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莉
(滨州日报社,山东 滨州 256600)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短小篇幅再现现场实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了人们快速阅读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当今各大报纸版面上独领风骚。
现场短新闻不仅现场感、时代感和主题感强烈,还有较强的生命力。所以,想真正把现场短新闻写出分量、写出文采和韵味、写出“鲜活”的凝重或灵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此笔者浅谈一下对现场短新闻的初步理解与认识。
选准典型。因为现场短新闻是从众多事件中精选一件“小事”,从繁杂的场景中摄取一个“镜头”。这个最闪光的“亮点”,或者是新闻事件的关键情节,或者是新闻人物活动的中心场面,或者是事物矛盾的集结点……这正是写现场短新闻的关键所在。“‘去年大棚收入有2万多元。这一茬香菜在小年前后上市,能赶上好价钱。’张福华认真地给记者算着账,领着记者来到大棚里看香菜长势。虽然张福华一直在说入冬以来的降温天气影响了蔬菜长势,但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大棚中幼小的香菜还是茁壮地生长着。”这是《兴安日报》刊发的一篇《蔬菜大棚里的笑声》文章。通过主人公的描述和记者现场的目睹,记者轻而易举地点出了“主人公如何巧用农闲时间发家致富”这一主题。
巧妙切入。现场短新闻要求作者及时“步入”现场,通过现场观察,写好所见、所闻、所感。作者在这里就是新闻事实的目击者、见证人,甚至是直接“参与者”。这样,写出的现场短新闻就显得真实、亲切、感人。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现场短新闻作品中,记者入场往往是一个格式:“听说某地出了新事,记者决定前去采访。当记者驱车来到时……”这样的“入场”就显得俗套,而且很容易把事件的过程写得很长,而不易写好关键性的场面。
现场描写。写活现场是短新闻的“点金之手”,这是现场短新闻采写中最难的一个问题。现场,不仅可以提供消息的准确性、可信性,也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强调记者亲身经历、亲身感知的“现场”才是现场短新闻所提倡的个性要求。只有采访者亲临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捕捉“水灵灵”的活素材、活细节,才能使报道的描述鲜活起来、新闻的内涵丰润起来。要想把“事物”变成读者可以感知的特定形象,主要借助于描写。满足于“我曾到现场看过了”或者“我听过当事人对情况的介绍”,还欠火候,必须再向前跨一步——对被描写的事物达到“见真”、“知深”的境地。“见真”,就是真正地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既不是雾中看花,也不是自然主义的照相。“知深”,就是深悉事物的本质,抓住它的精髓;既不是一知半解,只知其表,也不是只知其今日,不知其昨天、明天以及它同周围事物的联系。一言以蔽之,对被描写的事物见真知深,就是了解其内部联系和本质属性,使明确的表象和深刻的概念结合起来。这样才可用“豁人耳目”的语言,表现出某种意境,进而让读者“神与物游”。笔者曾读过一篇现场短新闻《美丽在风中飘舞》,其中有这样一段:“1号选手穿着鲜艳的泳衣翩翩走在沙滩上,自信地昂着头,自然地舞动着腰肢,双手比划着各种动作:一会儿伸伸腿,一会儿甩甩头发。只要相机镜头对准了她,必然回报一个甜美的笑容;2号选手也上场了,她也毫不示弱。在湖边的摩托艇上坐下,迎着明媚的阳光,展示着自己的方方面面……”
这段文字有镜像效果——参赛选手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作者非常自如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表现出了意境。
意境的变化无穷无尽,柳暗花明,却并非什么虚玄之物:它是客观事物和作者思想感情和谐的统一。一旦把这两者割裂开来,也就腰斩了通讯描写中的事物,甚至作品本身。意境,使画面寓有十分鲜明的、富有启示的境象,同时含有可供思索、耐人寻味的意蕴,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切忌一笔捅到底,将“意蕴”亮出来。
写出鲜活。新闻缺少了“鲜、活、特、典”这几样东西,内容再丰富也没有多少读者感兴趣,个别人顶多在标题上溜溜眼。《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就如何写好新闻曾撰文:“新闻写出来,别人不看或基本不看,岂不是记者一大悲哀?好比一个厨师,大汗淋漓,手忙脚乱,办出一桌酒席来,宾客们竟动也不动,摆在那里,喂了苍蝇,这厨师会作何想?”
记者深入到现场后,不能像个木偶,要用敏锐的新闻眼、灵活的新闻思维去观察现场。要把事件中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动,以及把深化主题的现场细节摄下来。做到耳听八方,眼观六路。这样采写出来的现场短新闻,才给读者新鲜、活泼的美感,才有深度。因此,只有记者亲临现场,亲身感受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稿件也就越生动。
所以说,在我们的报纸上,新闻消息能否鲜活起来,从根本上说,它取决于新闻记者获得的新闻事实是否新鲜。要获得新鲜的新闻事实,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深入扎实的采访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