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姝 李志坤 张王健
[摘要] 和谐翻译主要指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达致文本之间、主体之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和谐翻译观发源于中西哲学和美学传统以及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实践。文学翻译应该采取一种协调、折中和圆满的翻译途径,目的是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同时还要兼顾翻译中的各种要素,以达到圆满调和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和谐翻译 文学翻译 审美和谐适中
一、引言
众所周知,翻译活动的开展能够大大地丰富人们的交流,促进人类的文化和谐。翻译本质论的研究一直是翻译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它既是翻译研究的基础,也直接关系到翻译学的学科建设。然而在翻译本质论研究中,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研究人们往往较少涉猎。人们常常把从广义翻译本质论研究中得出的认识不自觉地运用于文学翻译的研究中。那么,如何将文学翻译与原作更好地相结合呢? 长期以来,翻译一直被人为地设置了两极:“形式”与“内容”、“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同化”、“形式对应”与“功能对应”等,这两种途径常常是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翻译中的各种要素——原作与译作之间、作者与译者之间、文本与意义之间也彼此对立、互争高下,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阻挠着翻译的健康发展。(杨平,2008:1)文学翻译表现出非常丰富、复杂的内涵,它不仅是对原作语义的传达,更是对原作美学整体的再现;它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既要追索原文的意向性,原文意义的确定又离不开译者主观经验世界介入。文学翻译在本质上就表现为多种矛盾因素之间寻求协调统一的过程,既含有审美性、形象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又具有追求译作和原作文本之间相似性和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协调性这样二元对立统一、和谐融洽的特征。因此,和谐翻译观为缓解二元对立局面,促进翻译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和谐翻译观
北京师范大学郑海凌教授提出的“和谐理论”是专门针对文学翻译的一套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并独创性地提出了“和谐”的文学翻译原则。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艺理论,同时兼采西学,深入分析了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理。他在1999年发表的“和谐说”一文中提到:翻译的艺术贵在“和谐”。文学翻译应以“和谐”为审美标准,是两种有差异的事物的有机结合,和谐产生于对立。从文学翻译活动的本质特征来看,“和谐”作为翻译标准,符合翻译艺术自身的规律,处理好翻译过程中的一切对立关系才能达到“和谐”。(郑海凌,1999:2-6)这种和谐理论旨在让译者养成高度自觉的和谐意识,译者是最主要的翻译主体,是整个翻译活动的执行者,担当着协调各方、促进文化交流的重任。和谐思维是和谐翻译的基础,译者首先要具有和谐意识,主动培养自己的和谐思维,这样才能很好的协调主体之间的和谐、促进文化之间的共存。文学翻译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为原作和原语束缚手脚,发挥译者的创造性空间。而非文学翻译的局限性,在科技翻译和应用文翻译变现尤为突出,使译者“戴着手铐跳舞”,缺乏能动性。
三、和谐翻译的阐释
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美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前者具有整体性、求同性特点;后者关注的是和谐性和同一性;前者讲的辩证思维比较注重对立的统一,尤其注重统一、和谐,认为和谐、对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张岱年, 2004: 467) 自古以来,人们就推崇各种和谐,无论是皇家帝王,还是黎民百姓,均以“和”为贵,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孕育太平。儒家以“和”为贵,孔子宣扬“和而不同”,孟子重视“人和”。儒家的“中庸”哲学和“中和”美学观强调适中而不偏颇,孔子指出“过犹不及”(《论语?先进》)。道家讲究太和,崇尚自然之道;老子指出,万物由“道”所生,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庄子也把和谐视为“大本大宗”;荀子提出了“善美相乐”(《荀子?正名》);这些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和谐基调,积淀在国人心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除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到处渗透的“和谐”,西方的哲学、美学中也同样体现着和谐思想。西方哲学和美学观点体系中自确立之日起就隐形涉及到了“中”、“和”思想,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都认为万事都是过犹不及,我们应该遵循两个极端之间的‘中庸之道”。毕达哥拉斯认为和谐是宇宙本质的特征,而哲学则是对事物间和谐关系的思索。笛卡尔从美学角度分析:美是恰到好处的协调与适中。中西方的这一系列和谐理念为构建和谐文化及和谐翻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翻译界中引用“和谐”观点既是一种新的突破,又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谈到和谐翻译,必然会涉及到如何辨证地看待翻译的基本问题。首先,翻译是一门科学、艺术,还是一种技巧。第二,翻译涉及科学层面,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翻译研究,探讨中西翻译理论和构建翻译学。然而文学翻译更多地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派生的技巧,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再创造能力尤为重要。第三,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翻译和转换是完全可能的,但这种转换是限定在一定范围中的,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够被传达和翻译,翻译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中国古代翻译家所说“五失本、三不易”以及所引用的哲学思想“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包含翻译不可能完全忠实的辩证思维,与西方学者“翻译即叛逆”、“翻译的不确定性”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杨平,2008)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翻译是模仿和创造,最终忠实和再创造可以做到和谐统一。
四、“和谐理论”下的文学翻译观
正如社会主义国家所强调和谐社会的概念一样,和谐翻译也是一种宏观的理论框架,对我们翻译研究有指导意义,这就要求在各方面都要做到统筹兼顾、圆满调和。文学翻译是艺术化的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是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完整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和谐”作为翻译标准,蕴涵着译者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追求,也反映出文学翻译活动的自然规律和特性。“和谐”的关键在于“适中”,译者在审美创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正确地理解原作,另一方面要恰当地表现原作,以其敏锐的分寸感把握“适中”,最终达到“和谐”的审美效果。同时,文学翻译也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译者的审美与创造活动是有原作作为依托的,译者发挥创造的艺术空间是有限的,必须以贴近于原作为前提。下面请看一组译例很好的说明了文学翻译的和谐理论:
原文:
Between her agitation and her natural awkwardness in getting out of the cart, Peggoty was making a most extraordinary festoon of herself but I felt too blank and strange to tell her.(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译文一:
在她心中的激动和下车时生来的笨拙之间,辟果提把自己弄成一个最奇特的彩球,不过我觉得太扫兴太惊奇了,未告诉她这一点。(董秋斯译《大卫?科波菲尔》)
译文二:
坡勾提心烦意乱,再加上她本次下车就笨手笨脚的,所以她把身子弄得歪扭曲折,成了样子挺特别的彩绸了。不过,我当时心里一片茫然,满怀诧异,不顾得跟她说这个。(张若谷译《大卫?科波菲尔》)
(摘自姜秋霞,权晓辉,2000: 29)
原文将Peggoty笨拙之态描写的栩栩如生。译文一照搬了原文的句法结构形式,意思让读者很难理解与想象它所要转达的意象,无法给读者与原文和谐的审美感受。译文二摆脱了原文的语句结构,既拆分了首句,也添加了衔接的小句,看似不忠于原文的形式,却创造性的把原文意思形象的转达给了读者,达成译文与原文的和谐统一,给读者以审美感受的空间。
所以,在和谐翻译理论的框架下,文学翻译的目的就是要在矛盾的对立中寻求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翻译是应用性很强的经验科学,重视实践和技巧是理所当然的,但不能轻视理论和思想的指导;其二是要冷静客观地对待各种翻译理论和流派,带着批判和吸收的眼光,取长补短,去伪存真。无论是语言学派、文艺学派、阐释学派等传统翻译流派,还是文化学派、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当代翻译思潮,都包含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但是这些理论毕竟只是从某个角度、某个时期针对某种问题提出的初步探讨,往往存在有极端的偏见,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就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五、结语
总之,和谐翻译是一种理念和追求,是中国文化理想追求的最高境界,就像我们一直所追寻和要达到的共产主义“大同”世界。和谐文化的建立自然离不开世界文化这个大熔炉,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同样也需要翻译来搭桥牵线,翻译行为与翻译作品更应该与文化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紧密相连。和谐翻译观超越传统翻译的“直译”、“意译”二元对立以及传统的“信达雅”、“神似”、“化境”等翻译标准,更加追求圆满、调和、至上的目标。文学翻译在本质上就表现为多种矛盾因素之间寻求协调统一的过程,它既含有审美性、形象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又具有追求译作和原作文本之间相似性、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的协调性这样二元对立统一、和谐融洽状态的特征。因此,把和谐观与翻译相结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创新点。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姜秋霞,权晓辉. 文学翻译格式与意象塔模式[J]. 中国翻译,2000(1).
[3]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 北京:中华书局,2006:46.
[4]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
[5]杨 平.论和谐翻译[J]. 北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8(2).
[6]张岱年.中西哲学比较的几个问题[A].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郑海凌.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J] .中国翻译,1999(4):2-6.
[8]郑海凌.译理浅说[M]. 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张姝,女,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英语教学与电影文学。
李志坤,男,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张王健,男,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