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综合管理方法分析

2012-09-03 03:05王荣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21期
关键词:规范管理药房合理用药

王荣平

[摘要] 现有医院药房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包括药房管理制度规范、合理领用药品、库存管理优化、处方药品调配、药品效期管理、药品报损问题、药品退药管理、医院信息系统构建、药学服务等。为规范药房综合管理水平与质量,加强药品质量的监督与保证,笔者总结本院药房管理的实践经验,引用现有医院药房管理的方法,整合梳理规范的药房综合管理方法,以期提高营运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解决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有效沟通信息,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真正地为临床医学服务。

[关键词] 药房;规范管理;合理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5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c)-0193-03

药品的质量优劣及合理使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房规范管理的制定实施情况,并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进程。药房规范管理是每家医院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及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的增多,药品品种的增加,患者对疾病的防治和自我保健的意识不断增强,这些均对药房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合理设置药品库存限量,避免药品积压和失效,实现患者和医院利益的平衡,明确管理责任,做好药品账务管理,对于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一个更深更高的层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本院药房管理的实践经验,引用现有医院药房管理的方法,整合梳理规范的药房综合管理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组织结构与人才培养

1.1 药品质量领导小组(包括人员组成、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等)

成立由院长主管的药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管理组织网络,制订各岗位人员的主要职责职能,包括药房组长、采购人员、药库保管员、调剂员、做帐人员、药房会计等。从细节抓起,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药物警戒,提取“有效预警信号”,经组织分析和研究评价后,上报医院医务处及相关部门,并及时组织学习,有效预防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高药物警戒水平,最终保证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

1.2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

由各科主任及相关专业代表组建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一般每3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督察医院药品的各个环节,定期召开药师会,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医药文件,讨论医院有关医疗用药重大问题;对新进药品和被淘汰药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选出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监督、管理、指导药品使用、用药评价、药品质量分析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1.3 质量管理办公室

培养专职的药品质量管理人员,主要职责是把关好药品的有效期和养护,划分各自责任区域,防治不合格药品流入医院,检查产品破损、有效期、储存条件及设备运转情况,并作及时合理处理;并从专职药品质量管理人员中筛选出部分人员组建成药品质量管理办公室,形成相互制约、齐抓共管的态势;调整了科室人员的从业结构,科室人员均录用于正规药学院校并有药剂士以上职称,每年进行1次体检,确保无传染病,并加强药师培训,制定调剂常规、毒麻精神药品的剂量与极量、老幼剂量折算及常用药物配伍禁忌一览表,每周组织业务授课1~2次;培养医、药、护三位一体的药师是顺应医院药师职能转变的趋势,即除了需掌握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外,还应熟悉有关药事法规、临床知识等,从而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和优质的药学服务。

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实施办法

制定与药品质量相关的管理文件,包括:药品管理相关制度,如新药审批制度、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与养护、出库复核制度、特殊药品和贵重药品管理制度、药品拆零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退货药品管理制度、药品质量信息收集制度,服务管理相关制度,如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事故及差错处理和报告制度,重要设备设施检测、使用制度,药学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制度,药房奖惩制度,建立药房负责人制度等。并且在每种管理制度中制订统一表格,做好规范化记录,避免药房制度的实施流于形式。新药审批制度的核心是引进优质、高效、价廉的新药,淘汰疗效欠佳、副作用大的品种。

3 信息管理实现计算机网絡化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可大大提高规范化管理的效率,实现药库领药、药品入库验收、在库养护、出库复核记录的信息化管理,电子处方已是大势所趋,而且计算机系统管理还能实现库房药品有效期、数量等动态标记,用完自动跳红,不能划价,实现通过计算机输入领药计划向药库领药,减少药师的工作力度,使药师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和临床提供药学服务。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目前使用药品的说明书通过电子扫描输入计算机系统,建立药品说明书库,把有皮试要求和滴速要求的药品给予警示,便于医师直接查询药品的信息,且注意说明书的更新,从而减轻医师的工作强度及更加合理用药。患者的处方通过收费人员划价收费后,改凭处方配药为电脑打印单配药,可随机分配到某个窗口,并赋予提示取药窗口号,一次性完成取药,缩短患者取药等待的时间。随着医院管理机制的不断改革,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教学与科研,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构建易于扩充、维护、升级、实用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未来发展的方向[1]。

4 基于计算机网络化的领药管理

药品的领用应保证具备有效、经济、应急的作用,有效指有充分的药品来满足临床需要,药品领用即要保证临床供应,又要减少领药频次,要掌握好药品申领的数量,根据上半个月的药品走势、效期及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制订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经药剂科主任审核并上报主管院长审批后,由药品采购员到“三证”齐全且品种在当地药品招标采购中心注册的公司定购,货到后,经库房管理员逐一验收,合格后入库。一般按药品整件数的倍量或1/2量领用周转快、销量好的药品;少领周转慢、有效期短的药品,组建门诊质量管理小组能降低门诊药房药品库存周转天数,药品库存周转天数由改善前的30.6 d降至13.1 d,提升了门诊药房管理水平[2]。新药待销量稳定后再决定常规领用量,起初少领。常规统计滞销药品,作为日后淘汰药品的依据。在计算机限量管理系统中设置药品最高限量、最低限量和请领数量,其上下限的设定是建立在帐物相符率较高的基础上的,当库存的药品存量较低时,计算机缺货报警系统可自动生成药品请领单,由各药房传输给药库,药库采购员拟定每月采购计划。但当帐物严重不符,如帐少物多时,电脑自动生成请领量,导致药品积压;或帐多物少时,电脑不会生成请领量,导致药品断货,影响到临床及时用药。系统管理员每月根据临床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系统维护,每月进行1次初始化调整。

5 药库管理

建立药品摆药制度和操作规程。药库实行分区管理,分为合格药品库、不合格药品库、待验药品库、待退药品库,并赋予不同颜色的醒目标牌;药品的库存应整齐有序、分类管理,按药品性质、剂型、药理作用及操作流程分类定位编号摆放,并建立实物名卡,将使用频率高的药品置于离调配位置较近的柜架上,对于外观相似、发音相近、药品相近应相隔摆放,保证配发时不易出现差错;拨入清单的药品由药师核对药品质量,如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就放入不合格药品柜,把合格药品根据储藏要求将有效期短的品种置于该品种堆码的最外层,发药应遵循“发陈贮新”的原则,即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发,将6个月内要失效的品种标注“效期药品警示牌”,并将印制了“后发”的标签贴在新批号药品的外包装上,既防止混批,又确保了在旧批号药品使用完后才开始用新批号药品。拆零后的药品贮存在原包装容器内,应定期打开包装检查药品外观;如储存在其它包装,应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品名、规格、批号、效期等信息。优良的硬件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为规范化管理创造了基本条件。药库的药品实行人人参与管理,对各自责任区进行盘点,确保库存药品数量准确无误,根据药品类别实施不同的盘点方法,逐个核对药品的品名、规格、数量,麻醉、精神等特殊管理药品、贵重药品实行每日盘点,麻醉药品实行“五专”管理,精神药品实行“三专”管理,做到账物相符率为100%;一般药品实行不定期盘点。所有药品每季度均盘点一次,如出现帐物不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季度盘点应采用下班后关门盘点的方法,避免盘点期间药品再进入。

6 药品质量管理

6.1 处方调配管理

处方的调配管理包括审方、配方、复核、发药等步骤。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门诊药房遵循的操作规范及配方制度不健全,而药师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及配方制度是其重要原因;其次是部分药师没有扎实的药品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或者责任心不强[3]。因此,为防止调配差错,需严格遵循药房操作规范及配方制度,严格按“四查十对”制度执行,对于需调配品种多、数量大的处方,更应认真谨慎进行,调配好一张处方的药品后才能再调配下一张处方,不要因为速度而忽视药品调配的准确性。发现问题的處方应按《问题处方联系卡》标上各缺陷项目(药名、规格、配伍、药价等),交给患者,由其找医师或划价收费人员更改即可,避免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提升了服务质量。发药人员应仔细审核调配好的药品后再发给患者,如果发现处方调配不当,应及时提醒配方人员,将药品退回,提醒配药人员重新调配,并记录在案,作为奖金发放标准的参考依据,避免再次发生。病区药房的药品经调配后,由5名专门护士负责送药至病区,并在病区将药品安全发放。专职计算机操作人员根据提交的医嘱单进行记录、减库、打印发药单,交给药师发药,发药完毕后签字并交给送药护士。

6.2 药品效期管理

药品效期管理采用计算机失效报警系统辅助管理,但仍存在部分问题,如电脑系统消耗药品不按先进先出的原则,不能处理好同一品种不同批号的药品进出,容易造成错误的报警信息,这就需要责任药师负责定点药柜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和查对,进行每月定期检查,汇总填写近期药品明细表及处理意见,根据药品使用情况调拨门诊药房或退回药库。对于停止使用3 个月以上的滞销药品,由于临床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使用,应汇总信息上报药剂科。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3 药品报损管理

建立完善的药品报损制度,及时销毁破损药品,与供货方更换包装破损的药品,应每月月底定期统计,并统一处理。将报损药品、登记记录、报损率上报至科室,经科室同意后减掉报损数。经调查,本院药品报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药品过期、药品破损及药品变质,为减少药品报损,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损失,建议药剂科主任应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申请新药,对于所申请的药品如有滞销,应由所在科室医生负责用完以防过期;进一步完善药库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库存量,改善药品储存条件,加强药品的质量管理;加强与药品配送单位联系,减少因配送单位有时缺货而本院多次上网采购导致重复配送引起的库存过大[4]。

6.4 退药管理

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患者取药后的药品一律不准退货,但本着一切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如果患者出现用药过敏、开错药、需转院治疗或患者已故等特殊情况需要退药,首先需要医师开具退方,患者凭借退方到药房退药;药师对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质量等进行严格检查,核查是否与本药房发出的药品完全符合,确认符合所有退药要求时,方可予以退药,否则不得退换药品,从而保证药品质量。

6.5 出院带药管理

患者出院后的院外自我治疗的药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患者的医嘱由病区护士核对,传输到病区药房,药师审核后打印药品清单。患者凭清单取药时,药师应认真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药品的规格和数量以及用法和用量等信息,耐心详细地转告其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将咨询电话告知,使患者出院后继续得到合理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医院药学的工作模式由原来传统的药品保障供应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由配合临床的被动型向深入病房开展药学咨询服务的主动型转变,这是医院药学发展的趋势。为适应转变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医院应在药房管理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改善,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以保证药品质量,满足医疗需求为目的,以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为手段,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先进技术,提高药房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推进药学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明旭. 如何构建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J].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8, 6(6):8-10.

[2]钱正,殷晓红,陶宜富,等. 发挥QC小组作用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门诊药品库存周转天数[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6):4-7.

[3]刘建波. 门诊药房调配发药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246-247.

[4]林胜利. 2009年本院药库药品报损调查分析[J]. 海峡药学,2011,23(1):172-172.

(收稿日期:2012-03-23本文编辑:魏玉坡)

猜你喜欢
规范管理药房合理用药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浅析高校食堂的管理与发展
医院医用高值耗材规范管理探讨
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加强和规范水利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探讨
药房里的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