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 鞠海涛
(1.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 甘肃兰州 730000; 2.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
张弘1鞠海涛2
(1.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 甘肃兰州 730000; 2.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旨在科学地制定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指标的基本维度,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如下: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的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30个。
教学技能 高校体育教师 评价模型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然而,21世纪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评价尚存在许多不足,如:评价目标缺乏明确性、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评价内容缺乏系统性、评价方法缺乏多样性、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缺乏对学生课堂教学技能掌握程度的及时预测和分析,因而没有很好发挥出评价应有的全部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实施体育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师内部实施科学教育管理工作所建立的自我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的有力保证。因此,本文通过建立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指标模型的构建,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合理评价和有效监控提供有力手段,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优化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表1 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影响因素的负荷统计(%)
查阅《体育教学技能》、《教师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等专著,以及一些硕博论文当中涉及到有关教学技能的相关文献,确定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基本维度,并为问卷的确定收集条目。初步拟定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技能评价的一级指标8个(见图1)。
2.2.1 目的
对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指标模型进行修订,确定教学技能评价的二级指标。
2.2.2 方法
先根据体育课堂教学技能评价确立的8个主要因子来拟定这一研究假设,然后对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唐山师范学院的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了非正式访问,以确认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技能评价指标的二级条目,初步拟定34项因子,编制了《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评价指标》的预试问卷,然后,随机选取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校体育教师30人进行预试问卷测试,测试时间为2011年10月,为了避免调查者思维定势的影响,对确立的调查试题条目进行了随机排放,并采用现场发放,现场收回的方法。然后,运用SPSS17.0采用α信度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变量信度检验,标准差小于0.9的题项剔除,相关值小于0.2的剔除,项目负荷值小于0.4的剔除,发现其中4个因子的相关度不高,于是剔除这4个无效因子,包括“主动开展教学反思及撰写体育科研论文”、“科学地说课”、“积极开展自我评价”、“体育学习成绩的科学评价”,最终确立30个二级评价指标。30个二级评价指标因子内在一致性与一级评价指标α相关度SPSS17.0的检验结果显示均在0.8以上,由此证明,问卷因素分析的结果与理论构想基本一致。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模型的修正结果如图2所示。
2.2.3 分析结果
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见表1),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将问卷的组成按6个因子,这6个因子能够解释问卷所有变异量贡献率之和为55.409%(大于50%)。题项的最高负荷为.833,最低负荷为.411。由此证明,问卷因素分析的结果与理论构想基本一致。
图1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教学技能评价指标的构想模型
图2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修订结构模型
伴随着日渐升温的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被推向一个广阔的视野当中,渐渐引起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职业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尝试和探索中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研究的不足,不利于对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客观评价。然限于时间和精力,本研究只是初步构建了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模型的基本结构维度,对于一、二级指标权重系数确认,以及具体的实证研究还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1]王德平.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2]张立威.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变化技能[J].职业,2007(20):36.
[3]周红萍,张娟,张华江.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J].襄樊学院学报,2008,29(11):82~85.
[4]扶建华.微格教学对培养田径专修学生教学技能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5]赵诗礼.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新动态[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20(3):42~45.
G807.4
A
2095-2813(2012)10(b)-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