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抒怀 大儒童心——书画大家范曾及其作品《牧童》赏析

2012-09-10 00:50马章乘
中国商论 2012年4期
关键词:范曾牧童幅画

马章乘/文

范曾 ● 书画欣赏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1 938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 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 957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半年后转入中国画系。1 962年毕业,分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随沈从文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并临摹优秀绘画作品多件。1 978年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 984年调入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曾捐款400多万元人民币建设该系。1 979年他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1 982年获日中文化交流功劳纪念杯。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其作品《灵道歌啸图》等藏于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八仙图》等藏于中国美术馆,《秋声赋》等藏于美国伯明翰博物馆。 201 0年1 2月30日,受聘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牧童》作品借力徐斗先生的法眼,此作品是范曾真迹无疑,并颁发了鉴定证书,徐先生当时评价这幅作品十分精到,实乃范老之佳作。于是就在北京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张弛好友的手中,买下了《牧童》这幅作品。端详画作,边品边聊,那种感觉,用“奢侈”二字来形容亦不为过。谈话中自然要提到范曾先生本人。

已过古稀之年的范曾先生,画的是“儒释道”,心如画中圣贤人。 他潜心表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借古抒怀。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善简笔写意人物。1 979年他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 他“自视与八大山人为异代知己”,自谓“形忘而后意在,简极而后神全”。

画家能诗善文、可观者,并非多数。近现代大师中,亦仅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李苦禅等数家而已。范曾能诗词文章,意境超逸而不落俗套,诗文书画,皆如其人。范曾先生坚信:“艺术至高的境界,是与道德合而为一。”“境界既高,气韵随之,气韵既高,生动乃至。”从他的画中,可感受到诗意风神,他常谈笔墨、说诗史、评人物,文史哲等国学经典。他最尊崇老子,最爱画老子,他相信,那紧随老子的稚童,正是对老子崇敬备至的范曾自己。描绘童年也是他最擅长、最爱画的题材之一,童趣的作品占有相当的比例。也许这就是所谓“复归于婴儿”、“大儒童心”的具体体现吧。《牧童》是范曾先生1 989年的精品力作,此幅画的上方题款:“余作画多诗趣,多遣兴述怀。急救草草之作,俯仰天地即与神驰。苏东坡所谓凭虚御风迷不知所向也。至于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两句三年成,一吟双泪流。余未敢踵接也。己巳年十翼抱冲斋主范曾。落款印,一阳为‘十翼’,一阴为‘范曾’”。此所题内容,予以言表他崇敬古圣先贤之心情,亦是虚心自谦之意。书法可谓“百炼钢成绕指柔”,乃神来之笔。其用笔虚实相生,含蓄圆融,结体外实而内虚,为颜体根基,行笔抑扬顿挫、拖曳沉稳,收放自如,潇洒奔放,舒展大气。书法的布局,上齐下不齐,刚好形成一个夏日乘凉的葡萄架或牛棚的式样,那凉棚下的牧童,刚把拴牛绳解开拿到手中,那牛就急迫地向外冲,看那牛的眼神和两只精神抖擞的大耳,以及使劲儿向外平伸的牛嘴,把牛急于去草地上的情景刻画得毕肖逼向,那牧童一只手向牛挥动着,好像在示意:“老伙计,别着急,今天我就是专门陪你到草地上去玩儿呢,让你高高兴兴的,吃地饱饱的”。此幅画看那牧童赤着脚,表达自由放松之寓意(中国古代的大仙罗汉们的形象都是赤着脚,鞋子是束缚的象征)。看那牧童的服饰穿着,正是夏末秋初,草苗肥盛季节,可以想象到,那牧童在那肥沃的草地上玩耍,牛儿一边低头吃草,一边得意地甩着那像只软管毛笔的情景;可以感受到牧童游戏于自然田园的快乐和趣味。那里有范曾先生自己的影子,有他对少时美好记忆的追怀,亦使读者不由自主地引入到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

《牧童》这幅画是以写实的手法,描绘童年的故事,表现其向往童年的天真和浪漫。构图匠心独运、气势外扩,结构严谨、造型精准,更显童趣真切,愈发真情实感,流露其诗性的智慧, “真境逼而神境生”、“与天地精神向往来”。范曾先生在造境上,显示出大师风范,在咫尺之间,把物体置放在一个开阔的空间之内,游刃有余,这当然与他的骨法用笔有直接的关系。儿时的情景,虽只能于梦境追寻,但其异样的感受,却是刻骨铭心的。萦绕不断的回忆,正是画作的最好题材,同时,也是借助非凡的笔墨工夫,精准的造型本事,使其理想成为艺术创作内容的具体实现。提倡“天真”,就是“剔除”非真的那一部分;这是一个问学觉悟的过程,也是一个修心达道的过程。

读范曾的画,可得到一些来自画面又延展到画外的人生哲理思辨,给读者以启迪和教育。

《牧童》

猜你喜欢
范曾牧童幅画
牧童学画
范曾,狂人作画醇如酒
你的名字是幅画
牧童
遇见大师
猜画
寂寞的牧童
范曾和朱军的莫逆之交
读懂范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