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利水法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

2012-09-06 09:28
中医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葶苈子利水人参

李 旭

(湖南省中医院内科,湖南长沙410005)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2006年 8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培土利水法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据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52~78岁,平均(63.26±6.36)岁;病程2~12年,平均(5.68±0.76)年;冠心病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风心病7例;心功能Ⅱ级19例,Ⅲ级28例,Ⅳ级11例;伴胸闷45例,喘促33例,水肿22例,气短38例。对照组56例,其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53~77岁,平均(62.32±5.52)岁;病程3~13年,平均(5.75±0.69)年;冠心病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5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风心病6例;心功能Ⅱ级18例,Ⅲ级26例,Ⅳ级12例;伴胸闷42例,喘促36例,水肿25例,气短37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按照《2007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标准。心功能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2]分级。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属Ⅱ~Ⅳ的患者,均可纳入试验病例。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因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心力衰竭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归女;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⑤合并有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⑥年龄在18岁以下或78岁以上者;⑦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尿、强心、扩张血管、ACEI和少量β受体阻滞剂及能量支持等西医常规治疗;并发肺部感染者,应用抗生素;电解质紊乱者,及时纠正至正常;伴有缺氧者,给予低流量吸氧。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培土利水法,给予益气健脾利水方,药物组成:黄芪30 g,白参10 g,白术 25 g,茯苓 30 g,薏苡仁 30 g,桂枝 6 g,泽泻10 g,猪苓15 g,陈皮6 g,葶苈子20 g,大枣10 枚。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①临床疗效;②症状积分,分别将胸闷、喘促、水肿、气短4个主要伴随症状按无、轻、中、重记0,2,4,6分,记录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值;③心功能指标,如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有搏输出量(SV)。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相关标准。基本治愈:心功能纠正至Ⅰ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显效: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而未达到1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而未达到Ⅰ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无明显改变,或加重,或死亡。

8 结果

8.1 2组疗效对比

见表1。2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80,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疗效对比

8.2 2组治疗前后各主要伴随症状积分对比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主要伴随症状积分对比 分,±s

表2 2组治疗前后主要伴随症状积分对比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组 别 例数 时间 胸闷 喘促 水肿 气短治疗组 58 治疗前5.02±1.12 3.20±2.65 3.33±1.26 4.72±0.32治疗后 1.16±0.13**## 2.13±1.97*## 2.73±0.17** 1.43±0.50**对照组 56 治疗前 5.26±1.12 3.48±2.91 3.52±1.18 4.82±1.48治疗后 2.06±1.42** 3.09±0.94 2.52±1.21** 1.23±1.02**

8.3 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s

表3 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组 别 例数 时间LVDD/mm LVEF/% SV/mL治疗组 58 治疗前58.92±2.66 41.32±3.62 41.37±5.06治疗后 46.26 ±1.72**## 68.32 ±7.85**## 58.45 ±2.12**##对照组 56 治疗前 58.62±2.36 53.72±2.72 41.22±8.12治疗后 48.46±1.80** 53.71±2.75 53.68±8.42**

9 讨论

心力衰竭的治疗可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1]。该病发生时心肌缺血缺氧,机体耐受量降低。常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方法,但临床上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使心力衰竭在治疗学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成为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有利因素,但常导致低血压及咳嗽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难以耐受;采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虽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近期疗效明显,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常因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而易出现中毒反应;速尿类利尿药使用后可通过快速利尿减低心脏前后负荷,有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但易致电解质紊乱,出现新的并发症;此外,还有在严重心功能不全时β受体阻滞剂使用受限等不利因素。因此,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具有局限性[2]。中医药整体辨证治疗心力衰竭具有一定优势,故而近年来对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得到广泛开展。

心力衰竭属中医学“痰饮”、“水肿”、“胸痹”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病机多为心气虚损,累及肺、脾、肾3脏,导致三焦气化不利,津停水阻,故临床治疗多以益心气、补心阳、化饮利水为主。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脾胃气虚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既运化水谷,又是水液代谢的枢纽。心力衰竭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加之久病损伤脾胃,水湿不运,外溢肌肤责成水肿,凌心射肺,出现喘促、心悸;下影响膀胱气化,则尿少。笔者认为,采用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应在利水消肿的同时健脾益气,故给予健脾益气利水方治之。方中黄芪、人参、白术健脾益气利水,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淡渗利湿,葶苈子泻肺利水,桂枝温阳益气,陈皮理气化湿,大枣益气健脾利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的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经水解后生成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此两种物质均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可通过阻滞Ca2+内流降低心肌氧耗量,改善缺血心肌供血供氧,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而人参亦有诱导心肌细胞产生干扰素及促诱生干扰素的作用[4];黄芪可通过 Na+-K+-ATP酶实现强心作用[5];葶苈子提取物具有显著的强心和增加冠脉流量作用,且不增加心肌耗氧量[6]。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结合,标本兼治,切中病机,可获良效。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29.

[2]Eugene Braunwald.心脏病学[M].陈灏珠,译.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7-59.

[4]郑发红.独参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2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1997,2(1):12.

[5]王奇玲,李云义,齐辉,等.黄芪皂苷对离体工作心脏的肌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J].中国中药杂志,2009,17(9):557.

[6]吴晓玲,扬裕忠,黄东亮.葶苈子水提取物对狗左心室功能的作用[J].中药材,2008,21(5):243-245.

猜你喜欢
葶苈子利水人参
葶苈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葶苈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北葶苈子炮制前后对H2 O2 诱导的H9c2 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复方葶苈子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人参娃娃
5种炮制方法对南葶苈子脂肪油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