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神经触激术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2-09-08 03:58史中亚朱冬承胡奋强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腰椎针刺

史中亚,朱冬承,胡奋强,陈 勇

(江苏泗洪县中医院,江苏泗洪 2239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因此,寻求一种治疗LDH更有效的方法,减轻患者病痛,提高临床治愈率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刃针神经触激术为主综合治疗和常规针刺为主综合治疗,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8例患者均来自泗洪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均经腰椎间盘CT或MRI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根据患者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首发 复发 男 女 年龄(岁) 本次病程(月) VAS 分值治疗组65 26 39 34 31 44.84 ±8.62 12.52 ±3.84 6.86 ±1.46对照组 63 25 38 33 30 45.32 ±7.86 13.48.±3.56 7.14 ±1.38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LDH诊断标准:①既往有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或有腰部外伤史;②疼痛由腰部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增加腹压如咳嗽时疼痛加重;③脊柱可有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或反弓,病变部位椎旁压痛明显,腰部活动受限;④受累神经支配区的下肢有感觉障碍,病程长者可出现患侧臀部或下肢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60°,加强试验(+),膝、跟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肌力减弱;⑤腰椎X线摄片检查提示病变椎间隙可变窄,脊柱可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腰椎间盘CT或MRI检查提示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硬膜囊受压征象。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严重感染,严重心、脑血管等原发性疾病患者;②孕妇、精神病、腰椎结核、脊髓肿瘤以及椎体滑脱患者;③髓核脱入椎管,有外科手术指征;④不能坚持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⑤资料不全或病例脱落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针刺取穴 ①脊神经根触激部位:根据CT或MR提示椎间盘突出部位,结合压痛点,定点、定位取穴,在患椎棘突间隙中点后正中线旁开约三横指(3~4.5 cm)处;②神经干触激部位:相当于患侧秩边穴及环跳穴位置。

2.1.2 操作 ①脊神经根触激: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20 cm左右的高枕,使椎间孔处于扩张状态。局部皮肤碘伏常规消毒后,采用RZ系列一次性刃针(规格0.70 mm×40 mm),刃针与人体矢状面呈75°角刺入,刀口线与脊椎纵轴平行。直达腰椎横突根部上缘,即小关节外侧缘。触及横突时稍退针,加大倾斜角度,使刀刃移至横突根部时,紧贴横突根部下缘缓慢深入达椎间孔外口,稍上移刀刃,离开骨面,向前略深入,患者会有下肢触电样感觉,下肢会无意识的弹起,此为触激成功。如未有上述反应可将刃针上提后再深入缓慢探查,直到触激成功。②神经干触激:在患侧秩边穴、环跳穴位置,局部皮肤碘伏常规消毒后,刃针垂直缓慢刺入探查,此时亦会有下肢触电样感觉,下肢会无意识的弹起。

2.1.3 骨盆牵引 患者俯卧位或仰卧位,分别固定骨盆和胸廓行对抗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一般为体重的30% ~60%,以牵引时不产生疼痛、患者可耐受为宜,每次30 min左右。

2.1.4 推拿 首先采用滚、揉、捏等手法使患者腰部紧张的肌肉放松,然后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灵活应用一种或几种手法进行治疗。如侧位斜扳法、拔伸按压法、牵抖法、压膝曲腰法等。

2.1.5 西药 急性期考虑神经根局部有炎症水肿时,予以西药甘露醇、激素、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治疗以消除神经根局部炎症水肿。

2.2 对照组

2.2.1 针刺取穴 采用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腰骶部以两侧大肠俞、关元俞和夹脊穴为主,臀腿部以患侧秩边、风市、环跳、殷门、阳陵泉、委中、承山和昆仑穴为主。

2.2.2 操作 皮肤常规消毒,直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然后在腰部和臀腿部分别用G6805型电针仪各接一对电极,采用连续波,频率5 Hz,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15天后两组统计,评定疗效。

2.2.3 其他治疗同治疗组

3 观察指标

3.1 视觉模拟量表(VAS)

疼痛强度观察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即画一条长度为10 cm的直线,两端为所测量疼痛的两个极限(0为不痛,10为极痛 ),让患者在此直线上选择能描述其某一特定时刻所感受疼痛水平的一点,得到1个代表疼痛强度的具体数据。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LDH疗效标准制定。临床治愈: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阳性体征转阴,患肢直腿抬高试验>60°,可以从事一般日常工作;好转:症状大部分消失,但仍有轻度疼痛或不适感,直腿抬高试验<60°,腰部负重后疼痛加重;无效:经15天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4 结果

4.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分值变化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VAS分值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均能够有效缓解腰腿疼痛。两组差值比较,经两样本均数T检验,t=5.91,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比较:χ2=4.51,P<0.05,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比较:χ2=5.42,P<0.05,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 治疗前后VAS分值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VAS分值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治疗组65 6.52 ±1.84 1.22 ±1.24 5.30 ±1.42对照组63 6.48.±1.56 3.03 ±1.43 3.79 ±1.47

表3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论

LDH属于中医“痹证”、“腰腿痛”范畴。本病主要是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筋伤骨错、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遂发为此病。

现代医学认为LDH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引起的综合征。研究表明:针刺穴位可促使中枢释放如5-羟色胺、阿片肽等镇痛物质;还可消除炎症性介质,抑制伤害性因子对疼痛感受器的不良刺激;促进外周炎性组织阿片肽的释放,如p-内啡吠,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通过针刺还能降低外周单胺类递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2]。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感传,气至病所。古代医家已把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作为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种重要手段。神经触激术实质从中医理论讲属于循经感传,是针刺得气的一种表现。临床一般多采用的是针刀触激,笔者认为针刀刀刃较宽,在盲视下风险较大,故改为刃针触激,其安全性及普及性均优于针刀。其治疗机制可能为刃针的侵入和适宜的触激启动了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提高了人体内在的抵抗与应变能力。在特异的部位强刺激起到了抑制脊髓反射亢进的作用,从而达到了脊髓内环境的新的平衡。针刀对神经鞘膜触激,使神经产生致敏应激反应即逃避反应,致使该神经所支配的肌群受到抑制,使肌张力降低,抑制神经的传入冲动,解除肌痉挛。触激使麻痹的神经予以激活,并接通神经传导通路[3]。

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刃针触激椎间管外口的神经根后,相应的神经根可向椎管内延长,等于增加了神经根在椎管内的蠕变率,因此相应的神经根可从突出的腰椎间盘的压迫下“逃逸”出来[4]。局部解剖证实,腰神经根从椎体的椎弓根下方出椎间孔后,向前、向下方斜行越过椎间盘纤维环,它与下一椎体的上缘及其上关节突的前外侧面构成一无重要组织结构的安全三角区,深刺此部位,直接刺激受累神经感受器,产生“循经感传”、“气至病所”,使“气至而有效”[5]。

牵引是治疗LDH的主要保守疗法之一,通过持续牵引可有效缓解腰椎椎旁肌肉的紧张及痉挛,使腰椎间隙加宽,增加腰椎间盘内部负压,降低神经根的张力,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从而间接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6]。推拿可有效改变病损节段的异常受力情况,缓解腰部周围肌肉的痉挛,通过手法修复腰椎生物力学平衡,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的炎性水肿,抑制肉芽增生及黏连,继而达到促进组织修复、缓解疼痛的目的[7]。

刃针神经触激疗法是将针刺疗法和闭合性松解法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新的医疗手法。一方面可利用针的作用,疏通气血,活血化瘀,通则不痛;另一方面可利用刀的切割,松解粘连,祛除卡压,改善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以松至通,通则不痛。刃针神经触激术是传统针刺法与现代针刀医学的有机结合,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在此基础上根据LDH不同时期,结合推拿、牵引、西药消炎脱水综合运用,更能有效发挥治疗作用,临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2] 赵炎.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4):344 -345

[3] 任月林,任旭飞.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5-220

[4] 李戬,庞继光.松解神经根管外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3):7

[5] 吴美倩.同神经节段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7):497 -499

[6] 朱谦,韩庆生,赵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及随访观察[J].中华理疗杂志,2000,23(6):325 -327

[7] 陈小虎,杨传美.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403 -405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腰椎针刺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清明的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