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丽,李劲松,刘润琴,宋利刚,田 昆,刘会琴,曹 磊,常玉洁
(长庆油田职工医院功能科,陕西 高陵 710201)
中老年人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的价值
田秀丽,李劲松,刘润琴,宋利刚,田 昆,刘会琴,曹 磊,常玉洁
(长庆油田职工医院功能科,陕西 高陵 710201)
目的 探讨中老年患者在腹部外科手术前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相关性和必要性。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间,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143例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术前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3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前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异常者119例,占83%,无异常者24例,占17%。在119例有异常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深、浅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表现,其中12例IV级反流患者合并深静脉窦部血栓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无创、快捷、可重复性强、价廉等特点,能直观显示下肢静脉的解剖结构、彩色血流以及静脉瓣的功能状况,在指导临床预防和合理控制中老年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静脉曲张;诊断
下肢静脉血栓是中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轻者可致残,重者可发生肺栓塞而致死。为及早做好预防和控制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发展,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间对143例45岁以上合并有肥胖和(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术前均常规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现就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143例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84例,年龄45~80岁,平均63.5岁,术前常规检查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本组患者既往无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肿痛病史,但均合并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疾病,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使用仪器为Acuson x300、PHILIPS HD11X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7.5~10 MHz,利用超声图文工作站记录图像。检查方法为暴露腹股沟以下双下肢,患者取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外展,沿着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小腿肌间静脉、大隐及小隐静脉走向行纵切面及横切面扫查,先用二维超声观察各静脉的内径、管壁结构及管腔内回声,探头适当加压,观察静脉血管受压下的变化。然后用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观察彩色血流充盈情况、血流速度和频谱形态,并配合挤压远端肢体试验和Valsalva's试验观察静脉瓣膜关闭功能,对可疑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静脉采取立位探查。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时,挤压远端肢体试验和Valsalva's试验可探及反流持续时间大于1 s、反流速度大于10 cm/s的反流频谱,并根据静脉反流持续的时间对瓣膜功能不全的程度进行分级[1]:Ⅰ级:反流持续时间为1~2 s;Ⅱ级:反流持续时间为2~3 s;Ⅲ级:反流持续时间为4~6 s;Ⅳ级:反流持续时间大于6 s。
143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前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有异常者119例,占83%,无异常者24例,占17%。119例异常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深、浅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表现,61~80岁患者的异常率为100%,其中12例IV级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深静脉窦部血栓形成(图1),占8%,见表1。
表1 各年龄患者下肢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程度(例)
2.2 典型声像图特征 正常静脉壁非常薄,静脉内膜光滑,管腔内的血流呈无回声,彩色多普勒为单一方向的回心血流信号,且充盈于整个管腔。脉冲多普勒具有自发性、期相性、乏氏反应、挤压远端肢体时血流信号增强及单向回心血流等主要特征(图2)。当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时,病损节段静脉不规则扩张或曲张,严重时呈串珠状走形,管腔内可见细密光点呈云雾状悬浮(图3),有流动感,探头加压管腔可压瘪,本组病例中以小腿肌间静脉病损为主,其中12例较严重者小腿深静脉窦部可见实质性回声充填,管腔不可完全压瘪。彩色多普勒在做乏氏试验或挤压小腿试验时可见自近端向远端逆流的彩色血流。脉冲多普勒频谱血流方向由正向变为反向,持续时间大于1 s(图4)。
图1 静脉窦部血栓形成
图2 正常静脉回流频谱
图3 病变静脉内光点悬浮
图4 静脉反流频谱
下肢静脉血栓是中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的,常见原因为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2]。
3.1 中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 中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处于衰退阶段,血液中凝血因子活性比较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且小腿肌间静脉丛管腔细小静脉回流速度慢,周围无深筋膜等坚硬组织,管腔易扩张,扩张后血流更为缓滞,较易形成血栓[3]。而且同时合并肥胖和(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壁损伤,进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本组资料显示,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下肢静脉发生病变的节段和程度逐渐加重。143例中119例异常,占83%,61~80岁患者的异常率为100%,其中12例Ⅳ级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深静脉窦部血栓形成,占8%。
3.2 腹部手术后中老年患者下肢静血栓形成的机制 由于手术刺激使血小板活性增加、凝血活性物质大量释放,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术中的出血、脱水加速了血液凝固。手术中的麻醉,使麻醉平面以下静脉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手术时及术后需卧床,术后肠胀气及切口疼痛使呼吸浅慢等均致下肢静脉回流减慢,血液淤滞在静脉内,大量红细胞积聚,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的过程中损害内膜,促进了血栓形成。尤其腹腔镜术后的患者,人为气腹使腹压增大,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明显,在已有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小腿肌肉泵功能减弱、深静脉窦部血栓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了血栓的形成。
3.3 腹部手术术前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结合本组资料,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患者下肢静脉的解剖结构、彩色血流以及静脉瓣膜的功能状况,及早做好预防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控制已有血栓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但在检查中应注意调节仪器的深度、增益、彩色量程及声束与血流的夹角,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更准确的对病变情况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快捷、可重复强、价廉等特点,为下肢静脉病变的辅助检查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4-5],在指导临床预防和合理控制中老年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中具有重要意义。
[1]陈 霰.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进展[J].海南医学,2007,14(5):103-104.
[2]吕静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附12例病理报告)[J].海南医学,2003,18(02):34-35.
[3]赵世芬,张春爽,相玉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影像与检验,2011,30(7):168-169.
[4]王良玉,王小东,王家刚,等.彩色多普勒对下肢静脉血栓及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 3145-3147.
[5]李有忠,胡爱云,常洪波,等.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诊[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8):596-597.
R445
B
1003—6350(2012)13—08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3.038
2011-11-02)
田秀丽(1976—),女,甘肃省平凉市人,主治医师,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