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闽慎 程 军 潘志敏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与监管问题研究
——基于全国2 9省(市区)1 2 2 6个村庄问卷调查的分析
■叶闽慎 程 军 潘志敏
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中央、省、市三级政府将分别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并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级文化建设中。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没有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只有把农村文化建设搞上去,农民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2012年2月18日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央政府将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对村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设备的更新维护和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予以补助和奖励,并要求地方财政积极落实应负担的资金,持续不断地开展、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体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对文化生活也有了一定的需求。同时,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农村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摆到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镇村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化下乡进村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也应该承认,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把握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广泛听取农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笔者于2011年寒假组织了本次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从华中农业大学全校范围内选拔志愿者担任调查员,调查地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天津、北京、广东、广西、甘肃、贵州、福建、安徽、云南、西藏、新疆、湖北、湖南、四川、浙江、重庆、海南、上海、江西、江苏等29个省(市、自治区),所收集的数据来自全国各地共1226个村庄,共回收有效问卷10388份,因而此次调研又称“千村万户”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此次调查,本文将关注点侧重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及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经调查发现,受访地区总体呈现出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资源紧缺的特点。很多行政村缺乏图书和必备的文化活动用品、器材;缺乏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例如,用于提升农民身体素质的体育活动中心和健身房就比较有限,仅有24.7%和5.61%的村民表示能够享用体育活动中心和健身房。文化设施的拥有情况详见表1。
严重滞后的文化基础设施成了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一些198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农民告诉调查者,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数都有出门打工的经历,很喜欢城市的文化生活。虽然现在回到了农村,但对农村文化活动的需求已经与上一代人有所不同。他们希望将年轻人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服务人群,充分照顾年轻人的文化需求,多在乡镇修建中心公园、广场、娱乐场所、农家书屋、健身室等设施。
表1 农村的文化设施拥有情况(多选)
文化设施是文化建设的载体,文化设施的建设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质量。当被问及村里的文化设施能否满足需要时,超过六成(62.25%)的调查对象认为文化设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仅有15.26%的村民表示可以满足需要,而表示没有这方面需求的村民仅占总数的22.49%。由此可见,农村现有的文化设施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设施的建设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参见图1)
图1 公共文化设施能否满足需求
表2 来自地区与公共文化设施能否满足要求交叉表
从表2可以看出,东部地区22.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该地区的文化设施能够满足其需求,高出中西部地区约10个百分点。由于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要低于东部地区,其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也受到相应的限制,因此该地区的文化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国家在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地区差异,更加兼顾公平,优先发展中西部地区文化设施,促进有关政策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面对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农村应当建设哪些新的设施呢?村民们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在表3所列出的7项设施中,被认为最应当建设的是文化活动中心,有20.2%的村民选择这一项,其余分别为互联网络(15.1%)、村级体育健身场所(14.9%)、村文化室(14.3%)、农家书屋(13.3%)、村广播室(12.0%)和有线电视(9.8%)。村民们优先选择文化活动中心和村级体育健身场所作为应建文化设施,反映了广大农民对集体文化体育活动的喜爱;而对互联网络的需求则体现了村民在文化观念上与时俱进的特征和对新鲜事物的认同。
表3 农村应建设哪些公共文化设施(多重响应)
农村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文化活动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文化内容的丰富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多数农民平均每年只看1-2次戏或文艺演出甚至没有看过。平均每年观看文艺演出5次以上的受访者仅有7.88%,这反映出农民文艺活动参与率低的现状。而从农民每年看电影次数的相关数据可知,绝大多数农民当年从没看过电影,或一年只看1-2次电影。
85.9%的参与率使得看电视成了参与人数最多的文化娱乐活动。从农民收看电视的情况来看,半数以上的农民收看电视的主要渠道为开通有线电视,也有34.64%的农民自己安装接收设备。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70.82%)的电视能收看26套以上的节目。当问及农民平均每天看多长时间电视时,25.44%的农民称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63.64%的农民称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为1至3小时,仅有10.92%的农民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到1个小时。
随着科技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电脑和互联网等新兴事物开始进入农民的视野,从对电脑、互联网使用状况的调查来看,近半数农民了解互联网并会使用电脑。农民对电脑和互联网的了解受其家人的影响较大,家里会使用电脑的人数越多,农民对电脑的了解程度就越高。从农民对电脑、互联网的了解程度与年龄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81,即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性。也就是说,农民年龄越大,其对电脑和互联网的了解就越少。而农民对电脑、互联网的了解程度与农民的文化程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5,两者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这一结果说明,农民的文化程度越高,则他对电脑和互联网的了解就越多。
在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尽管全国各地农村的民间工艺项目有地区性的差别,但在统计上呈现出的一致情况是:总体而言,农村的民间工艺项目比较单一,不够丰富。通过被调查地拥有民间工艺项目情况的统计可知,除编织(39.6%)这一项以外,其他主要文化项目所占比例都比较低,其中,陶瓷和泥塑仅分别为4.3%、4.6%。
对于艺术和民俗表演、民俗旅游等文化项目的统计分析也呈现相似情况。在受访农村拥有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方面,舞龙舞狮和戏曲项目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3.1%和32.3%,其他项目则较为缺乏。在民俗旅游项目方面,在被调查农村中,近三分之一开展了农家乐旅游项目,但古镇游和生态游等项目却很少开展。当问及农村最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时,63.8%的被调查者表示本村最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是红白喜事的仪式,仅有21.3%和14.7%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村最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是古镇游和生态游项目。基于此,文化活动内容的充实和丰富、文化项目的市场化应成为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狭义的农村文化建设,指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文化参与程度,农民广泛的文化参与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这里所考察的,主要是农民文化参与的广度和频度。
从受访者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看,农民参与的主体活动是看电视和打牌下棋,分别有85.9%和53.5%的参与度,紧随其后的是看电影(42.0%)、读书看报(37.8%)、上网(33.8%),而诸如看文艺表演(15.5%)、唱歌跳舞(0.93%)及健身(16.6%)等活动,参与度更低。由此可知,农民参与的文化活动项目比较丰富,主要集中于看电视、打牌下棋、读书看报等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的活动;而对于观看文艺表演、健身、唱歌跳舞等需要特定场地、器材和一定资金投入的项目,则参与度不足。
至于文化参与频度,笔者以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平均每年看戏和观赏文艺演出的次数为例进行说明。从调查情况可知,每年参与该文化活动在2次及以下的受访者占79.5%,而其中从未参与过的占40.1%,平均每年5次以上的仅占7.8%。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的文化参与频度比较低。对于调查问卷中的其他问题,如“您在农村每年看电影的次数”、“您平均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节目”等,数据分析结果同样表明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频度不是十分理想。
在调查过程中,通过访谈调查者得知,制约农民文化参与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民自身的收入有限和闲暇时间不足是两个最明显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文化设施的不足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的缺乏也使农民文化参与度不足。因此,建设农村文化应该从努力提高广大农民收入和加大建设资金投入两方面着力,破除不利于农民参与文化建设、共享文化建设成果的限制因素。
综上所述,农村文化建设在财政投入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相关投入不足。农村地区总体呈现出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各类文化资源紧缺的现状。很多行政村相关硬件设施缺乏,既没有影像设备、图书等文化用品,也没有图书室、文化广场等文化场所。部分文化设施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也有设备年久失修的情况存在。部分文化设施被长期闲置,其价值不能被充分利用。总之,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需求。
2、文化活动内容单薄,相关财政投入匮乏。农民经常参与的文化活动项目主要集中于看电视、打牌下棋、读书看报等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的活动。受收入水平以及文化设施建设现状等条件限制,他们很少享受文艺表演、健身、唱歌跳舞等需要特定场地、器材和一定资金投入的文化活动。文化软件建设较为滞后,极少有业余文艺组织的出现。同时,农村现有的工艺项目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层次也不高,很多颇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工艺都未能流传下来,民间工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这也说明现存的农村文化市场亟待振兴。
3、文化建设的主体较为单一。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主要为政府,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化,没能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没有发挥社会组织、乡村能人和文化骨干应有的引导作用。同时,外来力量介入不足,农村文化建设缺乏新鲜血液。
农村文化建设在监管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对农村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很显然,政府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设主体,相关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不仅会对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产生显著的影响,也是政府重视文化建设的反映。在本次调查中,28.92%的村民认为 “政府不重视或很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超过了认为“政府重视或非常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村民比例(25.77%)。45.31%的村民选择“一般”。由此可见,大多数村民认为政府对于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力度有待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相关的优惠政策未能在基层得到很好的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文化建设的质量。
第二,宣传力度不足,文化资源获得程度低。广大农民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参与广度和频度都有待提高,文化资源的获得度较低。政府对于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文化活动的开展未能让群众及时知晓,未能很好地发挥政府应有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从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方面来看: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文化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该以服务农民大众为利基点。然而在调查中却发现,超过六成(62.25%)的调查对象认为“公共文化设施不能满足他们的文化生活需要”,很多地方最漂亮的建筑是教堂,而非政府修建的文化活动场所。农村文化设施整体水平较为落后,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差异性需求,尤其是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出现了文化供需不对等的现象。因此,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迫在眉睫,这不仅意味着村内图书馆、棋牌室等文化场所的数量增多,还意味着农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的培育,以及重视文化建设核心理念的出现。在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方面,需要注意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并重的问题,更要确保数量与质量的协调,更注重提高质量,为建立高水平、有特色的农村文化服务。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长期以来,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的剥夺,农村一直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而经济贫困并不一定意味着文化的贫瘠,相反,广大农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挖掘离不开政府尤其是中央、省级财政的大力扶持,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和农民文化团体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财政覆盖面,不仅要加大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力度,还要着力于增强农村文化团体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新农村文化建设任务艰巨,单方的力量是薄弱的,需要调动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利用。在农村地区,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凸显不足,慈善公益组织涉及农村文化事业较少。需要充分运用村民自治组织、NGO组织等社会力量,进行文化扶贫。例如成立农村文化慈善募捐组织,将筹集来的物资专项用于农村文化建设,增加文化下乡活动的密度等。总之,构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助推剂。
从农村文化建设的监管方面来看:
第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政府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应该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以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农民的文化活动参与意识不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足带来的影响。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对农村文化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指导,充分挖掘、大力扶植农村文化能人和文艺骨干,从政策待遇、激励机制方面给予帮扶,加大文化下乡政策力度,将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同时,地方政策制定要充分考虑政策的适用性和可持续性,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政策是否切实可行,农民群体是否获得实际利益,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农村文化政策的实施保障、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能够在基层充分落实。
第二,注重宣传辐射效果。加大工作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文化政策的知晓程度是增强农民活动参与性、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必要途径。在政策宣传过程中,要从文化活动受众的特点出发,兼顾青年群体与老年群体利益,扩大文化辐射面,提高文化的可获得性,使广大农民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自己喜爱的文化资源。
第三,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农村文化市场是村民获取文化资源的主要渠道,其流通性强弱、产品质量高低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然而现行的文化市场鱼龙混杂,各类文化产品参差不齐,很多低俗产品仍然流通于世。因此急需建立完善的农村文化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提高流通文化产品的水平。同时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体的特殊性,将优质文化资源适当向农村市场倾斜,为打造农村文化活动品牌、发展农村文化服务。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