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龙塘社康中心,广东深圳518109)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段的量效关系研究
王斌
(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龙塘社康中心,广东深圳51810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段使用尿激酶治疗的量效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按照治疗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6 h)和对照组(发病>6 h),两组再分别设两个亚组,高剂量尿激素和低剂量尿激素治疗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中高剂量和低剂量组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早期治疗组的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情况较少;对照组的低剂量组比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情况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使用高剂量尿激素治疗效果好,治疗较迟者使用低剂量尿激素治疗效果好。
急性脑梗死;量效关系;尿激酶;不同时间段
脑梗死是指突发性的脑组织局部供血中断或减少从而导致该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崩解破坏,是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为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急性期脑梗死的病死率为5%~15%,存活患者致残率约为50%,目前脑血管病患者中有70%为脑梗死[1-2]。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脑梗死的治愈和预后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为静脉推注或滴注溶栓治疗,尿激酶用于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3],但是因不同时间和不同剂量的应用对疾病治疗作用均有差异,因而目前对于尿激酶使用的时间及使用的剂量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间段使用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的量效关系。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连续收治的新发脑卒中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平均(56.4±12.2)岁,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均无活动性内出血,排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其他系统疾病。
1.2 分组方法将患者按照入院处理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和对照组,早期治疗组为发病后6 h内进行治疗者,对照组即发病6 h后进行治疗的患者,40例患者中,早期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轻重及神经功能缺损、发病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再随机采用高剂量和低剂量尿激酶两种治疗方式,早期治疗组中两种治疗方式各11例,对照组两种治疗方式各9例。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立即给予心电监护,时刻关注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为防止倒吸,采取仰卧头偏向一侧体位,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肩部垫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有颅内高压者给予甘露醇滴注,抽搐或者情绪激动者静脉推注安定。患者均选用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高剂量尿激酶治疗组用药方法:将150万U尿激酶溶于150 ml生理盐水,一次性滴注,滴速约为80滴/min,即每分钟约给予5万U。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用药方法:将50万U尿激酶溶于150 ml生理盐水静脉点滴,滴速约为80滴/min,1次/d,连用3 d,15 d为一个疗程。
1.4 评价指标及方法
1.4.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欧洲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Europen Stroke Scale,ESS)中8项分别于溶栓前及溶栓后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满分45分,其中评分越高,表明该项病损越重。
1.4.2 治疗有效率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卒中患者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CT结果及肌力恢复情况,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前三项的总比例为治疗有效率。
1.4.3 并发症治疗同时观察皮肤、黏膜、消化道、泌尿道和脑有无出血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方法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和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见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早期治疗组的高剂量治疗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低剂量治疗评分效果低于早期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前后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表1 治疗前后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22 18早期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34.1±8.2 35.4±6.4 0.55>0.05 11 9 18.6±3.3 12.2±2.1 3.50<0.05 10.2±2.3 14.5±3.2 11 9 5.03<0.05
2.2 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见表2,可见早期治疗组的高剂量尿激酶治疗较低剂量治疗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少,对照组中低剂量的尿激酶治疗较高剂量治疗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不同方式治疗的有效率和出现的并发症率比较
脑梗死在临床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脑梗死多由脑动脉内粥样硬化引起脑血栓,导致脑动脉闭塞引起缺血性损伤,缺血部位即发生不可逆性坏死,而周围脑组织若在一定时间内恢复供血,仍可恢复其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这部分组织即称为缺血半暗带。半暗带理论是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也是临床治疗和抢救脑梗死的主要依据,抢救半暗带是目前早期溶栓恢复血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溶栓剂有尿激酶,链激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三者的溶栓效果相近[5],其他还有一些未在临床推广使用的新型溶栓剂正在研究中。t-PA的纤溶特异性较好,并且发生出血的概率小,但是由于来源受限、价格昂贵在临床使用上有一定局限;而链激酶因为具有抗原性,在临床易引起过敏而并发出血,并不推荐用于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尿激酶相对前两者,价格较低廉并且无抗原性,并发出血少,适合在临床应用。
尿激酶是由人尿中提取或者肾组织培养分离得到的一种酶蛋白,作用于内源性纤溶系统,能直接使纤溶酶原化学键断裂转变成纤溶酶,可以通过提高二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并且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发挥作用。而脑梗死中血栓的形成又与血管损伤后引起血小板聚集,从而启动凝血系统有关。尿激酶的作用机制一方面通过溶栓阻止栓塞进一步扩大,防治病情进一步恶化,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另一方面通过改善侧枝循环,恢复缺血周围脑组织的灌注,挽救部分缺血半暗带,从而保证其神经功能[6]。但是尿激酶的使用剂量目前还未统一,单位剂量或一次性剂量过大,易引起缝隙连接的改变[7]和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但是剂量过小又不能发挥很好的溶栓效果,不能启动纤溶系统。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脑梗死发生早期即6 h以内使用高剂量的尿激酶治疗,有效率高,并且并发症和后遗症少,神经系统功能改善也较低剂量治疗组好,超过最佳的6 h治疗时间后,则应采用低剂量的尿激酶,其治疗有效率,神经系统改善情况都较高剂量治疗要好,而且并发症也较高剂量组少。此方案可以适用于临床治疗脑梗死使用尿激酶的溶栓治疗,对于不同的患者应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1]王拥军,张苏明.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3]刘小金,谢桂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9,20(1):81-82.
[4]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79.
[5]Mccaffery K,Forrest S,Waller J,et al.Attitudes towards HPV testing:a qualitative study of beliefs among Indian,Pakistani,African-Caribbean and white British women in the UK[J].Br J Cancer, 2003,88(1):42.
[6]彭慕立,苏赤,肖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08,19(6):75-76
[7]韩东,冯加纯,邓方,等.缝隙对大鼠脑缺血后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40(7):447-451.
Dose-effect study of urokinas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t different time.
WANG Bin. Longta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Longhua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9, Guangdong,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dose-effect of urokinas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t different time.MethodsForty patient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arly treatment group(
treatment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and the control group(6 hours after onset).The two group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the high dose urokinase treatment group and low dose urokinase treatment group.Neurological function,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ResultsIn the early treatment group,compared with the low dose urokinase treatment group,the high dose urokinase treatment group had lower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higher effective rate and fewer complications,while the situation was rever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High dose urokinase treatment is better for the patients received treatment within 6 hours after onset, while low dose urokinase treatment is better for those received treatment 6 hours after onset.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Dose-effect;Urokinase;Different time
R743.33
A
1003—6350(2012)22—036—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2.22.012
2012-03-30)
王斌(1972—),男,湖北省鄂州市人,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