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缨
(浙江树人大学茶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浙江杭州 310015)
浙江是产茶大省,茶文化大省,也是茶的消费和贸易大省。浙江用占全国10%的茶地,做出了全国20%的茶产量、30%的茶产值、60%的茶业出口,浙江茶叶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年来,其他省份加大了对茶产业基础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西部地区省份茶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浙江省茶产业的优势地位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在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如此迅速的背景下,加大浙江省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涉茶服务业成为推动浙江省茶业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动力。目前茶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前端,也就是有关茶叶种植、生产和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而缺少涉茶服务业方面的系统研究,相关研究主要是对现有情况的描述性研究;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战略产业,相关研究也必将成为研究热点,对促进我国茶学相关领域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纵观近年来世界茶业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茶产业的升级改造,从传统茶产业向现代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方向的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加工、运输、金融、营销等相关行业的参与,且对涉茶服务业的需求是越来越强烈。涉茶服务业的提出扩大了茶产业的范畴,也延伸了茶产业的产业链,拓展了茶产业发展空间。目前茶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全覆盖,经济附加值高、就业带动能力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涉茶服务业不仅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而且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极。然而,目前对涉茶服务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建立起成熟的研究框架和体系。
本文是基于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发展的强大需求、休闲文化及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健康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浙江省服务产业蓬勃发展的推动等背景下展开研究的,通过对涉茶服务业的理论建构、问题剖析和对策研究,达到以涉茶服务业的发展来推进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茶产业空间、扩大涉茶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为系统地研究新型茶业产业化过程中我国涉茶服务业的发展特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涉茶服务业的特殊性,主要来源于产品复杂性,特别是属于精神领域的茶文化,其文化符号因社会分享、社会占有的强大优势,体现出不可忽视的实质性,促使了对涉茶对象的研究,有必要将茶文化独立地作为涉茶产品对象来对待。因此,涉茶服务业从涉茶产品物质性的差异区分,可列为四大结构:以干茶为产品特征的传统茶产业;茶叶深加工后形成的茶制品产业;茶叶开汤沏饮过程为产品特征的茶汤产业;以茶文化符号为产品特征的茶文化产业(图1)。
图1 以物质性区分的涉茶服务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和基础性服务业的内容,这些涉茶服务业结构中都有显著性发生:传统茶产业依旧是主流且重要投入的产业;从茶叶产品链流向看,茶制品产业作为茶产业的前端、茶汤产业作为茶产业的后端,在现代服务业的推动下,体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茶文化产业不仅自身有产品产出、提升、创造的能力,对其它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成为涉茶服务业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涉茶有不同的产品,以及所依赖的产业在不同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又有不同的服务业存在形式,因此,涉茶服务业是十分复杂并综合的。其中,作为农作物的茶叶是所有涉茶产业的核心领域。将农村涉茶服务业独立来研究,不仅从统计口径上能找到依据,也是涉茶服务业体系的重要构成,并直接对农村茶产业发展带来帮助。
涉茶产业领域出现了经济学现象:长尾效应。产业链的主流产品是茶叶,茶制品产业和茶汤业列于茶产业链的两尾。研究显示,我国在上个世纪,以袋泡茶为代表的茶制品产业,以茶摊为经营模式的茶汤产业,在涉茶产业结构中只占极少的分量,到了2008年,茶制品产值已超过了茶叶产值,茶汤产值也几乎与茶叶产值平起平坐。
长尾效应的形成有其内在动因:茶制品产业利用茶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食品、饮料加工等行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引发了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的现代服务业对茶制品产业强大的推动作用和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茶汤产业的发展来源于服务流程的改变,从以前茶摊茶铺的大碗茶,到以文化服务为核心的茶艺馆的大量出现,完成了现代茶汤产业营销模式的革命性改变,以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人们眼球。
茶文化产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宣传茶文化来推广茶制品的新产品开发和消费群体培养;以文化服务的引入改变传统茶汤服务业模式,传统茶汤业核心要素的茶叶、水、茶具等消费,在现代茶汤产业的成本构成中比例占有极低;即使是传统茶产业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在浙江,名优茶以低于40%的总产量持续占据了茶叶总产值的70%以上,文化服务成为各县市品牌建设的主旋律。
研究认为,茶文化作为精神领域的产品,作用于涉茶的物质领域产业,在涉茶服务业中发挥了“无重化”的价值,形成文化链对产品链的拉动效应(图2)。文化链作用于产品链,大大增加了全部涉茶产品的附加值,也直接造就了涉茶产业领域长尾效应的持续增长[1]。
图2 茶文化链的拉动效应
作为世界茶叶大国的涉茶服务业发展和以“茶为国饮”为代表的文化分享需求大量涌现,茶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有了理论上的发生条件,对茶文化创意实施于县域茶叶品牌建设、茶艺策划与旅游、涉茶会展业等实际案例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在遂昌,以茶文化应用为核心的茶叶品牌建设的介入,三年中该县茶叶产值增幅184%;2009年浙江省举办的主要茶业会展活动约为50多个[2],茶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主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茶文化创意活动实施于涉茶会展业,为茶叶品牌宣传、区域价值提升、茶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茶文化产业在过去的20年间逐渐彰显了其独有文化符号,形成了茶文化工作群体,具备了茶文化应用创新研究的能力,产生的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涉茶产业大部分还属于农业的范畴,在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介入还不具有规模化的同时,茶文化创意产业显示了强劲的势头,广泛影响到农村、加工业、消费领域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近几年来,涉茶服务业对茶产业的贡献话题,以茶文化创意最为热门,这是继茶叶科技服务的大幅度增产增效之后,涉茶服务业又迎来了一个极具魅力的崭新主角。
浙江省作为茶叶大省,涉茶服务业经济基础好,浙江商贸服务业发达,全省共有产茶县72个,2009年浙江用占全国10%的茶地,做出了全国20%的茶产量、30%的茶产值,茶业出口则占全国的60%,全省共建茶叶市场127个,市场流通占浙江茶叶内销总量的80%以上。技术创新对促进茶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茶树良种普及率成绩显著,茶园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明显改观,茶叶加工特别是名优茶加工由手工走向机械化、连续化。在浙江,强农惠农措施的制订与落实与产业发展密切关联,这些措施改变了基层组织茶叶生产的面貌,大大加快了我省茶叶发展的步伐。茶楼业、茶饮料业发展潜力大,浙江茶楼4千余个,特别是在杭州,集中了千余家茶馆,成为全国茶楼业的典型;茶饮料近年来在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扩大,其销售额超过了传统茶产业,其中规模最大的娃哈哈、康师傅、统一等品牌均在浙江省内设有茶叶加工点或原料供应基地。
涉茶农业龙头企业对茶叶产业化经营发展以及对茶叶增效和茶农增收中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2008年,我省茶叶农业龙头企业共收购省内茶叶原料42.8亿元,占全省茶叶总产值的65%,成为带动该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从整体上看,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服务领域,我省涉茶服务业不仅缺乏龙头企业,也鲜有起引领作用的高效茶业示范模式。涉茶龙头企业“低、小、散”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依然偏少,涉茶产品科技低含量,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优势不突出。涉茶产品的流通业态单一,在涉茶领域的三大现代营销模式中,以产品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如立顿)、以渠道品牌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如天福)、以品牌体验为核心营销模式(如星巴克)等,我省涉茶企业均未涉及。
品牌建设成为农村茶叶产业化工程的重要工作,品牌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造就了浙江茶产业的大发展。但各个产茶县品牌建设的工作进度不一,与真正实现品牌目标差距较大。
(1)农村基层对品牌建设呼声强烈,预期高。在我省茶叶县市,从政策的集中导向、到管理机制和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到企业对茶产业发展的预期,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品牌建设。不同县市的茶叶品牌发展程度不一,反映的问题不同,但总体对政府对茶叶品牌的投入表达出重要的关注度。政府介入到我省农村茶叶品牌建设,大佛龙井、开化龙顶、安吉白茶、龙谷丽人等政府主导品牌的兴起,致使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当地茶叶增效、茶农致富,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的。
(2)品牌服务规划路径不清晰,政府退出机制未引起重视。我省各县市的品牌建设,只是完成了茶叶商品化的初级阶段,虽谓之品牌,从严格的定义,品牌的第一个要素的所有权人,在浙江茶叶品牌建设的模式上,是无一具体的法人或自然人,因此,这一阶段的“品牌建设”,实质意义上是产业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政府在这一阶段的介入是合理的、有效的,改变了茶叶生产千家万户、一亩一牌的面貌,加快提升了茶叶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化经营的产业结构。但是,在真正的品牌时代,企业必将成为主角,政府如何选择退出,如何建设更完善的机制孵化龙头企业,促使企业为主体的品牌服务的真正实施,在很多县市缺乏这样的规划和思路。
我省涉茶服务业人才需求有其内在的动因:一是茶产业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提出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二是涉茶服务业的发展成为茶产业升级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三是茶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涉茶经济的无重化快速发展需要人才智力的支撑。
浙江是涉茶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开拓者、引领者,以浙江树人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为先驱[3],研究认为,我省涉茶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喜忧参半。一方面,现有高校的涉茶服务业相关人才培养得到社会、特别是服务岗位的高度肯定。但从高等教育的另一面看,一个专业要具有生命力,必须有学科的支撑,只为岗位服务、只满足岗位需要,不能成为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涉茶服务业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性而导致在现有学科体系下的归属不清晰,成为高校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也成为专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
(1)大力发展茶制品产业,发挥涉茶服务业的高效增值优势
以茶叶精深加工为核心技术的茶制品服务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如茶饮料产量从97年的20万吨到2008年的600万吨,十年时间增加了几十倍;茶饮料所用的原料只占茶叶总产量的4%,其产值则是涉茶产业总产值的45%。将茶叶中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成份如茶多酚等提炼出来,在日本仅此一项茶叶深加工的产值就达200亿美元。茶制品产业的服务业增效显著,成为世界涉茶企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2)大力发展茶制品产业,发挥涉茶服务业的领先竞争优势
茶制品产业的发展,以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为特征具有优势。在我省,集中拥有国家级的涉茶研究机构和重点学科,茶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茶叶安全生产政策规范,茶文化消费热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这一切都成为我省茶制品产业发展重要的现实因素。发展茶制品服务业,起码在以下这些方面具备竞争优势:茶叶科技得到重点发展;新产品多领域开发、优化;形成超大企业规模经营;创新流通领域服务业模式等。
(3)大力发展茶制品产业,发挥涉茶服务业的“黏合剂”作用
茶制品的产业发展,推动涉茶服务业发挥黏合剂功能连接农业、制造业,一部分是共享,一部分是辐射。比如,茶制品服务业的科技优势可以辐射到茶叶生产;茶制品服务业的物流、金融发展惠及农村茶产业;茶制品服务业的规模化经营模式给与传统茶商贸领域以示范和共享。发展茶制品服务业,是促进茶业升级,打造茶业品牌、形成龙头优势,催生涉茶产业强劲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认真制定我省茶叶品牌发展规划,针对我省绿茶茶叶品牌拥堵和品牌建设主体不明晰的困境,提出以下建议:
(1)规划品牌发展,加大茶类产品的多样性开发与扶持。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省,仅发展绿茶既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也使浙江百多只绿茶品牌自身拥堵竞争。浙江有红茶、乌龙茶、黄茶等茶类品牌,它们的萎缩与政策的倾向有关。即使是绿茶,比如宾馆、公共场所等地提供的茶叶也不能与茶叶大省品牌匹配,如何在大众消费层面提高茶叶品质和分装形式,需要向其它国家借鉴学习。
(2)明确品牌定位,扶持企业通过市场竞争维护品牌价值。狭义品牌的理解,即商品牌号,是消费者认同的价值,具有排他性。目前各县热衷于用原产地地名来赋予品牌名称,这是一个区域品牌,是一个公共产品,它的品牌建设主要是提升该地域的品牌价值。它可能会给地域中的茶产业带来溢价,但不是茶叶商品的核心品牌价值。因此,大力扶持企业作为茶叶品牌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积极投入市场竞争,获得品牌价值,是推进茶叶品牌建设的根本路径。
茶文化以文化链的拉动作用促成涉茶产品链的全面扬起,对茶业经济产生重要的经济贡献。茶文化产业通过三种主要途径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4],其一,茶文化自身产生积极的经济活动;其二,茶文化促进互补性商品和服务类型的发展;其三,茶文化增强一个既定地区对有益品的供给,增强了该地区的价值和竞争力。
茶文化创意经济实际上已悄然成风,它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新主角,通过文化创意的学术和社会平台,进一步加强茶文化产业内涵建设,茶文化创意将实现更高的目标和价值。文化的无国界化,我们的视野还可放置在世界格局,来关注茶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走向,比如孔子学院的茶文化教育,文化先导是涉茶产业发展的一个客观存在。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发展一个产业的关键,目前,无论是涉茶服务业人才的数量、结构,还是供需状况,都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关键在高等教育。
涉茶服务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开拓性的领域,高校有责任来建构这一体系,它首先是一个新专业的建设要求;其次,高校还是实施人才培养分类分级的关键组织,高校教育可以合理地分配人才培养的机制,比如学术型人才用以学科提升和师资队伍的培养,岗位性人才用以直接面向现阶段的产业服务。人才体系的建设才是高等教育在本质上职责,所以,涉茶服务业人才的不足,关键是本科高校。
面对社会需求高校不介入的原因,学科归属成为这类学科交叉性专业不可逾越的鸿沟。最体现学科地位的本科层次人才结构的缺失,高校就不能形成人才体系的分类教育,实际上即已扼杀了它的生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设置专业,是从中央到地方的一贯要求,如何解决从高等教育内在规律出发的矛盾冲突,是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更深层次给予支持的方面,比如在浙江,给予涉茶服务业(新专业)本科专业设置的放权与扶持。
1 朱红缨.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涉茶服务业体系研究.中国茶叶,2010(3):20-23.
2 桂燕玲.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53 -56.
3 关剑平.从文化理论看茶文化研究属性—兼论茶学和茶文化的关系.茶叶科学,2008,28(5):86 -90.
4 朱红缨.论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条件与路径.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