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秀娟,李明姝,李秀莲,李 楠*,孙星邈,张守娟,李 敏,张淑艳,马凤利,魏代霞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长春 130024;2.德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 德惠 130300;3.敦化市官地农业站,吉林 敦化 133722)
大豆新品种吉育201选育报告
颜秀娟1,李明姝1,李秀莲2,李 楠1*,孙星邈1,张守娟3,李 敏3,张淑艳3,马凤利3,魏代霞3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长春 130024;2.德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 德惠 130300;3.敦化市官地农业站,吉林 敦化 133722)
为提高吉林省大豆单产水平,选育适合吉林省东部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2003年以吉育53为母本、吉育6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育成大豆新品种吉育201。2011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早熟地区种植。
大豆;新品种;吉育201;选育报告
吉林省大豆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10%,因此发展吉林省的大豆生产对于推动我国大豆发展是极其重要的[1-5]。21世纪以来,吉林省大豆连片种植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半山区早熟、极早熟区[6]。该区域普遍种植的仍然是吉育47、吉育69等一些较陈旧的品种[7],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混杂率逐年增高,产量逐年递减,严重影响了吉林省大豆的生产发展[8],品种急需更新换代,因此,选育一批适于吉林省东部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是提高吉林省大豆单产、推动吉林省乃至全国大豆生产发展的关键。
吉育201于2011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为推广品种,审定编号:吉审豆2011015[9]。该品种具有单产水平高、品质好、抗性强等特点,品种推广后将对吉林省大豆的单产水平和推动吉林省大豆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大豆新品种吉育201是2003年以吉育53为母本、吉育6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10]。具体选育经过如下:2003年配制杂交组合,经两年海南加代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内的单株选择;2005年F4代决选株系;2006 和2007年F5、F6进行异地产量鉴定;2008年参加吉林省早熟、极早熟组品种筛选试验,代号公交03181-4;2009和2010年参加吉林省早熟、极早熟组区域试验;2010年进行吉林省早熟、极早熟组生产试验。
2008年预备试验3个点次平均产量2 775.9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延农8号增产2.2%。2009和2010年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2 566.0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延农8号增产8.1%。区域试验中产量最高达到了4 033.3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达51.1%(见表1)。
2010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5个承试点平均产量2 957.6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延农8号增产11.3%(见表2),居参试品种第1位。
新品种吉育201,亚有限结荚习性,圆叶,白花,灰色茸毛,株高87厘米左右,籽粒圆形,黄色种皮,脐无色,百粒重21.2克。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吉育201粗脂肪含量20.76%,粗蛋白质含量40.43%。
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高抗大豆病毒病、大豆灰斑病、大豆褐斑病、大豆霜霉病和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抗大豆食心虫。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抗大豆病毒病3号和混合株系,中感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抗倒伏(见表3)。
属早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4天,需≥10℃活动积温2 400℃以上。
适于吉林省早熟地区种植。4月末5月初播种,适宜在中等肥力土地种植,每公顷播种量60公斤;公顷保苗22万株左右;每公顷施2万公斤有机肥作底肥,150公斤磷酸二铵或300公斤大豆专用肥作种肥,采用分层施肥方式。在大豆初花期或鼓粒期喷2次叶面肥。在花荚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播后苗前应用化学除草剂锄草,出苗后及时铲趟。生育期间注意防治大豆蚜虫,8月中旬及时防治大豆食心虫。生育期间尤其是鼓粒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溉。
表1 吉育201吉林省区域试验各点产量结果
表2 吉育201吉林省生产试验各点产量结果
表3 吉育201抗性鉴定结果(接种鉴定)
大豆新品种吉育201具有高产、优质、广适的优良特性,综合抗性好,增产潜力大,在吉林省东部、黑龙江、内蒙等地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1]王聪.吉林省发展大豆产业的战略意义及措施[J].吉林农业,2011(7):14.
[2]夏玉春.吉林省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111-112.
[3]王英男,王洋,杨光宇,等.吉林省大豆生产的现状及发展潜力浅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S2):21-24.
[4]王超,金晓飞,徐丽娟.吉林省大豆生产阶段性特点及发展策略[J].吉林农业,2010(1):23.
[5]许晓龙.吉林省大豆生产发展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06.
[6]栾立明.吉林省大豆生产的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
[7]孙寰.吉林大豆[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孟庆东,信光,韩成林.浅谈大豆生产在吉林省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农业,2012(5):13.
[9]王跃强,王曙明,刘平会,等.大豆新品种吉育53的选育报告[J].吉林农业科学,2002,27(6):26-28.
[10]吉育67(公交9558-3)[Z].全国农作物审定品种,2002.
S565.1
B
1674-3547(2012)06-0063-03
2012-10-18
颜秀娟,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E-mail:yanxiujuan2000@yahoo.com.cn
李楠,男,研究员,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