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结肠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持续、反复发作的腹泻、血性粘液便、腹痛,里急后重等[1]。主要并发症有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出血、息肉、癌变、小肠炎等。其预后取决于病型、有无并发症和是否及时有效的治疗。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对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5例,在常规中药灌肠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UC患者125例,均按2000年全国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执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其中男46例,女29例,年龄39~67岁,平均53.6岁。病变部位:乙状结肠20例,直肠40例,横结肠15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0~70岁,平均54.7岁。病变部位:乙状结肠12例,直肠22例,横结肠16例。所选病历均为UC活动期病历,两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及系统护理干预 两组均执行中药液100~150 ml保留灌肠(成分:锡类散3 g,云南白药1 g,苦参30 g,槐花15 g,金银花各15 g,蒲公英30 g,明矾6 g)。灌肠液温度39℃ ~41℃,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15 cm,用F14号一次性导尿管,插管深度为20~25 cm,液面距肛门高度不超过30 cm,缓慢注入药液(30~60滴/min),灌肠后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的卧位休息[3]: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的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病变在横结肠的患者取右侧卧位,必要时在背部垫靠枕,尽量使药液保留3~4 h,最好能保留6 h以上,每晚睡前1次,14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①建立干预基础,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观察了解患者病情,取得患者的信任。②认知干预。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采取不同的方式,通俗易懂地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诱因、治疗方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③心理干预据报道,因情志失畅导致本病复发的占复发率的33.9%[4],故畅达情志、精神放松对本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心理疏导,倾听患者的主诉并给予患者心理、精神上的支持,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对饮食调理进行干预 患者的饮食应以柔软、易消化、富含营养、有足够的热量为原则。如急性发作期,饮食应以无渣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为原则;严重腹泻时只进流质饮食,嘱患者慎用能引起腹痛、腹泻的食品:如玉米、干果、果实外皮、甘薯、咖啡、酒等,此外还要慎用易引起肠道过敏的食品:如海鱼、虾等。还要嘱患者忌食生冷、瓜果及韭菜、野菜、腌菜、冷牛奶及各种冷饮、啤酒、碳酸饮料、可可茶、辛辣刺激性食物。还应嘱患者避免服用易导致胃肠道损害的药物,如水杨酸制剂、消炎痛、氯化钾口服液、洋地黄制剂等,使患者能够摄取合理的膳食,减少复发,促进康复。⑤对康复期自我按摩的干预:每天按摩双腿足三里穴位20 min,共按摩14 d,以调理肠道功能。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5]执行。治愈: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每日排便1~2次,大便常规检查正常;好转:症状改善,大便近似成形,次数减少,大便常规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排便次数、性状与大便常规检查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示,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例)
传统医学认为,UC属于“泄泻”、“久痢”范畴,是由于感受外邪,损伤脾胃,酿生湿热;饮食内伤,饥饱无度,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等所致,产生腹痛,泄泻,便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6]。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免疫机制异常,遗传和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感染可能为本病的继发因素[7]。为此,本文125例患者均执行中药灌肠2个疗程,方剂中的锡类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的作用;苦参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明矾有较好的收敛作用;诸药合用共同发挥清热燥湿,消肿止痛,化腐生肌之功效。观察组在中药灌肠的基础上,加强了饮食、心理、认知、穴位按摩等干预措施,使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深入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并能够积极进行饮食调理及穴位按摩;而对照组仅仅依靠药物治疗,忽视了饮食调理及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使其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因此,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均处于被动状态,最终影响了疗效。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整体护理已经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通过对UC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不但降低了复发率,减少了并发症,并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学会了自我管理,也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1] 李营,牟振宪,等.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26例.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21(2):125.
[2] 2000全国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医杂志,2006,47(2):112.
[3] 高原,范爱华,等.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中华全科医学,2010,8(6):797.
[4] 魏淑蛾,等.中医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心理疗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6,26(3):51.
[5] 朱文峰.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47.
[6] 贾小红,李云桥.赛霉安与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护理杂志,2005,4(20):63.
[7] 项家席,项家陆.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