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评论15载——我耕耘我收获我快乐

2012-09-17 09:00黄志三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11期
关键词:评论员

□黄志三

(南阳晚报,河南 南阳 473000)

(一)

被称为“中国摇滚教父”崔健执导的首部长片叫《蓝色骨头》,这个片子里的主题曲这样写道——

“并不可惜。也并不可气。我经过基本的努力,接受了基本的教育。我爸爸当初告诉我要想有出息,就得好好学习拿出好成绩。可是我曾经不太相信这个。我现在还是不太相信这个。我说人活着要痛快加独立才算是有意义。我的工作就是一个写字的。一开始我就是想用笔发发牢骚。可是谁知道一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钱虽然不多所以并不太忙。正好剩下了时间让我琢磨活着的意义。三角架有三条腿才稳定。我的生活也要三大要素才幸福。第一就是事业像我上面说的。能高高兴兴工作挣钱养活自己。有话就说有话就写而且要彻底。因为每次彻底之后才会出现美妙的空虚。第二就是身体一定要健康。因为身体要是不舒服。什么都是白给。所以我一周三次跑步加上一次游泳。在运动中想事儿是越想越起劲儿……”

细细品味这些歌词,我感觉,参加新闻工作近20年,内心的追求、生活的状态与崔健吟唱的内容十分相似。

(二)

记得有人这样预言:媒体将是未来最有前途的产业。照这样的说法,我们都应该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一份职业。被誉为“电视主持人之父”的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沃尔特说:“如果一个人在回首往事时能够说‘是我使事情变得有所不同’,那么他的事业就算是成功的。”此刻,回忆这些年所写的评论文章,发现许多篇什也“使事情变得有所不同”,内心颇感快慰。

当下,网络很发达。但网络是快餐,忙碌的时候充饥用,有的东西没什么营养,或者说要吸收其中的营养比较难。而一份好的纸媒却是一份大餐,读者可以阅读、收藏、剪辑等等,其中的阅读快感和仪式感是网络所不能比拟的。

那么,作为一个纸质媒体如何提供精品的内容呢?这一点上,许多媒体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快速反应、深度分析、全面且覆盖的细节报道和评论。

在烽烟四起的言说时代,不仅人人都有麦克风,而且很多媒体都把它作为竞争的着力点。怎么去增强我们评论的影响力,就是让评论更有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生活的热点、群众利益的痛点、改革发展的难点,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三)

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曹景行说,无论做电视还是报纸,要明白“你是做给谁看的”,脑子里总要想着观众和读者实际上掌握着“生杀”大权,节目、报纸不好看,随时可以用遥控器换台、不掏钱买报。所以在做节目、办报纸时,要站在观众、读者的角度,让广大受众喜闻乐见。

我的体会是,新闻评论也必须努力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对新闻事件快速作出即时性评论,而且这种评论要能站得住脚,能被受众所接受,从而引导他们更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来龙去脉,未来走势。要抓住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站在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立场上进行评价。

真相因良知而显露,黑幕因勇气而洞开。这些年来,我们以诚实和勇气,还原了传媒的公共价值和监督角色。事实上,选择了新闻这个职业便是选择了风雨兼程。对于写评论的人来说,重要的是责任感、使命感,应该具备丰富的新闻经验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在关键时刻失语,就是失职。面对群众关切的热点事件,面对跟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无论是选定的立场,关注的角度,申说的力度,评论、特别是评论员文章、编辑部文章格局要大、胸襟要宽。

(四)

评论中有光荣与梦想,也有无奈与悲伤。深刻洞悉国情省情,能够据此判断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具有较为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理论素养,这是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石;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能判断出上面的工作部署走向。可以看出,要做到这几点,没有较深的、系统的研究学习是不行的。搞评论的只有始终保持研究状态,把学习当作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生活方式,才能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营养,只有沉下身子,下苦功夫、实功夫,进行艰苦认真的学习,才能写出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文章。

胡乔木曾说过:“培养一个评论员至少需要10年。”尽管写评论14年,我觉得自己各方面还很欠缺,经常有一种“本领恐慌”。多年来,我一直立志做研究型评论员,平时制订学习计划,注重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知识的学习,注重对国情省情和大政方针的研究,由此使脑子里有较为充足的知识和思想储存,一旦有写作任务,以这些储存为铺垫,对政策进行准确精彩的阐发。

好东西是聪明人下工夫做出来的。这个笨功夫,是必须下的,急不得,急的结果都是油条式的——炸得金光铮亮出来了,都是空心的。科学如此,媒体也是如此。《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曾讲过新闻人写作中的两种心态问题:开始写作时,心态应该是“我是天下第一才子”,要争取一气呵成;稿件写好之后,心态应该是“我是天下最差的作者”,要对初稿进行反复的修改。我一直以此勉励自己并身体力行,每篇评论即使很短也要不断修改,有时甚至推倒重来。

(五)

用新闻纸创造美好生活。新闻人不仅要用辛勤劳作为受众创造美好生活,还要用新闻纸创造我们这个团队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每一个人有一个安身立命引以为豪的家园,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品质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人的耕耘,不只是为自己,其实也是为我们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大家共同用心血和汗水来耕耘来奋斗,把自己供职的新闻媒体不断做大做强,我们自己就会有美好的现在和未来,我们的家人就会有幸福的现在和未来!

艾丰还说过:“最高奖赏就在事业之中。”在新闻从业的过程中,感觉自己有成长,有进步,体会的不仅是成长的快乐,还有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些年的经历我拥有什么呢?是的——最高奖赏就在事业之中,《南阳晚报》首开个人评论专栏“志三快语”,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这样想,再苦再累,劲头就来了。

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让我们心怀感恩,携手前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耕耘就是收获,收获的是一个不断强大的媒体带给我们的安全感、依赖感、成就感、幸福感。■

猜你喜欢
评论员
改革新闻教育,培养引领社会的评论员
论新闻评论节目的看点
以思想深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评论员的“收”与“放”
打造地方广播的评论架构体系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
凝聚思想 汇集力量
——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
论记者与评论员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