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枝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王梅枝
南靖县山城中心小学
数学知识是无限的,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时,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把终生受用的金钥匙。
思维能力 培养 小学数学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就得让学生勤思多想,一方面应让学生具备必要的思维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
首先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因此,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充分借助学生的形象思维,利用课件、实物操作、老师演示及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化抽象为具体,以创造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良好条件。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疑和提问。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水平来设疑和提问,在提问中如发现学生无言以答或答非所问,就要适当地加以启发点拨、改换提问方式或分解问题等。在课堂提问中注意了解学生的思维途径,并加以引导纠正,使学生的思维畅通无阻。
再次,教师的教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给学生介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已知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3,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往往将周长之和按5:3分配所得的数值,误认为是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值。此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按5:3分配长与宽与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这样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懂得按一定的比例分配是以它特定的、相对应的数量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习题:一个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 2,它们的棱长和是44厘米,请你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通过方法的介绍,让学生从有法可依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于有法中求无法,于无法中找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中心点”作用,使思维常绕着这个中心点展开。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发展“中心点”逐渐增多,思维就得到开阔,也能达到法无定法、触类旁通的境界。
概念形成与完善过程、规律的得出与形成过程都是一个科学过程。但学生学习往往只重视概念或规律是什么,而忽视形成概念或规律的过程以及方法和应用。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手段,强调概念或规律的得出过程,思维方法和应用这两个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知不觉”中培养一些思维方法——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抽象思维的方法。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有的摆了6个三角形,有的摆了4把小伞,有的摆花边。再让学生用加法算式表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从而引出这样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再列出乘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乘法的简便性,让学生对乘法的认识有一个思维过程。
所谓 “导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明确学生自始自终是认识的主体。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调控,让学生自己通过看、想、讲、读、做、练、议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极大限度地获得了思维能力的提高。例:教学“平均分”,老师先出示课件:橘子、糖果,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配这些食品。(要求:分每种食品都要同样多。)(1)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2)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教师巡视参与活动。(3)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4)观察,从各小组准备的食品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最后课件出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这样使学生自主地形成“平均分”的概念。在认识了“平均分”之后,再通过出示几种不同且每份不一样多的分法。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平均分,从而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这样发挥了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思维障碍有的表现为习惯思维的定势影响,有的表现为由于改变问题的方式而造成思维的混乱,还有的表现为抓不住关键环节而形不成思维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弄清学生的思维障碍所在对症下药,进行相对的思维训练。例如:教学“儿童乐园里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4人,有7人在看木偶戏,玩跷跷板比看木偶戏的多多少人?”有的学生对于玩跷跷板的人数不清楚,以为是4人,直接列式为7-4。通过师生的讨论,随时作出思维纠正,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障碍得到有效的消除和防止。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一思维方法,进而达到应用自如的程度,教师还必须经常进行强化训练:(1)在平时练习中,设计些能加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开放型”题,有思维障碍的题。(2)解答有多种方法的题目,如:一个榨油厂用100千克黄豆可以榨油15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用5吨黄豆可榨油多少吨?
解法1:用归一法,先算出油率。5×(15÷100)
解法2:归一再包含。先算1千克油需多少千克黄豆。3000÷(100÷15)
解法3:归一再扩大,先算1千克黄豆能出多少油。15÷100×5000
解法4:用倍比法,先算出5吨里有多少100千克。15×(5000÷100)
解法5:设榨出豆油x吨,用比例解。15/100=x/5。
通过这些类型题目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灵活性和广阔性,以防止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在平时做作业时,不仅要求学生得出答案,而且要求学生写出思维过程。例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如7+8=15学生会知道得数,但我还是要求学生把不同思维过程写出来,①先把7分成5和2,再算8+2=10,10+5=15;②先把8分成3和5,再算7+3=10,10+5=15;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为了提高思维能力,可另外选择练习的内容,还应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总之,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