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外部,辽宁大连 116052)
中外《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主位结构对比研究
李宁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外部,辽宁大连 116052)
选取3本《国际贸易实务》中文专业教材和3本英文原版《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相同章节内容各50句进行对比研究,主要从章节总体框架、标记主位、多项主位、段落句首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这5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两类教材在主位结构使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材;主位结构;对比研究
主位结构即主位(Theme)述位(Rheme)系统。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认为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述位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往往是话语的核心内容。每一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结构,随着各句主位的向前推进,整个语篇逐步展开,直至形成一个能表达某一完整意义的整体[1]。本研究力图通过对比分析中外《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主位结构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为广大教师提供相关的教学参考。
本研究选取的中文教材和截取范围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黎孝先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第六章国际货物运输前50句[2],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吴国新、郭凤艳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十一五”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规划教材)教材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一)国际海洋运输前50句[3],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张相文、曹亮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版)》(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前50句[4]。
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同,国外知名大学都没有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多数学校学的课程都是基础理论类,多称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耶鲁大学的课程名称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斯坦福大学的课程名称为《国际贸易》,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名为《国际贸易》。因此在选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中,没有完全精确称为《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选用的是很相近的教材。选取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由Alan E.Branch著的《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特点(一)前50句[5],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的Belay Seyoum著的《进出口贸易理论、实践和流程》第六章国际物流和运输中第五部分运输的前50句[6],SkyhorsePublishing出版社出版的由JasonKatzman主编的《国际货物出口指南》第十二章运输货物的前50句[7]。
从整个篇章的设计来看,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有明显的差异。中文教材标题级数和数量较多,呈现倒树枝结构,越向下一级,标题数量越多;英文原版教材则标题级数和数量与中文教材相比,数量要少很多,以并列为主,多从二级标题开始为无序号标识的标题,主要靠字体辨别标题级数(表1)。从所节选部分的数据来看(排除一级标题),中文教材标题与段落的比例分别为:21/23,21/22,14/18,即基本是每一段一个标题;英文教材标题与段落的比例为:3/11,5/13,6/12,即基本是每三段一个标题。也就是说在阅读中文教材,只需阅读标题,就可迅速了解整个章节篇章的设计,了解整个章节和各个级别标题下段落的具体内容(图1)。阅读英文教材,则很难猜出段落的具体内容及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阅读进行总结和概括(图2)。篇章的总体设计充分体现了中美在标题使用的差异,以Alan E.Branch著的教材Export Practice and Management的节选部分内容为例,以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则标题设置就会不一样(图3)。
表16 本教材段落分级数据
图1 《国际贸易实务(第四版)》教材节选部分标题
图2 Export Practice and Management教材节选部分标题
图3 中式思维下的Export Practice and Management教材节选部分标题
标记主位的使用来看,英文原版教材与中文教材有一些共同之处,如:(1)两类教材所使用的标记主位都只涵盖句项主位,介词短语主位和副词(时间状语)主位这三种。(2)两类教材全部使用时间状语作为主位,它是唯一的这6本教材在节选部分所共同使用的一种主位。但两类教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主要如下:(1)标记主位使用频率不同。从统计的结果看,3本英文原版教材标记主位使用的频率分别为8%、16%、12%,而中文教材的使用比例达到了38%,46%、20%。显然,中国的学者在编写专业书籍时更倾向于使用标记主位,而美国的学者在撰写专业书籍时很少使用标记主位。(2)标记主位使用类型不同。从统计的结果看,3本英文原版教材标记主位使用的频率最高的为句项主位,分别为50%、75%、67%,而中文教材的使用比例分别为21.1%、17.4%、20%。3本中文教材标记主位使用的频率最高的为介词短语主位,分别为68.4%、73.9%、60%,而英文原版教材的使用比例分别为25%、12.5%、16.7%。
从多项主位的使用来看,英文原版教材与中文教材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有:(1)多项主位的使用频率。Halliday[8]将多重主位的类型划分为语篇主位(textual theme)、人际主位(interpersonal theme)和话题主位(topical theme)三种类型。其中语篇主位又可细划分为持续型主位(continuative)、结构型主位(structural)和连接型主位(conjunctive)。人际主位可以细划为称呼型(vocative)、情态型(modal)和语气标记型(mood-marking)主位。英文教材多项主位的使用频率(22%,30%,18%)比中文教材的使用频率(14%,20%,16%)稍高,并无显著差异。(2)多项主位的句子衔接功能。类型选用上,两类教材都集中在语篇主位的结构型和连接型主位上。无论是英文教材还是中文教材,多项主位主要都是用来进行上下文的衔接的(所占比例分别为90.9%,100%,88.9%,100%,100%,87.5%)。只有三本教材(2本英文,1本中文)分别使用了1次情态状语。这充分体现了专业教材的文体特点:更注重知识的讲授,而不是注重人际的沟通。为了体现客观科学性,专业教材很少使用用来表达作者个人观点的情态状语。(3)多项主位的段落衔接功能。英文原版教材标题与段落的比例基本为1个标题含3段落,而中文教材的比例大概为1个标题1个段落。对于中文教材来说,由于标题的高频率,不存在很多的段落衔接问题,但也会见到如第一、第二、第三或例如、又如、再次、总之等通过多项主位进行的段落逻辑衔接。对于英文原版教材来说,虽然不多,但也有通过多项主位进行段落衔接的。以Jason Katzman著的A Basic Guide to Exporting截取部分的第10、11段为例,两段通过normally和finally两个多项主位进行衔接。
英文原版教材与中文教材在多项主位使用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语篇主位的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持续型主位比结构型主位的使用频率要高。英文原版教材大量使用名词化,多使用简单句(66%,64%,78%),因此在衔接上使用不充当句子成分的连接型主位的比例要比中文教材多。专业中文教材结构型主位比持续型主位的使用频率要高。专业中文教材由于知识密度大、句子长,多使用并列句和复合句(58%,80%,68%)。句子与句子之间常有逻辑的连接,所以多项主位更多地是在句子中充当成分的结构型主位。(2)句子内多项主位的使用。中文教材的句子(每句平均含32个,33个,44个单词)与英文教材的句子(每句平均含21个,20个,18个单词)相比较长,因此中文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由许多分号构成的并列句。这些并列句之间不仅仅是并列的关系,还有很多其它类型的逻辑关系,这就形成了中文教材独有的特点,即在并列句的衔接过程中采用多项主位。
中文教材段落的主位衔接主要有以下特点:(1)段落主位多重复标题。教材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都是对标题的详细讲解,标题下段落多以重复标题的主位开始引出内容(11/23,16/22,8/18)。段落主位的衔接在最后一级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是同级标题内主位常有联系,这点在后面会详细说明。在其它级的段落中,段落主位重复标题的比例基本为100%。(2)通过重复相同的主位,达到强调、突出的目的。多用于较下级别的标题,如5级或6级标题。如黎孝先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第四版)》教材,其中截取部分的13-19段(6级标题)的主位在不断地重复“按…计收”。通过相同结构的排比,突出强调了班轮运费的计收依据与计收标准(5级标题)。(3)不同等级标题的逻辑衔接。中文教材强调逻辑思维,强调通过分类进行讲解,出现了很多级的标题,在上下级标题的衔接上,常使用的是上级段落的尾句述位与下级段落的首句主位通过重复进行衔接。即在上级述位处提到可以具体分的类别,在下级段落的首句主位一一提出每个类别进行讲解。(4)同一级标题内部衔接的多样性。虽然中文教材标题与段落的比例基本是每一段一个标题,但也出现了同一级标题有几个段落的现象,其中最多的是一级标题4个段落。这些段落在衔接时呈现了多样性,有的是重复标题,有的是重复主位,有的通过多项主位进行衔接,有的是像不同等级段落的衔接一样通过分类进行衔接,有的则是多种方式的混合运用。
英文原版教材段落的主位衔接虽然有共性,如通过段落首句主位重复实现连接。但它们体现出更多的是个性化特点,即每个作者都有其各自衔接的风格。(1)通过重复段落首句的主位实现衔接。Alan E. Branch所著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采用的就是这一方式。选取部分的1-7段首句主位重复transport,8-10段将transport转移到述位进行重复衔接,体现了整个二级标题都在围绕着transport,从各个角度进行讨论。(2)通过使用名词短语和斜体进行衔接。BelaySeyoum著的《进出口贸易理论、实践和流程》中的8-11段就采用了这一方式。作者通过在句首使用名词短语或名词化短语和斜体突出体现段落与段落的联系,和中文教材中的子标题作用很相似。在三级标题下第8、10、11分别使用“Determinants ofair cargorates.(空运货物运费率的决定因素)”、“Rate Setting.(运费率的设定)”、“International air express services(the integrators).(国际空运快递服务)”进行衔接。(3)通过重复标题内容和使用多项主位进行衔接。Jason Katzman主编的《国际货物出口指南》中二级标题“FREIGHTFORWARDERS(货运代理)”中的2-4段,第2段和第3段的主位都是freight forwarder,第4段通过使用多项主位“once”引出需强调的内容,在述位部分继续用freight forwarder进行衔接。
Fries[9]和Danes[10]等人将主位推进模式分为4种: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交叉性。在研究中,笔者根据中文教材的特点,又加入了另个类型,即重复标题型,即主位或述位重复标题。从统计数据来看,中文教材和英文教材各个类别推进模式的使用频率相似。无论是中文教材还是英文原版教材主位推进都主要采用主位同一型,即主位相同,述位不同。中文教材的比例为:34%,30%,42%;英文原版教材比例为:46%,32%,34%。其次,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延续型,中文教材的比例为:14%,14%,20%;英文原版教材比例为:28%,18%,26%。
虽然,中英文教材在推进模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还是有不同之处。由于大量使用标题,因此中文教材重复标题型主位模式比例(22%,30%,18%)比英文原版教材(6%,8%,22%)高。也是由于大量使用标题,中文教材不使用主位模式的比例(12%,6%,6%)比英文原版教材(0%,8%,4%)也高。
中文专业教材和英文原版教材在主位的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而正是由于这些不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时阅读原版教材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不能迅速把握学习内容重点。学生学习中文专业教材,要想了解教材中任何一章的重点,只需重新阅读各个级别的标题,就一目了然,相当于其所做的笔记。同时,一些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教材中也会通过标记主位或多项主位体现出来。学生在已经习惯了阅读高度概括的中文教材后,阅读标题较少的英文教材就会显得吃力。由于标题较少,学生在阅读完几段文章后,需自己进行概括各个段落的重点、判断段落之间的联系,即使是阅读含有隐性标题的教材也很难。(2)阅读低效率。由于逻辑思维习惯的问题,在一个标题下的不同段落,中国学生会以为是在从不同的方面讨论同一个问题,因为如果是讨论其它的方面的问题,一般会有平行或子标题,或出现类似首先、然后、第一、第二等多项主位。在阅读原版文章时,看到各个段落不断在重复某个主位且无多项主位时,学生会自然地以为这个重复的部分就是讨论的问题,每段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但英文原版教材的体系却不是这样简单,这就对学生理解产生了困扰。
综上,中文专业教材和英文原版教材在主位上的差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阅读专业英语教材或双语课程所使用的原版教材的能力,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够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将会提高学生阅读专业英语教材或双语教材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从而推动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M.A.K.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Functional Grammar[M].Edward Arnold(Published)Limited,1994:38-39.
[2]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第四版)[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100-102.
[3]吴国新,郭凤艳.国际贸易实务[M].械工业出版社,2006:90-93.
[4]张相文,曹亮.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76-79.
[5]Alan E.Branch.Export Practice and Management[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2-54.
[6]BelaySeyoum.Export-import theory,practice,and procedures[M].Routledge,2000:109-114.
[7]Jason Katzman.ABasic Guide toExporting[M].Skyhorse Publishing,2011:137-140.
[8]M.A.K.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Functional Grammar[M].Edward Arnold(Published)Limited,1994:53.
[9]Fries,Peter H.On the Status of Theme in English:arguments from discourse.Forum Linguisticum[M].Republished in Janos S. Petofi and Emel Sozer.1973,6:18-20.
[10]Danes,F.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Papers i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M]. Prague:Academia,1974:108-110.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Thematic Structure of Original English Textbooks and Chinese Text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Practice
LI Ning
(College English Department,Liaoning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52,China)
The study chooses three Chinese text books and three English original textbooks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Among which 50 sentences are taken from similar chapter—international trade transport—to be analyzed regardingthematic structure.The studyfocused on the followingrespects:main frame,marked theme,multiple theme,paragraph theme and processing model.Through comparison,the study summari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textbooks and English textbooks regarding the above aspects.Then it 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concerning reading English original texts arisen 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ose two kinds of books.The results ofthis studycan be used toimprove bilingual and ESP teaching.
textbook;Thematic structure;comparative study
book=9,ebook=9
H315
A
1008-178X(2012)07-0130-04
2012-03-22
李宁(1979-),女,黑龙江勃利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外部副教授,从事功能语法和专业英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