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东,谭 伟,易光强,卢 敏
(1.广西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03;2.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从Cox的迷宫手术到现在的近20年来,大多报道手术治疗房颤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远期效果。我院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为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迷宫术,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的射频消融迷宫术具有操作简单、远期疗效确切、安全可行、无远期并发症的特点[1]。但改良迷宫术后早期房颤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转复窦性心律后常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对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临时起搏器治疗及药物(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这些方法存在疗效不佳、治疗时间较长、有一定毒副作用等缺点。温阳通脉针法是在体针的基础上加上灸法以温阳为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能使患者体质快速提高,缩短康复时间。笔者自2009年~2011年采用装置临时起搏器,温阳通脉针法结合静脉泵入葡萄糖加异丙肾上腺素方法治疗29例,并设对照组(装置临时起搏器,静脉泵入葡萄糖加异丙肾上腺素)31例进行观察,收到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设置随机数字卡供患者随机分组使用,卡密封于不透光信封中,信封上的编号与卡片上的序号相同,并按编号顺序依次排列好信封。对病例进行治疗时按其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拆开号码相同的信封,严格按其内卡片规定的序号分组并进行该组的治疗方案。
治疗组29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1岁,平均年龄41.4岁,病程最长35年,最短3年。对照组31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3岁,平均年龄41.0岁,病程最长32年,最短1年。
根据《心血管病学》[2]制定的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窦性心动过缓:平均心率<60次/min。
①改良迷宫术后;②平均心率<60次/min;③年龄18~65岁;④治疗期间未采用其它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法。
治疗组:装置临时起搏器,温阳通脉针法配合静脉泵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加异丙肾上腺素1 mg,增加泵入量直至心率升至80次/min以上。
对照组:装置临时起搏器,静脉泵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加异丙肾上腺素1 mg,增加泵入量直至心率升至80次/min以上。
10 天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
两组患者伴基础病,均常规进行治疗。
治疗组:装置临时起搏器,静脉泵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加异丙肾上腺素1 mg增加泵入量直至心率升至80次/min以上,配合针刺内关双、足三里双、关元,艾灸关元、神阙。针刺得气后施以小幅度提插捻转,平补平泻,行针2~3 min。悬起艾条灸关元、神阙各20 min。针灸治疗每天1次,每次20 min。10次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
对照组:装置临时起搏器,静脉泵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加异丙肾上腺素1 mg,增加泵入量直至心率升至80次/min以上。10天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
治愈:心律保持窦性、心率升至70次/min以上(包括70次/min),且停止治疗后仍能维持上述状态;好转:心律保持窦性、心率升至60次/min以上,且停止治疗后仍能维持上述状态,自觉症状好转;无效: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
在计算机上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55.17%)高于对照组(29.0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采用装置临时起搏器、温阳通脉针法结合静脉泵入葡萄糖加异丙肾上腺素和采用装置临时起搏器、静脉泵入葡萄糖加异丙肾上腺素这两种方法治疗改良迷宫术后窦性心动过缓时,静脉泵入葡萄糖加异丙肾上腺素配合温阳通脉针法治疗优于静脉泵入葡萄糖加异丙肾上腺素,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心脏病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特发性退行性硬化、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手术外伤等,中医称之为“心动悸”,是指由于诸种原因使心脏气机紊乱,心动异常,以心悸、怔忡、惊惕不安、胸闷气短为主要表现的心系疾病。本研究着重于研究温阳通脉针法治疗改良迷宫术后的窦性心动过缓。改良迷宫术的手术适应症属中医心痹范畴,祖国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再之脏腑虚弱、失治或复感外邪,则会出现以经络气血为枢纽的传变,侵袭心脉发为心痹,外邪困阻心胸,折损胸阳,从而形成上焦虚寒、阴寒上乘的主要病机[3],患者在术后伴随有气血大伤、心阳亏虚,形成本病病机以心肾阳虚为本,血脉瘀滞为标,总属虚证、寒证、瘀证[4]。心阳是心脏之搏动,从而推动血液的运行,阴阳是相互依存的,心阳气之虚弱必定影响气血不足,阻碍患者术后的康复。温阳通脉针法是在体针的基础上加上灸法以温阳为主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常规体针具有疏通经气、化瘀通脉作用。温阳灸法,艾叶气味芳香易燃,悬起艾条对着穴位灸后,热力透过皮肤,直达深部,患者可感到局部强烈灼热感,这种热感扩散到肌肉组织中有效地促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具有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温经通脉的作用,有利于心率恢复,达到标本同治。所取关元穴属于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气功聚气凝神之所,又为全身强壮养生之要穴,《圣惠方》载:“引岐伯云,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神阙在腹部,脐中央,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也是任脉之要穴,因其在人身上下、左右的中部,乃“居中立极”,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所以能分清浊而别阴阳,激发脏腑经脉气血的生成与运行。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在肘膝以下的远道输穴,并为其经别,别出之输,循经直上系于心包络,实可谓经气流注转输入要道,感应极强,使之成为主治心血管疾患的重要穴之一。因而针刺内关穴可起到温煦心阳的功效。实验证明针刺“内关”穴对心律失常的调节中有确切作用[5,6]。足三里,四总穴之一,有温阳益气、补益脾胃之效,《玉龙赋》载:“心悸虚烦,刺三里”。脾胃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加以胃经的合穴足三里,益气补中,生化气血,壮心阳通血脉,使血脉畅通。
中气如轴,四维如轮。中医的医理,只是运动轴的旋转去运动轮的升降,与运动轮的升降来运动轴的旋转而已[7]。关元、气海温下之阳,使元阳上升,内关通调心脉,心气下行,而轮运行。神阙、足三里温通中阳,旋转中轴。诸穴合用,达到轴运轮行,轮运轴灵,通过腧穴经络,内达脏腑,调节脏腑经络,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心肾交通,使心衰复而心阳通,心血足,阳气恢复,以治其本,达到增强体质,使患者体质快速提高,缩短康复时间,窦性心动过缓转复为正常心律。本研究将针灸疗法介入改良迷宫术后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中西医结合具有独创性,且方法简便,费用低廉,疗效满意,患者乐于接受。
[1] 方海宁,谭伟,陆健君,等.心脏不停跳下心内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的远期疗效[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8(11):808
[2] 马爱群,胡大一.心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3-185
[3] 赵伟东.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风心病并发的自汗症41例[J].河北中医,2006,28(1):49
[4] 张莹,梁晋普.郭维琴教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拾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210
[5] 曹震,郑利岩,陈颖,等.针刺对实验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Gi基因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1012 -1013
[6] 周愉,沈雪勇,魏建子,等.红外灸对垂体后叶素致家兔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9):569 -570
[7]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