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建设智能型企业

2012-09-10 00:50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李环
中国商论 2012年4期
关键词:智能型信息化经济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李环

尽管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有所不同,但都必须尽快地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由于信息化建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全方位融入现代信息网络,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建设智能型企业。

1 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企业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论述,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任务,要求企业进一步拓展产品市场。现在有些企业主要是针对出口市场生产,如果人家不给定单,企业就只有停止生产。这就是金融危机情况下,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具体原因。这样的企业,应该尽快创立自己的品牌,改进产品设计,开拓向国内市场和多元化国际市场寻找销路的产品。比如针对国内各地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文化,开拓适销对路的产品。不管有没有金融危机,企业都应该掌握自己生产发展的主动权,都应该面向整个国内国际市场来发展生产和业务。这应该成为长期的基本的经营思想。那种完全依赖人家给定单的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企业必须从贴牌生产转向自主设计和自主品牌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根据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要求,一些企业生产经营的产业方向不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必须转产,改变投资方向。或者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尽管产业性质上仍然属于原来的行业,但是必须提高产业素质,把传统产业改造成为现代产业。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显然不只是企业的任务,但几乎所有企业都要从这些方面实现转变和提升。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根本不能离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尽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企业的要求表现在许多具体的方面,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它的精髓在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据有关机构的分析,农业经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约90%,工业经济约为60%,信息经济不足20%。所以要节约资源,就必须切实发展信息经济,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信息化程度。我们不仅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改造和提升工业,而且也要用信息化建设来改造和提升农业和服务业,还要利用信息化加强三个产业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构建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装备起来,全面融入现代信息网络的现代产业体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所有这些任务,都要求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实质上是要求建设智能型企业。

2 全面建设智能型企业的使命与任务

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建立智能型企业的主要内容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扩大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构建智能型企业,首先必须提高企业产品的信息含量,提高企业从利用信息资源获得的经济效益的比重。信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的低碳经济,是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发展信息经济,向信息要效益,全面提升企业信息经济含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直接生产信息产品,开拓信息产品生产领域。二是提升物质产品的信息含量。一方面是提升消费品所包含的信息含量,使它们能为信息社会的消费者提供信息消费的条件和便利。比如汽车用信息系统,智能化住宅,智能化家用电器、智能型家具等等。另一方面是提升生产资料的信息含量,开发智能化生产工具,包括机器人,数字化机床等,使生产设备适应信息化管理和个性化生产的需要。生产物质产品的企业扩大产品的信息含量和增加信息资源使用的过程,也就是传统制造业利用信息化转变为现代制造业的过程,这一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潜力。三是直接提供信息服务。在信息社会和信息经济中,并不是只有专门提供信息服务的企业和机构才提供信息服务。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有意识地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并获取经济效益。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会导致各行各业都具有信息行业的特征,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信息化程度。

第二,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是融入信息时代市场体系的基本要求。如果企业不发展电子商务,就像激流中的孤岛,与整个市场体系失去了联系。电子商务代表的是现代先进的宏观市场体系,反映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商务经营方式,而是企业与市场与现代信息网络的关系。企业只有进入电子商务体系,才能使企业产品进入市场体系,同时也使企业进入采购体系,进入信息系统。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企业进入电子商务系统也就进入了全球市场系统。

第三,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信息化。生产信息产品或者提供信息服务,扩大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含量,其结果是提高企业信息经济效益,增加收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则应该做到全方位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这要求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人员素质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变革,也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控制、领导、反馈和调整通过企业信息系统而实现联动和协调。

第四,推行信息化生产方式。广义的信息化生产方式是指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狭义的信息化工作方式也叫电子通信工作方式。它具体指员工利用电脑和互联网,以及一定程度上在某些行业已经开始建设的物联网在公司以外的任何地方完成工作任务。这为企业提供了广泛利用全球人才的可能和机会,也为企业节省工作用房与照明等许多方面的生产和管理成本。对于员工而言,采用电子通信工作方式可以实现弹性和灵活的就业,节约上下班途中时间和免受交通拥挤的压力,还可以灵活地安排工作以适应家庭的需要。这显然并不属于信息行业所特有的工作方式。一个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高,利用电子通信工作方式的条件就越充分。也就越有可能获得信息化工作方式带来的效益。当然采用电子通信工作方式也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五,实现与现代信息网络的全方位对接。全方位接入社会和专业领域的信息网络,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资源的必要条件。这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的信息经济效益,降低信息成本。使企业全面融入现代信息环境,也会推进宏观信息环境的改善和发展。充分利用云计算服务平台和正在发展中的物联网,是企业实现与现代信息网络全方位对接和提高企业信息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就必须云计算的支持。云计算通过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可以获取本企业的信息资源,也可以将企业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云平台上,通过云计算可以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它们不再需要自己购置大量的信息设备,直接利用云计算服务平台就能全面融入现代信息网络。

3 加快建设智能型企业,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对策

建设智能型企业是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由于各行各业以及业内企业发展的差异,建设智能型企业的步伐也不可能一致。关键的问题是,所有企业都必须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和长远目标。

3.1 制定构建智能型企业的战略与策略

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经济系统信息化不断加深的趋势,立足长远,站在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高度,认识和谋划智能型企业的建设。由于智能型企业的建设涉及企业生存、发展与创新的各个方面,也需要全社会信息环境的改善和发展,还需要管理体制和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必须有符合长远发展要求和切合企业本身实际的战略与规划,必须制定有序推进智能型企业建设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3.2 创新和完善企业信息系统

建设智能型企业当然首先必须创新和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加强企业信息管理,满足企业本身的信息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满足行业内外其他企业的信息需求。不论企业信息服务的对象怎样,企业必须掌握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求的各方面信息,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研究企业究竟需要哪些信息,改变企业信息结构。这些信息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信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和形势方面的信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的信息;各行各业的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经验和教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条件的信息,它为企业指出在哪里和怎样获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资源,其中特别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信息;国外的相应信息。(2)建设和创新信息管理平台。(3)广泛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提供的信息服务平台。(4)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5)完善和发展电子商务。(6)实现和促进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3.3 实现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

这是非常复杂的任务。比如一般认为员工必须按时赶到一定的地点上班,并根据这样的认识建立起对员工的考核制度和在工厂或车间入口处设立打卡机。这样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不适应于对采用电子通信工作方式的员工进行管理和考核。新的工作方式需要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的创新,也需要管理信息系统与之对接。在现代企业,一种明显的趋势是,有越来越多的员工采用电子通信工作方式为企业服务。这除了需要信息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相应硬件和软件的改进以外,还需要改进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员工激励,改进生产的考核和统计方法。

3.4 实现企业组织创新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求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设立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落实信息化主管领导的职责权限。应考虑对专职CIO进行公开招聘。企业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的建立要做到机构、职能、人员和责任落实。重要的是保证信息管理部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与企业日常管理。

3.5 在企业间建立起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共享机制

首先要鼓励中央企业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在中央企业范围实施共享,有偿使用,以避免重复开发、重复投资,从而大大缩短开发建设的周期。还要在企业信息网络和社会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网络之间、行业管理网络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

[1]曹明新.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企业进信息化建设[R].2009年全国企业信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戴维·A·德森佐(David A DeCenzo),亨利·穆恩(Henry Moon)著.管理学原理(第6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智能型信息化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于Census 变换的智能型防雷接地设备缺陷可视化系统设计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智能型机械自动化应用趋势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智能型暖气漏水保护器控制系统设计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