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比较

2012-09-03 22:40鹏,罗
统计与决策 2012年24期
关键词:入境城市群规模

曾 鹏,罗 艳

(1.桂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哈尔滨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6;3.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比较

曾 鹏1,2,罗 艳3

(1.桂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哈尔滨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6;3.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文章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一百多个城市1999~2009年的入境旅游人数为基础,运用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和赫芬达尔系数等4个指标分析了十大城市群之间旅游规模存在的差异;然后对11年的数据进行位序规模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发现十大城市群的旅游规模基本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及位序规模分布的重要因子;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的旅游规模存在着非均衡性差异。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差异;位序规模体系;比较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华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从全国各个省市的入境旅游人数来看,分布并不是均衡的。如果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准确地掌握入境旅游人数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各种手段来强化积极因素、弱化消极因素,将会促进各省市旅游业的良性竞争,进而促进中国十大城市群和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尝试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入境旅游人数和人口数的数据,通过相关指标体系的计算和计量,对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在中国十大城市群日渐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推动力的大背景下,研究它们的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构建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十大城市群范围的界定

表1 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其包含城市

结合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袁朱[1]的研究,我们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其所包含的城市界定见表1。

2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差异的分析

2.1 数据的选取及其来源

在数据的选取方面,由于我国对入境旅游人数的统计具有连续性、严格性和详细性的特点,外国游客被重复记录的几率很小,其准确性较高;同时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2],考虑了统计资料的可靠性与连续性。本文选取入境旅游人数作为分析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差异和进行等级规模体系研究的指标数据。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十大城市群,其包含的城市数有一百多个,数据量较大。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关省市的统计年鉴(2000~2010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0~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2010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0年),还包括各省市政府的旅游报告及官方网站发布的权威旅游数据。当数据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一般以更高层次部门发表的数据为准。

2.2 旅游规模差异的研究方法

计算区域旅游规模差异的方法有很多,经过慎重的考虑,本文主要采用变差系数[3(]CV)、基尼系数(G)、首位度(S)和赫芬达尔系数(Hn)这四项指标来反映旅游规模总量的差异情况,公式如下:

变差系数:

其中,CV-为变差系数,N为样本数,Xi为样本值,为样本平均值。

基尼系数:

其中,G为基尼系数,N为样本数,Y为样本平均值,Y1、Y2、Y3、…YN为从大到小样本值。

首位度:

其中,S为首位度,P1为规模最大的地区人口数,P2为规模第二大的地区人口数。

赫芬达尔系数:

表2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的变差系数表(1999~2009年)

其中,H为赫芬达尔系数,Pi为前N位各自所占总数的比值,本文中N取5。

上述指标中,变差系数和基尼系数反映的是地区相对均衡度,它们的值越小,表明该区域发展越均衡[4]。1939年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发现了首位分布规律,如今首位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本文尝试用首位度来反映旅游规模分布的集中度。赫芬达尔系数反映的是区域规模指标的集聚程度,数值越大说明越集中,其值越接近1,越垄断;越接近0,越竞争[5][6]。

2.3 旅游规模分布的研究方法

(1)位序规模理论[7]

在城市地理学的应用中,位序规模体系是用来考察一个区域内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的,它最早由德国学者奥尔巴克(F Auerbach)提出,随后罗特卡(A.J.Lotka),辛格(H.W.Singer)和捷夫(G.K.Zipf)等学者对其进行了改进。这样就使得方程更具科学性、一般性和实用性,公式改为:

其中,q为常数,K为常数,P为一个城市的人口数,R为该城市的位序。

(2)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

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它们都是描述区域城市分布的理论,但位序规模分布能更好地说明区域旅游规模分布的情况。因此,本文选用用罗特卡模式来说明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的分布。其公式为:

其中,P为城市旅游规模,R为位序,K为理想首位城市规模数,q为集中指数常数。

在对历史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先对式(5)进行变形,对其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后,可变形为:

表3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的基尼系数表(1999~2009年)

3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差异及位序—规模的实证分析

3.1 旅游规模发展差异变动特征分析

1999~2009年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的变差系数、基尼系数及其变化趋势见表2、表3。

从变差系数和基尼系数表可以看出,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旅游业在1999~2009年之间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入境旅游人数也不断增加。总体来说,各城市群之间的发展逐渐地趋于均衡。但整体差异非常大,特别是相对差异还十分地显著。研究期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旅游规模发展变差系数基本上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1年后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只有珠三角城市群持续保持着较高的旅游规模发展变差系数。从入境旅游人数来看,同一年里人数最多的城市和人数最少的城市之间的差距十分巨大。从变差系数和基尼系数来看,珠三角城市群入境旅游规模的相对差距十分明显,甚至有向非均衡发展的趋势,其它城市群入境旅游规模的相对差距虽说不明显,但也体现出来了。这从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旅游发展仍然极其非均衡。

1999~2009年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的首位度及其变化趋势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单个城市群在1999~2009年间的变化较小,但是城市群之间首位度的差异较大。川渝城市群的首位度最大(最大时达到3.0614),几乎是几个较小城市群首位度的3倍,2009年首位度最小时也达到2.8743,首位分布明显。其次是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首位分布虽然不如川渝城市群的明显,但相对于其它城市群来说,还是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首位分布。

表4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的首位度表(1999~2009年)

表5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的赫芬达尔系数表(1999~2009年)

1999~2009年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的赫芬达尔系数及其变化趋势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城市群的赫芬达尔系数处于0.2~0.4之间,珠三角城市群的赫芬达尔系数较大,研究期间一直处于0.6~0.8之间。这说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旅游规模呈现出非均衡性分布,同时还伴随着较强的垄断行为。总体来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赫芬达尔系数都趋于下降,只有海峡西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略有提升。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赫芬达尔系数在后面6年里下降较为明显,旅游规模逐渐趋于均衡。

3.2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

由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位序规模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中国十大城市群1999~2009年的入境旅游规模(R)与位序(P)的拟合优度绝大多数都在80%以上,模型整体上都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由回归结果可知,各个城市群的q在不断地变小。根据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分类法,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入境旅游人数基本上符合位序规模分布。且只有个别城市群的集中指数较大,呈集中型分布,大部分城市群的集中指数小于0.8,呈分散的均衡型分布。这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区域旅游规模正在由集中型向分散均衡型分布转变。

4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差异及位序—规模的差异性比较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差异及位序—规模的共同特征。首先,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旅游规模发展程度主要由经济因子决定。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但总的来说,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是依附于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旅游规模发展程度越高,它们虽不是很绝对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从本文分析的结果来看,普遍适用于中国十大城市群。其次,各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普遍趋同。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旅游服务设施、城市职能、旅游资源、特殊事件等是影响旅游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再次,从位序—规模的分布来看,中国十大城市群都符合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基本成分散型的均衡分布。

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发展差异及位序—规模各自的特征。首先,相对于其他城市群而言,珠三角城市群入境旅游规模的相对差距十分大,甚至有向非均衡发展的趋势。不管是从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还是从赫芬达尔系数都可以看出,珠三角城市群的区域旅游规模发展跟其他城市群不一样,其原因可能跟城市群所在的区位有关。其次,从位序—规模分布的回归方程来看,中国十大城市群各自分布的特征也较明显,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拟合优度明显偏低,未达到80%的水平,与其他城市群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说明这两个城市群的旅游规模分布和旅游规模发展都比不上其他城市群,呈现出特殊性。

5 结论

第一,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的旅游规模存在着非均衡性差异。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和区域合作机制,必将带来各城市群旅游业的繁荣,旅游规模发展的差异也必将缩小,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各城市群之间的旅游规模的非均衡性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

第二,旅游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活动,旅游规模发展需要通过各种力量来拉动,内力和外力都不可缺少[8]。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城市群的优势因子,推动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的均衡性发展和规模分布。

第三,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及位序规模分布的重要因子。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陈秀琼,黄福才[9]通过研究发现:入境旅游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和经济差异逐渐加大的发展方向刚好是相反的;中国入境旅游地带间差异逐渐缩小,而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地带间差异却逐渐扩大,说明入境旅游在缩小地带间差异方面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本文结果不仅验证了他们的研究结论,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还提出区位也是影响旅游规模及位序规模分布的重要因子。因此,各城市群的旅游规模及位序规模分布情况是由多重因子共同决定的。

[1]肖金成,袁朱.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N].中国经济时报,2007,3(29).

[2]靳诚,徐菁,陆玉麒.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07,27(4).

[3]何晓聪.变差系数及其在概率分布特性分析中的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96,21(1).

[4]梁进社,孔健.基尼系数和变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3).

[5]Guerin-Pace F.Rank-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 Growth[J].Urban Studies,1995,(32).

[6]Alperovich G A.An Explanatory Model of City-size Distribution: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Data[J].Urban Studies,1993,(30).

[7]陈彦光,罗静.城市位序-规模问题的分形理论初探--Zipf定律的理论来源、异化形式及其统一基础[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3).

[8]Ayres R.Tourism as a Passport to Development in Small States:Reflec⁃tionsonCyprus[J].InternationalJournalofSocialEconomics,2000,27(2).

[9]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12).

F222

A

1002-6487(2012)24-006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XMZ073);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泛北部湾发展研究团队”阶段性建设成果

曾 鹏(1981-),男,广西桂林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罗 艳(1987-),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易永生)

猜你喜欢
入境城市群规模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规模之殇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