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华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江苏 南通 226300)
目前,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回顾2012年高考化学卷,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化学试卷结构稳中求变,既充分考查了化学主干知识,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又重点突出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本质和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思想。
目前化学新课程的必修Ⅰ和必修Ⅱ,内容特别多、知识面特别宽,涉及到整个高中理科学生三年要学的内容,有些知识又介绍得非常粗浅,内容面面俱到,使得知识很难形成体系,要抓好高三化学总复习的实效性就必须认真研究新课程知识体系架构,正确认识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关系和地位,认识各模块的性质和特点,这才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课程角度而言,2012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对高考试题的命制提出了这样几个要求:1.以主干知识为载体,注重对新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2.以能力立意为核心,突出对新课程背景下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的考查;3.以化学实验为依托,落实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考查;4.以测量理论为指导,努力实现新课程考试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高三化学总复习就其教学目标而言,既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又凸显课改理念,既切合教学实际又阐明命题方向。
2012年新修订的高考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在关注知识要求的同时,我还关注了考试说明中列举出的典型题示例的一些变化,发现了其中有部分例题与今年的高考试题有不谋而合之处。如:例题第13题和高考试题第14题考查的都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巧合的是两题均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已知条件,而四个选择项也都是围绕反应速率的求解、反应热效应的判断及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等方面来设问;江苏省独立命题以来,以图像为信息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仅出现过两次。而这样的例题出现在《考试说明》第15题;高考实验题每年都在考,但考查具体实验操作步骤的,在以前的江苏高考中并不多见,《考试说明》第23题与今年江苏高考第19题在这方面得到了重合;另外,仔细研究过考纲和试题的老师一定会发现:《考试说明》中的第24题和高考第20题在新情景的呈现方式、设问角度、知识点的考查等诸多方面有极大的重合度。
以上可能仅仅是一种巧合,但这些例题之所以能被选作为典型题示例说明它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并且已经被广大教师和高考命题专家认可,对高考命题的走向有一定的借鉴和引导作用。
研究江苏高考还应该站在全国高考总体背景之下来分析。分析近些年高考出现的大量化学试卷,不难发现,各地的高考题各有特点:广东、江苏高考的命题情景比较新颖,常利用工艺流程的形式考查化学问题,并将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宁夏、海南题型比较常规,以考查单一知识点为主;而山东高考则比较注重体现综合性。然而任何一份高考试卷对化学学科基本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查是比较稳定的,它们大都是化学的主干知识,而且,仍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与重点,是我们平时迎考复习应注意的。
2012年试题保留了文字凝练、表述明晰、图示简洁、结构严谨的特点。试题充分体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等方面的要求,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纵观全卷,试题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包含化学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新能源、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实验操作、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和培养创新精神。试题的主要特点有:
江苏省近三年高考试题纵向比较
①重视对基础知识和技能考查
试题全面检测学生对中学化学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突出了对化学基本内容的考查,考查的知识面较宽,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主干知识,且不回避常规热点和难点题型,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热化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等内容,试题加大了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考查。
②重视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化学试卷略增添了考核实验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对实验的重视,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工业生产实际和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突出考查了从化学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了实验探究能力。如16题NO2和NO体积比不同产生何种影响、17题寻找流程图中的信息,设计物质的合成途径,19题的实验题和21B实验化学内容,以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和进行简单科学探究的能力。
③试题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已经广泛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当中,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结合目前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社会热点,组织相应的试题,考察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能力。试题内容尤其是Ⅱ卷填空简答题,涉及生活、化工、环保、能源、科研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也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命题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科学发展过程,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树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如第16题亚硝酸钙的制备,涉及了关注环境保护、生产条件的优化、物质的循环使用等。
从进入新课程高考以来,分析江苏高考化学卷,我们可以发现高考的平稳过渡,是稳中求变、稳中求新。而真正达到稳定的核心有两个:立足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能力不变;试题题量、难易程度恰当。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的局限决定了试题抽样的集中性——只能是该学科的主干、核心、基础、重点、可再生的、对今后学习有价值的知识与能力。因而基本判断是:高考题一定是原创的或深度改编的,2011、2012年试题都会成为2013年高考命题潜在的参照,题型和题量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重在理解、适度延伸、关注迁移。命题倾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重考查主干知识。
考查主干、核心知识,保持试题稳定的特点。重点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包括:化学用语、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与判断、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速率与平衡、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电解质溶液理论,电化学、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等。
对化学高考题来说,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常考常新。不变的知识点,变化的是情景。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尝试着将“鲜活”的材料引入试题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尽可能使学生的“胃口”适应高考试题的特点。新课程强调“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江苏省从自主命题的2005年开始,就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摒弃虚拟的、不真实的设问,在二卷的实验题、无机题、有机题都代之以“工艺流程”、“操作流程”、“生产有用产品问题”、“有机实际合成路线或实际反应”等流程或情景设问。
综上分析,今后高考命题将更加倾向于:(1)加强学科内的综合。比如反应热与原电池的结合等。(2)加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考查并增大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覆盖面,更侧重于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步骤及操作要领,使之更加符合实验教学实际。(3)重视图与表的应用题:电化学装置图取代了以前的总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曲线图、曲线图中数据的含义、表格中数据的含义。
②关注化学学习过程。
化学学科的主体内容始终是化学试卷的主要关注对象,但如今的试题更加关注科学研究及科学发展,并力争将两者有机统一。化学实验、有机推断、化学计算既是化学学科内容的主体,又是科学研究过程的具体体现。化学实验的仪器和药品选择、溶液配制、实验现象的观察判断、实验步骤的设计贯穿于实验的全过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机化合物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的信息融合于有机合成的全过程。化学计算中,根据已知条件和合理假设建立的可以求解的准确列式则体现了对题意的理解、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
③关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化学学习尤其要注重培养科学的方法,历年各地高考化学试卷都充分注意到科学方法在化学学科研究和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它主要体现为以化学学科知识为依托,考查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检验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化学学科处处渗透着科学方法: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如定量分析法、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方法)、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溶液配制、蒸发结晶、过滤)、有机化合物结构推断的方法、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守恒法、极值判断)、知识重组与信息迁移的方法等。
2013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应该是主干知识学生依然熟悉,但立意新颖、设问角度广泛,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加大。重点考查考生已有和潜在的学习能力。需特别关注三个方面:(1)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2)提高文字表述的能力。在二卷分值的进一步提高的新形势下,高考复习必须强化表达能力的训练,“哑巴化学模式”必须摒弃;(3)讲究基本思想方法。新题的难度通常首先不在计算,而在对本不该陌生的陌生过程的理解。因此,在高三复习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对试题或问题进行变化、类化、深化、优化,达到“做一题、学一法、通一类”,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而那种靠题海战术把所有题目全扫光的企图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