温速率为103 K/min.制焦过程中温度过低时,残存未反应的焦油会阻塞煤焦气孔,阻碍气化剂的传递,从而影响气化效果[7];制焦温度较高会使碳微观结构排列有序化程度增加,活性较高的边缘碳原子数量减少,而活性低的石墨平面层内碳原子数量增加[8].制焦时间较长时会增加煤焦结构的有序度,使煤焦发生石墨化,煤焦中的微孔变得更为狭窄,在气化过程中气化剂可接触的煤焦表面积减少,降低了煤焦的气化活性[9].综上所述,在实验中取制焦终温为800℃,终温恒温时间为8min.原煤制得的焦、浸渍后制得的焦、单独添加3%Ca(CaO)和3%Fe(Fe(NO3)3)制得的焦分别用原煤焦、浸渍焦、3Ca-焦、3Fe-焦表示;添加2%Ca和1%Fe复合催化剂制得的焦用2Ca1Fe-焦表示,其他添加比例催化剂制得的焦的表示方法依此类推.

气化反应在常压下进行,每一组工况至少进行2次重复性实验来降低实验误差,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表示煤焦的气化程度,定义煤焦的固定碳转化率x为

式中:m0为初始煤焦的质量;mt为气化t min后煤焦的质量;m∞为最终灰的质量.

为了描述煤焦的气化过程和气化完全信息,引入平均气化率(Rm)[10],即碳转化率与所需时间的比值来表征煤焦的气化完全性能.根据焦炭的碳转化率特性,转化率在0~80%情况下气化速率可认为基本保持稳定[7],因此研究中选取碳转化率为80%的平均气化率来表征煤焦的气化活性.

催化强度系数[5]δn表示催化剂对煤气化进程的促进程度,定义为

式中:Rm-n为添加催化剂后的平均气化率,其中n表示催化剂类型;Rm-raw为原煤制得焦的平均气化率.

为保证气化反应处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阶段,首先确定合适的实验条件以消除气化过程中内、外扩散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煤焦在850℃时进行初步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实验条件.

固定煤焦质量为0.2±0.005g,粒径≤62μm,CO2流量分别为300mL/min、400mL/min和500 mL/min,进行气化实验,发现不同CO2流量下的煤焦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基本重合.固定CO2流量为400mL/min,粒径≤62μm,分别选取煤焦质量为0.15g、0.2g、0.3g和0.6g进行气化实验,发现随着煤焦质量的减小,在相同时间下煤焦的转化率提高,当煤焦质量为0.2g时,煤焦的转化率曲线不再随煤焦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煤焦质量为0.2g,CO2流量为400mL/min时,发现粒径对煤焦转化率的影响很小.综上,确定实验中煤焦质量为0.2g,粒径≤62μm,CO2流量为400mL/min,此条件下的实验消除了气化过程中内、外扩散阻力的影响.添加Fe(NO3)3的原煤在制焦过程中,Fe(NO3)3会在温度高于125℃时分解成稳定的Fe2O3,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从而消除了对气化质量的影响.

2.1 单组分催化剂催化实验

对于2种单组分催化剂,研究发现在添加量为3%时均得到饱和状态,气化温度为900℃时的催化效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去离子水浸渍处理后的气化曲线与原煤焦的气化曲线重合,说明去离子水浸渍处理对煤焦的气化没有影响,因此可排除催化剂添加过程中去离子水的影响.添加3%Ca和3%Fe的煤焦均在45min内使得煤焦转化率达到了95%,原煤制得的焦则需要130min才能达到相同的转化率,说明在900℃气化温度下Ca和Fe的催化效果较为明显.

图2 900℃下单组分催化剂对气化反应的催化效果Fig.2 Catalytic effects of single-component catalysts on gasification reaction at 900℃

2.2 复合催化剂催化实验

图3表示900℃气化温度下复合催化剂对气化反应的催化效果.表2表示不同煤焦的气化时间和催化剂的催化强度系数.结合图3和表2可以看出,在900℃气化温度下,与添加单组分煤焦的气化活性相比,添加2%Ca、1%Fe的煤焦和添加1%Ca、2%Fe的煤焦气化活性均有明显提高,转化率分别在29.2min和29.6min时达到95%,比原煤焦和添加单组分催化剂煤焦的时间分别缩短了约101 min和16min.由表2可知,对于单组分催化剂,添加3%Ca的煤焦催化强度提高幅度略高于添加3%Fe的煤焦;而对于复合催化剂,当添加1%Ca、2%Fe时,催化强度最高,是单组分催化剂CaO的1.65倍.同时可以看出,CaO和Fe(NO3)3复合催化剂的最佳添加量为1%Ca、2%Fe.Fe系催化剂催化机理可用式(3)[7]表示.

图3 900℃下复合催化剂对气化反应的催化效果Fig.3 Catalytic effects of compound catalyst on gasification reaction at 900℃

式中:Cf为反应活性位;MO为氧化状态的无机盐;M为还原状态的无机盐.

在气化过程中,Fe在还原性气氛中转变为还原态 M(α-Fe,FeO和Fe3O4).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强于单组分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可能是因为加入的CaO中Ca元素在催化煤焦-CO2气化的同时促进了式(3)中第一步Fe的还原,还原态的Fe具有流动性,由第二步可知还原态Fe是催化煤焦-CO2气化的主要活性成分[11].

表2 900℃下不同煤焦的气化时间和催化剂的催化强度系数Tab.2 Gasification time of different char and catalytic coefficient of different catalysts at 900℃

2.3 气化温度的影响

图4 不同气化温度下煤焦的转化率曲线Fig.4 Conversion rates of coal char at different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s

表3 煤焦转化率为50%时不同比例复合催化剂对应的气化温度Tab.3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compound catalyst of different addition proportions at 50%conversion rate of coal char ℃

图4表示不同煤焦在不同气化温度下的转化率曲线.由图4可以看出,对于单组分催化剂,添加3%Ca和添加3%Fe的煤焦分别在780℃、810℃时达到50%转化率的时间与原煤焦在900℃时达到50%转化率的时间相等,添加3%Fe煤焦的气化温度降低程度小于添加3%Ca煤焦的气化温度降低程度.然而,添加1%Ca、2%Fe复合催化剂的煤焦在800℃气化温度下达到50%转化率的时间与原煤焦在900℃时达到50%转化率的时间相等,气化温度降低程度介于单组分催化剂3%Ca和3%Fe之间,其他比例复合催化剂气化温度的降低程度见表3.由图4和表3可以看出,复合催化剂气化温度降低程度均介于单组分催化剂之间,且Ca添加量多的复合催化剂气化温度的降低幅度相对较大.文献[5]中以Fe(NO3)3作为催化剂进行催化煤焦的气化实验并对煤灰进行XRD分析,研究发现少部分Fe元素以FeS形式存在,而FeS对煤焦没有催化效果.部分Fe元素在催化煤焦气化的过程中发生S中毒,且气化温度越低,中毒越严重.升高气化温度对Fe元素的中毒会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7].同时在催化剂与煤浸渍混合过程中,部分CaO和Fe(NO3)3反应转变为 Ca(NO3)2,部分 CaO 溶于去离子水中后生成 Ca(OH)2.当 Ca(NO3)2和Ca(OH)2作为催化剂时,会在制焦过程中分解成稳定的CaO,从而排除催化剂分解对煤焦气化质量的影响.文献[5]中对焦样进行XRD分析,发现由Ca(NO3)2分 解 得 到 的 CaO 粒 径 略 微 大 于 由Ca(OH)2分解得到的CaO粒径,导致Ca(OH)2分解得到的CaO在煤焦中的分布均匀性较好,因而催化效果较明显.图5表示不同催化剂前驱物对煤焦气化的影响.由图5可知,在温度为900℃的气化过程中,与催化剂类型相比,气化温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2种催化剂对气化反应的影响效果非常相近;但在780℃较低气化温度下,催化剂则起到主导作用,催化剂对煤焦气化的影响效果较明显,添加CaO的催化效果明显优于添加Ca(NO3)2的催化效果.综上所述,Ca元素作为催化剂在对煤焦进行催化气化时,前驱物的不同会导致在制焦过程中Ca元素分布的均匀程度不同,分布越均匀催化效果越好,从而导致不同催化剂前驱物对煤焦的催化效果不同[5].

图5 不同催化剂前驱物对煤焦气化的影响Fig.5 Effect of catalyst precursor on gasification of coal char

2.4 动力学参数

煤焦与CO2的气化反应为不可逆的气-固反应.许多研究者采用简单的动力学模型——均相模型,且这一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大多数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均相模型把煤焦颗粒看成是由均匀分布的小颗粒组成,气化反应在颗粒内外表面同时发生[12].其积分形式的表达式为

Arrhenius公式自然对数形式为

以均相模型为动力学模型,在780℃、810℃、850℃、900℃气化温度下进行计算,得到反应速率常数k值及相关系数.根据不同温度下的k值,代入式(5)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图6所示的直线(复合催化剂以1Ca2Fe-焦为例),并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计算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结果如表4所示.

图6 不同煤焦的拟合曲线Fig.6 Fitted curves of different coal char

表4 不同煤焦的动力学参数Tab.4 Kinetic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coal char

由图6和表4可以看出,不同煤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活化能E值的范围为80~250kJ/mol,指前因子的对数(lg A)值在7~30s-1之间[13],说明均相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煤焦的气化过程.同时对于添加单组分催化剂的煤焦,活化能与原煤焦相比变化甚微;对于添加复合催化剂的煤焦,气化活化能出现不同程度增大,至少增加15.4%,最多增加39.5%,且在最佳添加量1%Ca、2%Fe时增加程度最小,可能是因为加入了过多的催化剂,在催化煤焦气化的同时,造成了煤焦气孔的阻塞[14],从而影响了煤焦的气化活性.

3 结 论

(1)在900℃气化温度下,单组分催化剂CaO和Fe(NO3)3在最佳添加比例下气化45min时使煤焦的气化转化率达到95%,而原煤焦则需要气化130min后才能达到95%的转化率.2种单组分催化剂的催化强度系数分别是原煤焦的3.47倍和2.80倍;复合催化剂在催化剂添加比例为1%Ca、2%Fe时达到饱和状态,且使气化时间缩短103 min,催化强度系数是原煤焦的5.71倍,分别是2种单组分催化剂的1.65倍和2.04倍.

(2)单组分催化剂CaO和Fe(NO3)3分别使气化温度降低120K和90K,而在最佳复合添加比例下气化温度降低了100K,介于不同单组分催化剂气化温度降低程度之间.复合催化剂在较高温度下表现出优于单组分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而在较低温度下催化强度系数小于单组分催化剂的催化强度系数.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a(NO3)2在900℃气化温度下与CaO的催化活性相同,而在780℃时却劣于CaO的催化活性,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催化剂的前驱物形式有一定的关系.

(3)添加单组分催化剂的煤焦活化能与原煤焦的活化能基本相同,而添加复合催化剂的煤焦活化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在最佳复合催化剂添加比例时增加程度最小,其值为15.4%.

[1]孙凤伟.煤气化技术研究与发展[J].辽宁化工,2010,39(5):526-528.SUN Fengwei.Research progress of co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y[J].Liaoning Chemical,2010,39(5):526-528.

[2]郝西维,王黎,吴嘉州.煤温和气化技术研究进展[J].煤炭转化,2008,31(2):83-89.HAO Xiwei,WANG Li,WU Jiazhou.Progress of research on coal mild gasification[J].Coal Conversion,2008,31(2):83-89.

[3]ZHU Tingyu,ZHANG Shouyu,HUANG Jiejie,et al.Effect of calcium oxide on pyrolysis of coal in a fluidized bed[J].Fuel,2000,64(3):271-284.

[4]LI X,GRACE J R,LIM C J,et al.Equilibrium modeling of gasification:a free energy minimization approach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al gasifier[J].Fuel,2001,80(2):195-207.

[5]YASUO O,KENJI A.Highly active catalysts from inexpensive raw materials for coal gasification[J].Catalysis Today,1997,39(2):111-125.

[6]朱廷钰,汤忠,黄戒介,等.煤温和气化特性的热重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9,27(5):420-423.ZHU Tingyu,TANG Zhong,HUANG Jiejie,et al.Thermo-gravimetric study of coal mild gasification[J].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1999,27(5):420-423.

[7]谢克强.煤的结构与反应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89-359.

[8]张守玉,吕俊复,王文选,等.热处理对煤焦反应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04,32(6):673-678.ZHANG Shouyu,LÜJunfu,WANG Wenxuan,et al.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reactiv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coal-char[J].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2004,32(6):673-678.

[9]LIU H,KANEKO M,LUO C H,et al.Effect of pyrolysis time on the gasification reactivity of char with CO2at elevated temperatures[J].Fuel,2004,83(8):1055-1061.

[10]杨海平,陈汉平,鞠付栋,等.热解条件及煤种对煤焦气化活性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9(2):30-34.YANG Haiping,CHEN Hanping,JU Fudong,et al.Influence of pyrolysis condition and coal type on gasification reactivity of char coal[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9,29(2):30-34.

[11]徐秀峰,崔洪,顾永达,等.脱矿物质对铁镍催化煤焦-CO2气化反应性的影响[J].洁净煤技术,1996,2(4):28-31.XU Xiufeng,CUI Hong,GU Yongda,et al.The effect of demineralization on CO2gasification reactivity of iron,nickel-loaded chars[J].Clean Coal Technology,1996,2(4):28-31.

[12]杨景标,郑炯,邱燕飞,等.煤焦水蒸气气化动力学分析[J].节能,2009,323(6):22-24.YANG Jingbiao,ZHENG Jiong,QIU Yanfei,et al.A kinetics analysis of char-steam gaisification[J].Energy Conservation,2009,323(6):22-24.

[13]胡荣祖,史启祯.热分析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75-177.

[14]庞克亮,向文国,梁财,等.在碱金属催化作用下煤焦与CO2的气化反应[J].动力工程,2006,26(1):141-144.PANG Keliang,XIANG Wenguo,LIANG Cai,et al.Gaisification reaction of coal char with CO2under the catalytic action of alkali metals[J].Journal of Power Engineering,2006,26(1):141-144.

猜你喜欢
煤焦单组分去离子水
去离子水中的钙镁指标
沥青单组分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
煤焦库供焦皮带应急控制改造
单组分改性刚性防水砂浆性能研究
变频器冷却水系统严密性检查及维护诊断
AGM隔板氯离子的处理与研究
痕量有害气体检测的专利技术发展综述
加氢热解煤焦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气化特性
不同稀释液对免疫层析法粪便隐血试验的影响
SK单组分聚脲在混凝土缺陷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