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闻作品带有泥土的芬芳——兼谈经济新闻报道

2012-09-17 09:00周红平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11期
关键词:英德菜农笔者

□周红平

(清远日报社,广东 清远 511515)

有一位新闻界前辈说过:“记者是采购员,出门就是跌一把跤,也要捧起一坯土。”作为一名地市级党报青年新闻工作者,在2011年全国新闻系统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笔者和新闻界同行一样,积极响应号召,在做好日常时政新闻的同时,尽可能更深入地走下去,更深入地了解基层群众的现况,更好地了解基层的所求,以使党报记者采写的新闻作品能更切实地发出基层的声音,让党报的新闻作品脉搏永远和人民群众一起跳动。

沉下去 才有深度报道

要了解基层,发现基层,就要沉下去,只有接“地气”新闻作品才有“灵气”。只有在基层,听取群众最普遍、最客观、最实际的东西,作品才有灵感,才有根。当然,在采访中,一定要从基层群众的自然流露中,找寻到我们作为新闻记者最有价值的素材,提炼出新闻点,挖出最为宝贵的亮点,写出有新意、有创意的作品。

在2011年7月的下基层活动中,恰逢干旱季节,农民到处抗旱忙,而笔者在英德市石灰铺镇田间地头与忙于劳作的菜农唠家常,在聊天般的采访中,几位农民谈起当地菜农普遍情况:2010年遇到雨水多遇浸没有收成,2011年则遇到干旱收成又成问题,可如果风调雨顺则菜农丰收了不一定丰产,又怕价格低。而其实这是农民抗自然风险差的缘故,但这又与当地农村水利失修有较大关系。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重点突出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的这个大问题。记者敏锐地发现这是个新闻点,从一个小地方可反映大地方的全局问题。因此,笔者以“英德菜农‘三忧’:干旱、水浸、价低”为题,结合当地农民的现场采访,让农民说话,让数据说话,既反映了菜农的真实状况,又揭示了农村水利设施“欠帐”的这个社会问题。

英德市是“中国麻竹笋之乡”,记者在2011年的走基层活动中,到当地最偏僻的波罗镇去采访了几个笋农,又发现了一个现象:农产品丰收了是件好事,但丰收不一定意味着增收。而其中为何会出现丰产不丰收的问题,与当地销售渠道不通畅、信息闭塞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记者采写了《波罗笋农“两盼”:盼“好卖”与“卖好”》一文,真实地反映了笋农的期望,文章刊发后当地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帮助笋农打开销路,助农民增收实现“两盼”。

“小人物”故事折射时代大变迁

在基层中,笔者发现人人都有故事、事事皆可成新闻。每一个“小人物”身上都有闪光点,折射时代的变迁,普通人的小故事反映了时代的大洪流,展现了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时代洪流对农村生活的变革。

英德当地有条风光旖旎的水边河,2007年9月笔者采写了这条河上第N代摆渡人刘阿堂的故事:当年他有个精神不太正常的妻子和儿子,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为当地人摆渡,靠当地人凑点米及钱过日子,几年如一日。在2011年9月,相隔四年后,记者再度回访时,却发现“天堑变通途”——当地已修好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摆渡人已经失业。于是,记者回访他,发现他已告别当年的低矮房子,住上了60平方米的小平房,又吃上了政府低保,生活还过得去。因此,记者以“刘阿堂:大桥建好后,我便失业了”为题,配以他在原渡口边观望桥上车来人往的相片,采写了他失业的故事,反衬当地政府为民修桥助农民增收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该文获2011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奖二等奖。

自2011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扶贫“双到”工程,在全省尤其是欠发达粤西北地区,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解决全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2011年6月,碧桂园控股公司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号召,捐资2亿元用于扶贫,英德西牛镇树山村绿色产业扶贫作为一个试点。计划实施整村推进,争取用3年、投入3600万元,全方位帮扶,努力把该项目打造成全国扶贫济困的典范,力争把树山村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山村。从2011年9月14日到2012年6月18日,短短九个月时间,树山村首期罗屋、熊屋两村123户喜迁幢幢别墅新居。记者在走基层中,刚好遇到两村抽签分新房,记者把现场的所见所闻,写成一篇《九个月圆了我一辈子新房梦——碧桂园英德树山扶贫新村分房记》通讯发表,撷取现场村民分房的镜头,还有村民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通过“小人物“的分房故事,折射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扶贫“双到”政策及广东碧桂园公司的善举对当地贫困户的深刻影响。

平凡人的坚守和感动

对基层生活的赞美和幸福的期盼,源自对平凡的劳动或工作的坚守。一个个基层人物的长期坚守,一个个基层人物多年的平凡中对生活的乐观向上,足以让人感动,一幕幕平凡人物所体现的不平凡的情景,构成了和谐社会跳动的脉搏。

在2011年的走基层中,记者了解到广东省电台技术部原副主任巫志牛,与长期在省电台从事记者的妻子一起,退休后回家乡英德,组建“英西电影队”,为农村放公益电影,活跃农村先进文化。同时,他夫妻俩教子有方,儿子在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直接公费去美国硕博连读的故事。记者了解后,跟随他们晚上一道去农村放电影,感受他们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故事,写成《退休工程师回乡放电影》新闻通讯,展示了退休新闻工作者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传播农村先进文化的感人故事。

而另一个平凡人的故事,更让人动容。英德81岁“盲诗翁”、离休干部温增祥,原在《南方日报》任记者,1981年双目失明后,在作为退休教师的妻子帮助下,身残志坚,失明三十年写出6000多首诗歌。笔者多次深入采访,写成新闻通讯《八旬“盲诗翁”三十载创作6000首诗》,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深入基层“接地气”,扎实采访“听民声”。身为一名离基层最近的地市级党报记者,笔者认为,世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最鲜活、最感人、最真实的新闻永远在基层,只要我们新闻工作者“沉下去”,去挖掘,去发现,去传播,我们的新闻作品就能永远沾有泥土的芬芳,我们的人生价值就能在新闻事业中得以升华。■

猜你喜欢
英德菜农笔者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a ball-milled La0.5Pr0.5Fe11.4Si1.6B0.2Hy/Al magnetocaloric composite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卢英德:百事可乐女王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神秘的湘西菜农
对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职能观的理解——《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读后感
英德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