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住院患者骨密度及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及评价

2012-09-20 12:13:42陈时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骨量中老年人摄入量

陈时芳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 贵阳55000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简称O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前期与老年期人群的多发病与常见病,是一种与激素、遗传因素、饮食、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的退行性病变。我们对我科56例中老年患者骨密度进行测定,并对其身高体重及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及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改善中老年患者的骨量异常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年龄为40~70岁的56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

1.2 方法

1.2.1 由专科医师负责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测定身高、体重、腰围,由实验室负责测定血钙水平。对既往吸烟、饮酒、饮牛奶、户外运动频率及维生素D的补充等,由专科医师负责询问记录。膳食营养状况采用3日回顾法对患者近期3d膳食摄入情况,包括一个休息日进行记录,然后应用食物营养成分表[1]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s)中老年人标准[1]进行比较。

1.2.2 由专科医师采用美国通用公司Lunar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对患者骨密度进行测定,根据WHO推荐的诊断标准,骨密度测定T值/骨折史,T值大于-1.0为骨密度正常,T值介于-1.0和-2.5间为骨量减少,T值低于-2.5为骨质疏松症,T值低于-2.5和有骨折史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2 结果

2.1 食物摄入情况(表1)

表1 患者能量摄入及其来源(±s)

表1 患者能量摄入及其来源(±s)

营养素 摄入量 能量来源所占比例(%)蛋白质(g/d)57.3±4.4 13.3±0.17脂肪(g/d) 60.8±5.8 31.8±0.51碳水化合物(g/d) 236.1±8.2 54.9±0.32总能量(kJ/d) 1 720.8±102.6 100

2.2 患者骨密度及相关体格测定(表2)

表2 患者骨密度及相关体格测定值(±s)

表2 患者骨密度及相关体格测定值(±s)

性别 骨量正常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身高(cm) 体重(kg) 腰围(cm) BMl(kg/m2)男15 10 4 170.01±5.16 75.94±8.18 93.89±6.78 24.12±2.44女10 11 6 156.03±4.28 58.15±6.34 82.56±6.24 22.46±3.18

2.3 能量摄入及来源情况 表(3)

表3 患者每人每日平均食物摄入量及其所含能量(±s)

表3 患者每人每日平均食物摄入量及其所含能量(±s)

食物种类 摄入量(g/d) 占总摄入量比例(%) 摄入能量(kJ/d) 占总摄入量比例(%)谷类 306.7±9.4 31.60±0.1016 784.8±514.6 55.6±0.24蔬菜类 200.0±8.5 20.6±0.18 802.6±34.3 2.7±0.03水果类 97.5±2.5 10.0±0.09 546.3±13.8 1.8±0.02鱼虾类 35.0±3.23.6±0.21 744.9±68.1 2.5±0.14禽肉类 61.3±2.06.3±0.01 2 870.8±93.6 9.5±0.02蛋类 98.0±2.1 10.1±0.09 2 674.8±57.3 8.9±0.12奶类及奶制品 102.0±1.2 10.5±0.23 1 310.8±15.5 4.3±0.10豆类 44.2±2.44.6±0.09 339.8±18.4 1.1±0.13油脂类 26.0±1.52.7±0.07 4 087.2±235.8 13.6±0.31合计 970.7±32.7810030 162.0±1051.3 100

2.4 钙摄入量及来源情况 此次调查的56名中老年患者血清钙水平为(2.19±0.39)mol/L。(实验室定义血清钙水平范围:2.10~2.60mmol/L)。故此次调查对象中血清钙低于正常范围者极个别,大多数患者血清钙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

3 讨论

3.1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钙质 均衡饮食、足够热量、适当的营养,是所有组织器官特别是骨组织健康的基础。钙是维持骨量峰值以及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营养元素,对于中老年人,每天应保证钙的摄入量维持在1 000~1 500mg。

3.1.1 多食含钙高的食物,首选豆制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谷类占每日摄入量的绝大部分,而谷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含钙量极低。每日因靠主食补充最多只能达需要量的1/5,远远达不到需要的标准。因此,从副食品中补充显得尤为重要,黄豆含钙量高,是中老年人最为适宜的食品,应养成吃豆制品的习惯,经常改善品种,增进食欲,改善吸收。

3.1.2 蛋白质是形成骨基质支架的结构物质,而钙盐沉积在骨支架中,所以补钙的同时要补充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能帮助钙保存在骨质中,蛋白质丢失得多,骨丢失也增加。中老年人应适当增加膳食摄入量中蛋白质的比重,同时需注意动物蛋白及植物蛋白之间的比例(应维持在1∶2~1∶1为宜)。若蛋白质摄入量高,相对而言,所需钙就越高,所以可使人体处于相对钙缺乏状态。本次调查中明显发现,中老年患者蛋白质摄入量明显增多,因此,导致骨对钙的需要量也大大提高。

3.1.3 奶类是补钙的优良载体,牛乳100ml中钙含量约为180mg,酸奶和奶酪等奶制品中钙含量更高。本次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没有饮用乳制品的习惯,多数患者钙的来源为日常三餐,多为植物钙等,钙的摄入量及质量均不满意。建议中老年人每天能饮用250ml牛奶,若每日能饮用500ml牛奶即可补充每日所需钙的一半量。奶和奶酪是最好的含钙食物。

3.1.4 仅仅通过膳食摄入足够的钙不能达到强健骨骼的目的,只有使其充分沉积到骨内,才能产生其最终的应用价值。通过食物多样化,在日常膳食中添加鱼虾、海产品、坚果类及动物肝脏等理想的钙质来源,也提供了一定量促进机体钙代谢的维生素D。另外,可通过改进烹饪方法提高钙质的吸收率,如炒菜时适当加入食醋以利于钙的溶解和利用。

3.2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营养、不吸烟、控制饮酒、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对于维持强健骨骼均有重要作用。本次调查中,中老年患者吸烟者多见,而吸烟可使骨形成和骨吸收偶联性破坏,吸烟者骨量丢失率约为正常人的1.5~2倍[2],因此,提倡戒烟,防止吸烟与被动吸烟在预防骨质疏松症中至关重要。

3.3 坚持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更好地改善和维持骨结构,保持正常的骨量。中老年人因年龄增长,体力下降,运动量及运动耐力较青年明显减少,应选择较为轻缓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散步、快步走、气功等有益于骨骼的运动。坚持每周150min以上户外运动,运动量应量力而行,户外运动的同时可以接受日光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而促进钙的吸收。

3.4 加强宣教 加强对中老年人健康教育,树立健康观念,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并定期检测骨密度,及时发现和治疗骨量异常意义深远。随年龄的增加骨量的减少不可避免,但通过从青壮年时期即注意饮食习惯、改善膳食结构,坚持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可以延迟骨量减少的发生,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 中国营养协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44-160.

[2] 栾明拥.骨质疏松症调养与护理[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4:96.

猜你喜欢
骨量中老年人摄入量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08-24 02:58:48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08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9:22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评估
人一天到底该吃多少
孜然种子对奶牛养分摄入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饲料博览(2016年2期)2016-04-05 22:42:40
采用阅读模型确定Cobb肉种鸡赖氨酸和苏氨酸最佳摄入量的研究
饲料博览(2015年4期)2015-04-05 10:34:14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