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雷永军
(北京普天盛道企业策划机构)
我很喜欢和有激情的企业家交流。因为和这样的企业家交流,双方大脑的转速都很快,信息量很大。一杯茶,就可以将天下竞争谈得透彻,真是痛快。而和没有激情的企业家交流,往往错位很大,即使鲍鱼茅台也索然无味。
我也很喜欢和有激情的企业打交道。因为这样的企业大多团队劲头足,执行到位,敢闯敢干,更重要的是多数团队精英会先公后私。给这样的企业出战略和战术,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在市场上获得超越想象的胜利。
我曾经非常看好几个企业家和企业,最近发现这些企业家和企业在近两年有点廉颇老矣的感觉,企业家失去了创业的劲头,企业失去了创业的文化。如果这些企业不加以快速改变,则很有可能快速衰败。
1998年,我开始和企业打交道,根据自身10 多年和企业打交道的经历和经验,给正在步入衰败的企业一个自检的方案,看看你的企业是不是正在走向衰败。
有激情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决策力。这个决策是既快又准。而要达到这个能力的核心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重点。我看到很多没有激情的企业家天天主持会议,天天研究同样的问题,而天天都没有结论。更有甚者,还有企业家在中层会议上给下属读报纸浪费时间。
如果你整天深陷在文山会海中,那你就一定是进入了一个正在衰败的企业。如果你是企业家,天天在开会,那你就一定是在给企业的衰败注入基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中国的俗语,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你的企业做大了,10 个亿、20 个亿,甚至上百亿或几百亿,如果你找不到大将可用,那你距离失败的时间就不长了。
三国时候,“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故事正在中国很多10~50 亿元的中型企业中蔓延。当司马懿看到廖化做先锋的时候,就知道蜀国的命运到头了。很多老板还沾沾自喜说自己年轻能干,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这样的老板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在没有大将的情况下,往往战略清晰,战术失误。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企业中,就像三国时候没有人怀疑诸葛孔明一样,老板的旨意成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最终会给企业造成“失街亭”的危险。
没有大将,企业就没有跨越发展的机会。
比没有大将更可怕的是企业的中层无法表达思想和能力,最终表现为中层十分无能。在我的了解中,表现为中层无能的企业至少在中国占据60%~70%。很多人都知道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4~5年,却不知道,80%的企业失败都和中层无能有关。
中层无能有两种表现:第一种是组织性的中层无能。在很多企业的组织中,一旦形成稳定的组织生态之后,就没有了中层的发展空间。有的企业甚至10年、20 年成长不起来中层。原因是什么,是很多不合格的中层走不下历史舞台,而合格的中层得不到晋升。第二种是文化性的中层无能。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企业缺乏创新的文化造成,企业上校没有理解竞争的含义,而是一味地自说自话或自我欣赏,最终导致中层没有思想,只按照老板的意思行事。这样的中层其实就是低层,而非中层。说无能,其实是根本就没有。
中层是市场到高层的连接带,也是执行和解决市场问题的核心力量。如果这个层级出现问题,可以说,企业距离关门的日子就不远了。
在一个中国式的企业生态中,腐败似乎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了。如果一个企业家遇到了正直的大将和中层,那么我告诉你,你肯定是很幸运的。在快速消费品领域,腐败很常见,有和经销商吃公司费用的,有兼职给别的企业打工的,有自己开店的,有费用作假的,有内外勾结的等等。
我曾经服务的一个企业,它的大区经理管理着几十名业务员。这些业务一方面在给自己所在的企业服务,一方面在给大区经理开的商贸公司服务。在市场上,业务员们叫大区经理大哥,看上去十分亲热,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尝到了甜头。一方面他们可以在大区经理的庇护下在公司多报销一些费用,一方面可以在给大区经理的商贸公司的服务中多一份提成。
其实,这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大区经理的做法全公司人都知道,唯独企业的老板不知道。让我担心的是,如果这个企业的其他大区经理都在学这位大区经理,这个企业会怎么样。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是如何死的?很多人都知道他曾叱咤风云,是位优秀的山东企业家,但没有人知道他就是因为喜欢听奉承,最终被宦官专政的。最后,一代霸主被宦官关在王宫饿死了,直到尸体上的蛆虫爬出来,人们才知道齐桓公这位一代霸主已经归西。事实上,管仲去世的时候给齐桓公遗言,让他将易牙、竖刁、开方三位宦官处死。管仲去世后,齐桓公听从管仲之言驱逐这三人出宫,但是已经是成功者的齐桓公听不到奉承很不习惯,于是又将此三人召回。最终,这三人对上阿谀奉承,对下飞扬跋扈,最终断了齐桓公的视听,将齐桓公变成了傀儡,这才酿成惨剧。
说句实在话,今天成功的企业家中,谁不爱听奉承?问题是,多数成功者能够分清楚什么是由衷的赞美,什么是奉承。
喜欢奉承老板的下属一般有三个目的:要么是从老板那里拿到利益;要么是要给老板进谗言,排挤阻碍自己的人;更或者是要架空老板,将老板变成傀儡。可以说,我认识的老板中,瞎子的有不少,聋子的也不少,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老板被无形中架空了。这样的企业未来在哪里?齐桓公的案例摆在那儿,希望能够引起企业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