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山河堰及其摩崖石刻考证

2012-09-11 07:26白燕培
中国水利 2012年15期
关键词:摩崖汉中山河

白燕培

(中国水利博物馆,311215,杭州)

民以食为天,而食则赖以田,田赖以水。汉中虽然土肥水足、沃野天府,但秦岭南麓盆地北沿一线,因地势较高,常受缺水之苦,粮食生产多有干旱之虑。于是,人们在褒河口筑堰,截河引水,以资灌溉,这就是著名的汉中古堰——山河堰。

山河堰是汉中地区重要的水利灌溉工程,研究其历史发展过程,对于探讨整个汉中盆地经济开发和环境变迁过程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山河堰地理位置

关于山河堰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山河”原系“萧何”,传说是萧何所建,山河堰即“萧何堰”。

山河堰为萧何所建的说法在《宋史》中也有所记述:“兴元府山河堰灌溉甚广,世传为汉萧何所作。嘉祐中,提举常平史炤奏上堰法,获降敕书,刻石堰上”。另一种说法,“山河”即指今天的褒河。汉中地区水利大发展是在宋代以后,宋朝以后对山河堰的记载明显增多,汉中博物馆所藏的水利碑刻对山河堰的记载可以为证。山河堰渠首位于今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褒河谷口。

二、诸葛亮对山河堰的贡献

北宋早期就开始有山河堰的修治记载,山河堰是汉中地区最早有史可查的水利工程,在发展汉中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军食、民用,与军事上的胜败、安危都有关系,因而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据《三国志·蜀书》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诸葛亮四次北伐后,蜀因连年征战,士卒疲惫,国库空虚,急需恢复。诸葛亮回到汉中后休士讲武,劝农植谷,积蓄力量,派人整修“山河堰”,以备再战。有史料为证:“山河堰本萧何所创,……诸葛亮军驻汉中,踵迹增筑。”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由此可见山河堰灌溉范围之广。

上述事实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士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三、山河堰管理制度

山河堰管理制度宋代已有记载,明清有较详细的规定并留传至今。当年二堰之下一百多里长的干渠分上下二坝轮灌。海轮10天,上坝4天,下坝6天,有专人负责启闭闸板;各支流闸门也有固定的宽度和深度,放水时间多用燃香衡量。每年维修按亩摊派。灌区设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全堰有总理,支渠有首士,各堰有堰长,田间渠道还有小甲,各负其责。违反堰规则按有关条款予以惩处。新中国成立以后,山河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5年建成了以灌溉为主的石门水库,灌溉规模和保证率都有很大提高。

四、山河堰摩崖内容及其价值

1.山河堰摩崖内容

《山河堰落成记》又名《重修山河堰碑》,是汉中地区分布在褒斜古栈道南端的石门隧道及其南北山崖的104种摩崖石刻中最大的一块碑刻。《山河堰落成记》摩崖石刻,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刻,详记当时修复山河堰的情况及所用工、料、钱、粮等,《山河堰落成记》一刻尤被推为宋隶杰作,1970年移至汉中博物馆。

《山河堰落成记》为南宋绍熙年间南郑县令晏袤所刻,共137个字(如图1所示),碑文内容如下:

“绍熙五年,山河堰落成,郡太守章森,常平使者范中艺,戎帅王宗廉,以二月丙辰徕劳工徒。堰别为六,凡九百三十五丈,酾渠四百贰十丈。木以工计,七十二万四千九百有奇;工以人计,一十五万九千八百有奇。先是四年夏,大水,六堰尽决。秋,使者被旨兼守事,会凡役,慨念民输当四倍于每岁之常,乃官出钱万缗,为民助。查沆、贾嗣祖、晏袤、张柄实董其事。”

所述内容为绍熙四年夏水患,南郑县令晏袤等人主持由官方出资修建山河堰的经过。是一篇记事、歌功颂德之佳书,采用倒叙的手法,寥寥百字就将这一水利工程的用料、用工、用资及主持修建情况叙述得非常清楚。

这方摩崖石刻不仅是一篇记事散文,实则也是山河堰的竣工报告,是一篇政府公文。整篇文章结构严谨,短小精悍,朴实晓畅,纵横疏朗,可谓凝练而旨远,平淡而意深,不饰典故而情理自明。字里行间忧心如焚,忠心可鉴,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魂、爱国心、恤民情。它破骈体文浮靡堆砌、晦涩不实之风,叙事简洁明快,透彻准洽,语言朴素简洁,文从字顺,抑扬开阔,自然平实,浅显易懂,更加适应于政府事务快捷、准确的需要,促使了公文向健康、适用方面的发展,也秉承了时人主张的“句之易道,义之易晓”,不失为宋代公文之典范。

2.山河堰摩崖的价值

山河堰摩崖系 “石门十三品”之一,它既是历史资料,又是艺术珍品,对研究中国古代交通和水利事业,以及文字发展、书法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1)书法价值

《山河堰落成记》堪为宋代隶书中的佳品。字的结体在宽博平稳中追求变化,有些字上部取平直,下部圆转,参差错落,在方正与舒展的和谐中略带篆意。用笔横细竖粗,撇捺波势的放纵,增强了字的动感。此刻石的书法艺术,继承了汉魏书体的厚重雄强,唐代楷体结构的规正严谨,又具有宋人笔法的流畅生动。

山河堰石刻书书法造诣较高,是珍贵的书法艺术遗产,不仅国人爱之,日本及东南亚的书法爱好者也以能购得一张拓片而自豪不已,日本书法家称之为“日本之师”。

(2)补史价值

晏袤的《山河堰落成记》中关于汉中绍熙四年夏大水的记载,可以弥补《宋史》记载的不足。

(3)防洪史研究价值

《山河堰落成记》记载了南宋时期,汉中地区发生洪水,六堰全部决堤,南郑县令晏袤等人防治洪水的全部过程,该碑文为研究中国古代的防洪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

五、结 语

图1 重修山河堰摩崖

山河堰摩崖作为水利碑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研究历代兴建和保护水利工程等提供了实物资料,是研究汉中水利史的珍贵文物资料。

[1]汪志德.石门题刻与宋代的山河堰[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2][元]脱脱,等.宋史·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陈寿.三国志·蜀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4]张元济.嘉庆重修一统志·汉中府[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5]周魁一.山河堰[C]//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十二集.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2.

[6]左汤泉.话说汉中山河堰[J].陕西水利,1992(6).

猜你喜欢
摩崖汉中山河
誓把山河重安排
西狭颂摩崖石刻
万里山河
山河壮举
摩崖石刻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直下看山河
汉中石门十三品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图辑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汉中为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