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2012-09-18 01:42毛萍钰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实习高师

毛萍钰

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毛萍钰

摘 要:教育实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设教育实习基地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保障。在分析高师教育实习的现状,论证高师建设教育实习基地的路径依赖的基础上,可以探析建设高师教育实习基地的措施。

关键词:高师;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基地

毛萍钰/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32)。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基础教育,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对师范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故它应成为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理解固然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没有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人们往往忽视了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智慧活动的特殊性,无视教育者自身体验、感悟、反思的作用,仅仅局限于技能、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近年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随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在教育实习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从分析当下高师教育实习现状入手,对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进行探讨。

一、高师教育实习的现状

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普遍采用在四年一期集中实习的方式,将同专业的学生组队派往就近一些中学,时间一般为6—8周。实习目的主要是了解中小学教学常规,巩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培养从业能力。在此之前的大三则安排见习,让学生初步应用所学知识,感知教学方法,进行技能、方法、能力等训练。

(一)实习时间少而集中,缺乏多样性

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由于观念、人力、财力等各种主客观原因,见习与实习的总时间过少,不足总学时的5%。即使在近年高师课程改革和重视教育实习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形势下,除个别院校教育实习增加到一学期外,本科教育实习一般仍在6—10周内徘徊(往往还含五一或十一放假一周)。而且实习内容与形式主要是锻炼备课、上课的技能或充当教学助手等少量“规定动作”,很少有机会参与学校生活;忽视作为学习促进者的学业指导、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与应用、班级管理等全面的职业素质培养和锻炼。这不利于师范生在实质上与心理上形成对教育教学工作内涵、技艺、方法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必要认识。

(二)实习期间管理松懈,缺乏指导性

由于我国教育实习是由高师院校单方面负责,缺乏与实习学校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这一方面导致中学教师主观上对高师实习缺乏积极性和合作精神,难以给实习生提供较充分的实践锻炼和有效的指导;再加上现行高校政策普遍向科研倾斜,许多高师教师考虑到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愿带见习与实习,即使勉强为之,也是敷衍了事。此外,在教育实习中缺乏教法技能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重教不重法,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10分钟便完成。还有不少高师教师对现代教育知识、技术、手段缺乏认识,且极不熟悉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对教育实习目标和任务认识较模糊,对实习内容缺乏细化的考核标准,客观上给实习的组织、管理与评价带来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不利于实习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监督与管理,造成一些学校的见习与实习便流于形式。

(三)实习基地流动大,缺乏稳定性

虽然我国高师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教师,但是高师与中小学及基础教育机构的关系普遍疏远,即便是眼下的高师教育改革,也主要立足于“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不是面向基础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中小学校因考虑自身的教学质量与升学压力等来自于内部及与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对高师教育实习普遍不热心、不欢迎,有的中小学甚至直接拒绝高师学生进入。高师教育实习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年年实习年年难”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既不利于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也不利于基础教育自身的持续发展。

正因为如此,不少的实习教师在实践中更多地将目光盯在了既定理论的操作运用上,在模仿、复制以及机械的训练中“做文章”,最终只能在“像一个教师”的赞誉声中遗忘了自身教育智慧的开掘,丧失了应有的灵性和创造,极大的挫伤了师范生从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教师的主体性价值难以得到实现。再加上一些学校在安排方面的随意性,教育实习失去了作为教师专业人生起点的严肃性和系统性,从某种意义上,反而延滞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建设实习基地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最早是用来解释技术演变过程的。它原指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进入自我的强化或“锁定”(lock-in)状态,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人们一旦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路径依赖”理论后被广泛应用在选择和习惯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一切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对高师教育实习基地建议来说,当形成良好的建设软硬环境,则会形成一种既得惯性,教育实习的主客体在其创造的环境中巩固和强化。即使环境改变发生冲突也会保持原现状,处于“锁定”的相对稳定状态。在高师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中也存在着路径依赖。

教育实习是否有效,实习场地的选择和建设是其进行的前提和保证。而要真正建设好实习基地,高师应加强自身课程、教师、学生的建设,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实现教育实习的目标,为实习基地学校提供高质量的学生,欢迎实习学生。

(一) 统一对实习基地建设的认识——基础

教育实习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高师与基础教育部门都应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基地建设,保障教育实习高质量、高效益。一方面实习生代表学校传播所在高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无形中成为所在校的“形象大使”;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实习,实习基地学校也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地位,获得社会支持。许多国家的中小学教职员工都十分重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把培养好实习生看成提高自己科研与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常态化,加强高师和实习基地的沟通与联系,实习基地建设优化是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成为师范教育实习中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必由之路。

(二)统筹对教育实习基地的管理——保障

统筹管理教育实习基地,促进教育实习管理协同合作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行政行为”,协调高师与当地中小学,依据《教师法》、《九年义务制教育法》及相应的地方教育行政法令和法规,制定适合本地方本部门的相关的教育实习管理制。地方政府、高师和中小学校,应建立“合作共同体”,使教育实习“一体化”。高师与中小学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签订合同确立高师与中小学校的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基地。日本每年的6月是教育实习集中的时间,实习生遍步全国各地,有“实习公害”之称,但并没有出现无序混乱的现象。在政府的协调下,政府、高师和地方中小学校三者成立教育实习指导委员会,对本地区或本部门的教育实习进行统筹规划,实现统一安排。其教育实习制度的务实与高效为我国高师教育实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提高学生教学技能,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关键

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其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其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石,为实习基地输入合格优秀的实习生的关键。提高教学技能,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可开展各类教学技能竞赛,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应制定方案,包括相关具体的竞赛内容、要求及评价标准、实施细则,重视各相关竞赛项目中体现的“创新”并设置“创新”观测点。

如为了巩固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结合本专业和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其同容可由“教学设计”、“说课”、“讲故事”、“艺术技能展示”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设计”及“说课”内容包括:语言、社会、科学(含数学)、健康(含保育、体育)、艺术(含音乐、美术、舞蹈)五大领域;“讲故事”内容包括: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常用的故事及经典的中外儿童故事(含绘本);艺术能力展示(3.5-5分钟) 包括:音乐技能(儿童歌曲弹唱)、舞蹈技能(幼儿歌即兴表演);美术技能包括:命题构图组合。为了提高实效性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模式如“语文说课模版”。学前教育的“说课要求及评价标准”见下表。

三、建设实习基地的措施

教育实习是教学系统中的子系统,组成要素繁多、涉及面广。任何一个环节的忽视都可能影响教育实习质量。通过分析目前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传统教育实习在新形式下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教育实习模式的不足,我们力争提出一套较完备的设想,对改革教育实习工作、构建教育实习新模式做初步的探讨。

(一)构建专业化实习指导师资队伍

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中科学有效地专业指导,有助于促进实习生从教的水平的提高,同时能增强其从教的自信心和减缓心理压力。指导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对教育实习的了解。实习过程中应派教学经验丰富的大学及中学教师承担指导工作,建立大学与中学教师“联合体”,建立健全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制度。诚然,建立一支高水平指导教师队伍,是完成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但绝对不要人为地去划分“理论课程教师和实习、实训教师”。也就是说在高师院校工作的教师,都要求有专业特长和专业技能,要以专业发展为依据,对他们进行精心安排,每年做好培养规划;以课程改革为前导引导他们去进修、培养适应专业发展的、具有独到经验的师资队伍,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日本,大学教师到学校参加学术研讨和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已成为其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二)建设特色化课程

在课程建设方面,突出高师的专业师范性,加速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进程。突出高师师范类课程在师范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化高师技能培养与教师技能训练,探索高教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高校专业结构改革的需要;联系基础教育,以更新课程内容、整合和完善课程结构为主线才能形成专业课程特色。如小学语文,可修订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除了小学语文教学法专业必修课外,再设置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分阶段阅读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心理学等专业选修课。制订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学大纲。

(三)实施多样化教学

高师应以全心全意为基础教育服务为理念,提高学生教师技能为主线。因此,高师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在总结传统和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与手段组织教学,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开展多样化、网络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尤其是发挥微格教学的优势。

项目 内容 评价标准等级 得分A B C D说 课1 5 分说目标1.说明目标的具体内容2.说明目标制定的理由3.说明活动的重点难点及其理由2.0 1.5 1.0 0.5说内容1.说明活动内容是什么2.从课标精神、幼儿年龄特点、幼儿的经验与能力水平、幼儿发展的关联性几个角度说明对活动内容理解4.0 3.0 2.0 1.0说过程1.能清晰说明各环节以及有关策略设计的理由2.能明确说明各环节设计的目标3.能说明各环节目标与活动目标间的关联4.能说明各环节目标之间的关联3.0 2.3 1.6 0.9说方法 1.说明主要的教学方法2.说明选用或者设计教学方法的理由2.0 1..5 1.0 0.5说结果 1.能对活动结果进行明确预测2.能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以调整策略1.5 1.2 0.9 0.6语言 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2.5 2.0 1.5 1.0

运用微格教学,能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性,打破旧的传统教学方式。如将课堂教学技能分为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技能等,然后对每一项教学技能进行训练。训练应以学生自练为主,做到课内指导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进行经常性训练。做到单项训练法与综合训练法相结合,模拟训练法与实地训练法相结合,范例训练法与创造训练法相结合,自检训练法与竞赛训练法相结合。学生们在接受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既可以学到教学技能方面的理论知识,又可以看到有关教学技能方面的录像示范,还可以亲身进行教学实践,并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教育理论去评议教学或自我评议。克服开展微格教学训练所需场地、设备、师资等不足,积极组织开展微格教学训练,使每位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前均获得全面的微格教学训练。

(四)建立规范化实训基地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高师应有自己独立稳定的实训基地,成为进入实习基地的“实验田”。为实习基地输入高质量的实习学生,应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大纲与指导书的编制、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通过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不至流于形式,促进和推动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重新定位教育实习的目标和功能,调整资源配置,从综合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管理机制、模式方法等环节着手,注重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在语音室、实训基地建设中,应当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需要,注重其先进性和实用性。针对专业不同对实训的特殊要求,不断完善添置和更新实验、实训设备;同时,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建设联合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教师专业化的社会要求对教师教育的实践课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实习是高师学生由师范生向教师过渡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师范生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理论进行课堂观察、分析、理解和解决教学现象和教学规律,反思大学教育,学会独立思考,提高了从教能力。

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成为目前我国部分高师教育实习实行“顶岗实习”基础,高师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确保实施教育实习实践课程系列化、科学化、规范化,成为高师教育实习连续性和高效性的保障,是高师教育实习务实高效的重要基石。

吉林省教育厅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451号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1]许高厚.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朱绍禹.教育实习全程解说[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3]宋静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吕守林.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8,(2)

[5]蔡亚萍.地方高师教育实习与农村学校校本培训整合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8,(2)

[6]韩立福,于兴国,等.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告[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1)

中图分类号:G642

B

1671-6531(2012)10-0068-03

:郭一鹤

猜你喜欢
教育实习高师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论声乐教学法与声乐文献课程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所产生的影响
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实习改革的建议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从高师视唱练耳学科角度出发探讨“内心听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