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2012-09-01 10:09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7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会计人员领导

郝 麟

《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国家财产的安全稳定。但事业单位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内部机制等影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并不理想。因此,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经营管理,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特点及机制

(一)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包括资金、采购和资产管理三方面。资金主要包括事业单位拥有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其内控主要表现在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支出审批制度。不相容职务主要是出纳与会计、印章保管与支票签发等。支出审批主要是明确资金业务的审批方式、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采购主要是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购买是否进行政府采购或招投标程序。资产管理是保证事业单位的资产能有效的发挥其效率,保证正常工作的开展,防止非正常流失。

(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特点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事业单位的结构和职能很大程度上受上级机关的限制和约束;与企业相比较,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相对简单。

(三)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机制

事业单位自身体制决定了其内控环境受上级部门影响较大。会计系统虽然有核算和监督职能,但是事前控制很差,所以会计系统并不能替代内控制度。事业单位内控流程注重严密性和政策性,忽视成本效率。

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许多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够重视,认为内部控制可有可无,甚至有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内部控制。一些事业单位表面上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由于领导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有文件规定,没有具体的执行办法和相应的监督机制。有的单位的领导错误的认为财政预算就是内部控制,既然有了部门预算,就不需要内部控制体系了。还有一些单位的领导,错误的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出了问题应当由财务部门人员承担。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覆盖各业务流程,也没有覆盖所有人员。另外,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而是用一般的财经制度代替,即便对专项资金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资金使用方向加以限制,也不能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性。

(三)预算控制力度不够

一方面,财政部门预算框架比较粗。各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发的预算软件填制本单位的预算,预算数据往往来源于上年收支情况、财政拨款情况和本单位的自身业务情况。财政部门在执行预算时,大部分都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在支出时,只能通过计划摘要看到资金用途,而实际付款用途得不到具体监控。另一方面,预算变动比较频繁。现有预算的计划性不强,追加预算、调整预算的现象比较多,临时性资金的申报和使用比较多,打乱了预算的约束效果。很多事业单位内部没有预算体系,不能很好的分解财政部门的预算指标,不能有效的约束各处室的经费开支,一个部门的超预算开支往往打乱其他多部门的开支计划,最终导致全单位资金的随意使用,年终决算时资金使用用途与预算严重不符的现象。

(四)监督作用不明显

一些事业单位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一些单位虽然有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形同虚设。因为内部审计机构是事业单位的一部分,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任命和人员调配都是由单位领导任命的。一方面,单位领导可以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在内部审计机构,导致内部审计机构不作为;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属于单位领导的下级,在人事和经济利益方面均受单位控制,很多时候审计部门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敢提出,这样一来,势必弱化内部监督的作用。

(五)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有的事业单位,由于事业编制有限,会计人员缺乏,一人兼多岗,会计、保管、出纳等没有很好地分离,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更有少数会计人员违反会计相关规定,发生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截留收入等舞弊行为。

(六)财经纪律执行不严格

一些事业单位违反财经纪律规定,采用虚列开支等手段套取国家资金;一些事业单位滥发奖金和实物福利,还不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一些事业单位隐瞒出租门面房等出租费用真实金额,或私设小金库,或者干脆私分;甚至一些事业单位对内办理停薪留职,对外正常上报人员数据,从中套取财政资金。这些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举不胜举,不仅暴露了事业单位财经纪律的松散,而且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三、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和对策

(一)高度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只有事业单位的领导充分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在行动上具体落实。在事业单位,可以将责任风险与中层的人事任免和经济效益挂钩。领导之间按分工授权,从而实现各尽其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目的。许多事业单位已经开始进行年初预算、年底决算,并定期进行财务公开,接受职工的监督。

(二)提高管理层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只有管理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内控制度;只有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才有可能很好的贯彻执行内控制度。所以,一方面要使管理层了解相关的财经知识法规,从而更好的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调会计人员不但要精通业务,更主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使得会计工作更加规范。

(三)健全事业单位内控监督机制

现有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都是本单位任命的,其隶属关系和薪酬待遇都属于本单位管理。如果会计人员认真履行其内控职责,很可能受到单位的打击报复,甚至调离会计岗位,这就造成了会计人员的非独立性和内控的软弱性。要想真正发挥会计内控职责,只有把会计的隶属关系放在同级财政部门或者该事业单位的主管机关,会计的任免、薪酬与所在的事业单位没有直接的联系,会计人员具有相对独立性。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才能很好的履行会计的监督核算职能,才能适时的向单位领导就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效执行。

(四)明确会计岗位职责

事业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经济业务的多少合理设置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每个会计岗位的职责,加强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监督。

(五)严格执行资金使用审批制度

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的使用,必须执行严格的授权制度,单位内部要对审批的人员、审批的权限、审批的方式及审批程序做相应的规定。对于日常小金额的开支要按计划逐笔逐级签字审批,严格控制超计划列支。对于重大项目开支,要由单位中上层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履行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对于有收入的事业单位,一定要将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实施收支两条线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等项目的采购,一定要实施政府采购。会计人员对于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及时、准确、全面的审核和记录,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六)加强事业单位财产的保护

事业单位要妥善保管本单位的各种财产物资以及相关的各种文件资料。利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实物资产、货币资金等进行盘点,盘点结果要如实记录。对于盘点和记录不一致的情况,要查找并分析不一致的原因,属于相关人员责任的,要让相关责任人做出赔偿。

(七)加强重点环节的内部控制

每个事业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重点环节,针对本环节制定相应的控制办法。特别是有出租门面房、有事业收费的单位,要把内控的重点放在收入控制上,要加强资金上缴财政的管理、收费票据的管理、退费的管理,严禁利用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行为截留财政资金。

(八)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

在编制预算时,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在财政总的预算数内,结合本单位当年的工作重点、部门结构和财力状况,明确资金的支出方向和支出用途,核定具体的支出额度。预算一旦制定完毕,就要严格执行,防止随意追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年终,对于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的部门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不执行预算或执行预算差的部门给予相应的制裁和批评。

[1]刘俊娟.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浅谈.《新财经·上半月》,2012年第3期.

[2]尹振芳.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12期.

[3]侯士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S1期.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会计人员领导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关于粮食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浅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