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荣,李 伟,张 勤,杨 英
(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从1998年开始随着管理学学科从经济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工商管理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迄今为止,全国共有500余所本科院校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就业市场。但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大多定位于“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但是所谓的高级人才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管理人才?是研究型还是应用性?是通才还是专才?目标模糊,针对性不强,并且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的培养目标没有多大区别,从而导致各类毕业生层次不分明,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类型单一[1]。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许多高校制订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从总体上看大致相同,没有根据学校的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加以修订,专业服务面向不明显,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难以满足市场层次化、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2]。
工商管理专业是按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从知识结构看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二级学科的核心知识,这种宽的知识面使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其专业核心课通常是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感到“工商管理专业无专业课”[3]。
工商管理专业理论课在学时和学分上占有绝对优势,实践与实训课程比重偏小。由于本科生是一群没有现实企业运营经验的青年人,对理论性强的知识认知度不高[4]。而工商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体系是对实践的一种总结和升华。但专业实习难以有效开展,由于各校的实习经费紧张以及大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另外工商管理专业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人事、战略等,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对口岗位找不到。
自2001年东北电力大学开办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教育以来,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工商管理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与时俱进,进行整体性流程再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一直在探讨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目标定位,优化课题体系,突出专业特色,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找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自2005年以来已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269人,直接就业94人,考研32人(考研率11.9%),平均就业率为46.8%(包括考研),在直接就业的94人中,有47人电力部门就业,占50%。从统计数据看,总体一次就业率低,考研比和在电力部门就业的比率较高。
表1 东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近7年就业情况统计
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应以能够在工业生产管理、商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基层部门担任实际工作的应用性人才为主。而对于以能够在学术界、教育界以及政府部门、企业界担任教学科研人员、高层管理人才为主的层次定位,应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研究生教育、MBA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我校近些年对本科生培养目标的调整,定位于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一般普通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来说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是恰当。
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①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理论是应用的基础;②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③具有沟通与合作能力;④具有调研能力;⑤具有创新能力。
行业定位取决高校的不同行业特色,例如水利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主要适应水利行业;石油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主要适应石油行业;财经院校或综合类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广泛的适应工业和商业领域等等[5]。
我国许多著名高校根据时代要求、专业需求和自身情况,在专业培养方面大胆创新,体现出专业培养特色。①华北电力大学,突出电力特色,在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动力工程、电工学、电力工程、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规划理论与方法、电力市场理论与实务、电力负荷预测、电力市场交易理论及应用、电价理论等近十门与电力相关的课程。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电力企业。②重庆工商大学,根据市场需求定制专业,设置了制造企业管理、流通企业管理和跨国企业管理三个特色方向课程。③天津大学,突出“创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课程有创业学导论、创业营销、企业策划与创业计划写作、创业融资与理财、孵化器实务等。④广西大学,构建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本专业建设成为泛北部湾地区最重要的中小企业管理人才、企业国际化经营人才、自主创业人才等特色人才培养基地[6]。
我校是以电力工科为主的院校,我们将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定位于电力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①从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条件看,进入我校管理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在电力行业就业,他们对电力行业了解较多,也看好电力行业,每年来我校招聘的单位有500家左右,均是电力行业的,虽然每个单位要工商管理专业的很少,但是机会较多。根据近些年来的统计看,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的学生一半进入电力行业;②从培养的角度看,有充足的外部和内部资源,来满足培养电力特色这一需要,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均具备条件。
管理教学的目的是在掌握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由于大学生管理理论基础薄弱和管理实践经验缺乏,采取传统单调的灌输方式进行纯理论的讲授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理解肤浅,与实际工作结合不上,产生不了学习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到不到提高能力的目的[7]。
在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构建层次递进的教学模式,即知识认知、能力转化和素质提高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
第一层次为知识的认知层次,对于管理类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等内容教学中,采用传统结构式教学模式为主,此教学模式传授知识的效率高,课堂信息量大,学生短时间内可学到较多知识[8]。在这一教学环节,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主要讲授重点、难点、热点和前沿问题,讲授课程的结构框架,启发思路,提出问题。
第二层次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层次,在这一层次教学中,以亲验式教学方法为主,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调查,讨论、讲演,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教学,增加教学的互动性,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深入地理解、掌握和应用,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推理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有效地达到知识和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9]。
第三层次为素质提高,在本层次教学中,通过企业现场调研,专题研究,撰写专题论文,提高学生智慧潜力,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的全面训练。对于这一层次的教学,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进行社会扫描、从社会实践中搜索、组织材料,撰写专题论文,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创新。
学生通过这一层次学习。主要目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个与企业管理者及员工沟通的机会,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层次问题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的管理思维,模拟决策。提高学生对专业领域的相关企业的认知程度和获取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结果的能力,企业互动环节,考核学生沟通能力,对经济管理问题的观察力、判断力、决策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管理决策能力。
2010年本科培养方案修订中,对工商管理专业做了较大的调整,从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课程设置、专业特色都做了较大变化,突出了电力特色。
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电力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工商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电力、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电力企业和一般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作为学科专业基础,以工商管理的具体职能作为专业方向,以电力企业管理为特色,在兼顾通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全面塑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知识结构方面,以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作为学科基础,以电力企业管理知识为核心,以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作为专业方向,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适应工商管理特别是电力企业管理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在能力结构方面,以逻辑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基础,注重学生营销管理能力、理财能力、工商管理能力以及电力企业管理能力的塑造和培养。
本专业培养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和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工商管理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突出电力企业管理特色和实践创新能力,毕业生可在电力企业和一般企、事业以及涉外企业单位从事营销管理及生产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项目管理、战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010年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时,课程有较大的调整,增加了突出电力特色的课程9门,有电力企业管理、电力企业生产过程、电力企业会计、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供用电管理、电力市场、电力工程概预算、电力市场营销、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课程。
综上所述,走特色之路是建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也是适应市场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根据本校的优势,突出电力特色是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途径,改革教学模式与方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培养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是改革的目标。
[1]张向群.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5):86-89.
[2]王振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