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群 王业伟 杨秀双
帕罗西汀作为SSRIs类抗抑郁药,临床证实有较好的疗效。[1]舒眠胶囊是一剂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中成药,在临床上已经证实对神经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探讨舒眠胶囊对抑郁症是否有辅助性治疗作用,本研究采用舒眠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 选取2010年3月至10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②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③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药物或酒精过敏史、妊娠或哺乳妇女。共入组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舒眠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组(联合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45±11.27)岁;平均病程(6.9±2.6)个月。帕罗西汀治疗组(单用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36±12.38)岁;平均病程(7.1±1.8)个月。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联合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起始剂量20 mg/d,1~2 w后根据病情可加至40 mg/d,平均剂量为(26.3±6.2)mg/d。同时联用舒眠胶囊剂量6粒/d,晚饭后3粒,睡前3粒;单用组给予帕罗西汀起始剂量20 mg/d,1~2 w后根据病情可加至40 mg/d,平均剂量为(27.1±5.5)mg/d,疗程共8周。治疗期间不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及其他精神药物或电休克治疗。两组在入组前和入组后第1,2,4,8周,分别采用HAMD,TESS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血生化和心电图检查。
1.3 疗效标准 治疗后HAMD减分率<25%为无效,25%~49%为进步,50% ~74%为显著进步,≥75%为痊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
2.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见附表) 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2﹑4﹑8周末HAMD评分的比较,联合组在治疗第一周末MAMD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治疗第一周末两组间的减分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治疗第8周末两组间的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舒眠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比单用帕罗西汀起效更早,但长期疗效相当。
表1 附表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s)
表1 附表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s)
注:同组与前一次评分比较:*P<0.05,**P<0.01;两组同时段减分率比较:△P<0.05,△ △ P<0.01。
联合组(n=31)单用组(n=31)(images/BZ_47_1671_418_1705_489.png±s) 减分率(%) (images/BZ_47_1671_418_1705_489.png±s) 减分率(%)治疗前28.8±5.8 76.5±5.7 28.5±5.4治疗后一周 25.5±4.4** 47.2±3.8△△ 27.2±5.2* 25.9±5.4治疗后2周 21.7±3.7** 62.5±5.1△△ 24.4±4.1** 46.3±3.6治疗后4周 13.2±5.1** 74.2±6.2△ 14.3±4.2** 62.8±5.9治疗后8周 10.4±5.3* 78.2±7.3 10.7±6.0*
2.2 两组不良反应 将TESS治疗后各条目评分≥2分(TESS定义为轻度以上)视为不良反应。联合组出现恶心﹑食欲减退4例,头晕1例;单用组出现疲乏2例,便秘1例,口干3例。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多在治疗初期出现,随着治疗的延续,各种不良反应逐渐减轻或缓解,均未做特殊处理,无因不良反应而脱落病例。
2.3 实验室检查 联合组谷丙转氨酶(ALT)增高3例;单用组ALT增高2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血、尿常规两组均未出现异常。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心理障碍,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自杀行为,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2]。帕罗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无明显的抗肾上腺素能﹑抗胆碱能﹑抗组胺作用,特别是CYP450抑制作用少,药物相互间作用潜力少,临床抗抑郁效果肯定[2]。舒眠胶囊化学成分由酸枣仁、柴胡、白芍、合欢花、合欢皮、僵蚕、蝉衣、灯心草等组成。本品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用于肝郁伤神所致的失眠多梦,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胁苦满或胸膈不畅,口苦目眩。能全面改善失眠、焦虑、抑郁症状,其独特的治疗机理,对于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以及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均有着很好的疗效[3]。
本研究结果显示,舒眠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比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起效快,有效改善睡眠,尽快缓解临床抑郁焦虑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因此,舒眠胶囊对抑郁症有辅助性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1] Antona J.Wagsteff,Sasen M cheer,Anne J.Matheson et al.Paroxetime an apdate of ito me in psychiatry disorders in adults.Prugs,2002,62(4):655-703.
[2] 张载福.抑郁症年复发率及相关因素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293.
[3] 陆爱益,等.舒眠胶囊治疗失眠症对照观察.海南医学,2008,1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