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明 周锦池 黄心元 唐伟雄
随着年龄的增长,餐后低血压成了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了解老年人餐后低血压发病情况,对维持平稳降压,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及防止跌倒有好处。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干部病房住院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进行餐后低血压观察,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4例,男112例,女2例,年龄60~97岁,平均81.28岁,病程5~40年,平均20年,82例患者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住院期间服药的种类、剂量与入院前相同,不作改变,其中服用1种将压药物2例,2种降压药物80例,3种或3种降压药3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10例。
1.2 方法 住院患者的早餐固定在7:30左右,早餐主食以馒头、稀饭、米粉、豆浆、牛奶等,血压观察方法:于入院后3日内分别检测餐前、餐后 20、40、60、90、120 min 血压,测量血压统一使用美国产监护仪袖带测压,患者均处卧位,测两次取平均值。
2.1 餐后与餐前相比 74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114例患者2052次测血压结果当中,收缩压下降值超过20 mm Hg、舒张压超过下降值超过15 mm Hg或者舒张压下降同时伴舒张压下降幅度超过上述标准的有267次,占测量总次数的13.011%,其中出现1次下降的14例,2次下降的17例,3次下降的11例4次下降的7例,5次下降的13例,6次下降的2例,7次下降的4例,8次下降的3例,9次下降的1例,10次下降的2例,114名患者中有74名患者至少发生一次餐后低血压,占患者总数的64.91%,其中早餐后129次,中餐后 74次,晚餐后 64次,早餐后低血压占48.31%,72例患者餐后没有明显症状,仅有2例因为血压过低,出现头晕、心慌、胸闷不适等低血压症状。
2.2 服降压药和未服用降压药患者早餐后收缩压较餐前下降幅度的比较(x+s,mm Hg)。表1。
表1 服降压药和未服降压药患者早餐后收缩压较餐前下降幅度比较
餐后20、40、60、90、120 min 的血压与餐前血压相比较,总体呈下降趋势,导致PPH的主要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由于绝大多数PPH患者没有自觉症状,容易被忽视。PPH是否产生症状与血压下降的幅度、速度及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有关,如伴随脑梗死、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亦有关[1]。根据表1:服药降压药物与否和餐后2 h内血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餐后低血压与我科使用降压药物无关。因PPH多见于早餐后,为了预防,要对早餐进食的质量、速度、温度等进行调整,减缓胃排空和糖的吸收速度,有助于预防PPH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晕厥、跌倒所造成的继发性损害,安排早餐后坐位休息1 h,不宜饭后立即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加强陪护,可以预防老年人跌倒所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
[1] 龚兰生,刘力生.血压昼夜变异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