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郭景东 陈培国 封晓辉 丛永峰
油田“联防联动分片承包”夜间管理法,突破了传统管理方式的束缚,通过各部门紧密配合,联合防范,联合行动,同时,通过划分责任区块,设立区块负责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
2009年以来,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管理的南二区东部二类油层注聚逐步见效,油井含水率下降,产油量上升,开井放油案件日益增多,偷盗油田生产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日趋猖獗,作业区治安环境日益严峻。传统的保卫队管理方式和采油队夜巡管理方式已不能再适应新的形势,第一作业区积极改革创新,率先实施了“联防联动分片承包”夜间管理方式,为实现原油持续稳产提供了坚强保证。
原油稳产任务对夜间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作业区作为厂主力作业区,确立了年产原油在百万吨以上的持续稳产目标。要想落实稳产措施,精细生产管理成了最主要的手段。由于油田属于连续生产企业,其中夜间生产时间达到16个小时,夜间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原油稳产的压力要求必须加强夜间管理,减少原油损失。
原有的保卫力量满足不了油田夜间安全运行的需求。流动人员多,人员结构复杂,导致长期以来井区内开井放油、生产设施被盗等现象严重,采油队夜巡人员受到人身伤害、车辆被砸等现象时有发生,生产治安形势较为严峻。同时,保卫队力量有限。第一作业区保卫队员工21人,专用车辆4台,共管理各类站(所)52座、计量间89座、油水井2250口。如何整合人力资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目前的工作方式,成为加强夜间管理的正确有效途径。
传统采油队夜间巡检的工作效率偏低。由于区块经历了聚驱开发及水驱加密调整,造成新老采油队的油水井相互交叉,由于各自分散巡检,导致同一区域出现重复巡检的现象,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目前,全厂形成了由厂保卫大队、作业区调度室、区保卫队、采油队到油田公安分局组成的“交叉式、立体化”治安防范管理框架,形成了“联合防范、联合行动”的油田夜间管理方式,切实增强了夜间防范能力,大幅度提高了夜间管理效率和水平。
“分片承包制”是指通过划分责任区块,设立区块负责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各区块保卫组人员以打击油田犯罪为主,夜巡组人员以保证夜间生产时率为主,采油队生产岗位人员以保障生产运行为主,各方以作业区调度室为主体依托,建立起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同时又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夜间管理责任体系。
实施组织机构调整,转变治安防范管理方式。
核 实 情 况
一是将保卫人员和采油队夜巡人员进行重新调配分工。即从原来采油队夜巡工中抽调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年富力强且能驾驶车辆的骨干力量,统一集中到保卫队管理。精简后的夜巡人员分为3个班组,每班由一名班长具体负责指挥和协调辖区内的油田巡查工作。
二是创新实施分区块责任承包制,发挥区块承包制的优势。例如第一作业区将所辖区域划分为三个区块,各区块分别由保卫组三名班长担当主要负责人,并配备一台保卫车和一台夜巡车负责夜间井区的巡查和保卫工作。
三是加强与采油队之间的信息反馈。在加强自身巡查力度的同时,保卫队与基层采油队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明确相互间的管理责任。保卫队和采油队的密切配合,极大地强化了井区的夜间管理。
实施管理制度调整,建立防范管理责任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统一建立并完善了《巡逻岗位工作制度》、《会议汇报制度》等规章制度。工作中做到“五定”管理,即:“定标准、定责任、定任务、定人员、定奖惩”,做到了“岗岗有规范、人人有职责、事事有标准”,实现了变粗放防范为有序防范,有力保障了联防联动工作的推进。
二是重新界定管理责任。保卫组主要负责打击油田犯罪,保障油田物资及员工的人身安全;夜巡人员主要负责作业区夜间的安全生产、巡回检查,以及发现犯罪分子后的及时汇报。同时,保卫组在夜间巡逻时若发现有故障井,要及时通知夜巡组到现场重新启机;发现光杆断脱,须及时通知并协助夜巡组赶来处理,保证油水井出现故障后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三是建立管理责任追究机制。保卫队在发现井组设备出现问题后,可直接和采油队沟通排除故障,处理后双方按要求认真填写《夜间巡查记录表》,次日采油队和保卫队交接《夜间巡查记录表》并留案保存,便于追究责任时能做到有据可依,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保卫队与采油队之间始终保持互相监督、互相协作、共同行动的良好习惯,提高了联防联动的实效性,保证了夜间生产的顺利进行。
大力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夜间治安防范效率。
一是应用信息化新技术,变低效巡检为高效巡检。本着“管理统一化、行动灵活化、信息同步化、沟通经常化”的联防联动管理原则,保卫队的专用车辆均装配了先进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超远距离对讲系统,实现对各井区全面管控,提高保卫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作业区调度室都设立了油田生产信息监控中心,各个生产站所、主要值班室、操作间及部分重点生产井都在监控范围内。全厂各调度室之间、保卫队之间的联系保持畅通,极大地提高了打击油田盗窃犯罪行为的效率。
二是实行产量黄、红两级预警,动态掌控治安主动权。建立“黄、红两级预警”监控制度,做到产量发生异常时由生产调度室发出预警信号,保卫队和采油队及作业区生产值班人员迅速赶到生产现场查找原因,做出快速反应。“产量变化监控两级预警制度”不仅增加了保卫队的打击精度,也减小了夜间工作的难度,使保卫队的夜间工作效率有了质的飞跃。
第一作业区自2009年4月20日实施“联防联动分片承包”夜间管理法以来,切实做到了安全防范和生产管理同步进行,提高了夜间生产管理水平,在实际运行中见到了明显成效。
治安打击犯罪效率明显提高,维护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施行“联防联动分片承包”夜间管理法后,通过科学精细化管理和加大巡逻打击力度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夜巡工作效率,有效地减少了犯罪分子的作案几率,油田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缓解了生产一线人员紧张的矛盾。
办法实施后,保卫队从基层采油队的44名夜巡工中抽调23人,结合保卫队的21名保卫员,组建了保卫组和夜巡组,建立了能较好适应新管理法的组织人员机构。此外,将剩余的21名夜巡工补充到基层采油队中,缓解了基层采油队由于缺员而造成的生产压力。
加快了对故障井的处理,夜间生产时率明显提高。
联防联动要求保卫组在夜间巡逻时,如果发现停机和光杆断脱等状况时,须立即通知夜巡组,夜巡组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在10分钟之内赶到现场处理。在夜间巡查中,作业区保卫队和夜巡组相互配合,发现各类问题能及时解决,有效地提高了井区夜间生产时率。仅第一作业区累计挽回原油损失达3200吨。
夜间治安防范力量加强,员工安全得到了保障。
新的管理模式实施后,通常是2-3人开车上井巡查,遇到紧急情况时夜巡工可以开车撤离现场并及时通知保卫人员紧急增援。同时,保卫队也详细登记了各采油队及夜间生产岗位的有效联系方式,便于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油田“联防联动分片承包”夜间管理法在第一作业区运行一段时间后,作业区所辖区域内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全厂各作业区结合自身实际,以保障完成原油生产任务为核心,全面推进新管理办法的切实有效开展,目前已累计为全厂减少原油损失将近2万吨,为实现原油持续稳产提供了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