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字处进行语文教学

2012-08-28 06:33胡新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2年8期
关键词:鲁庄公火柴孔乙己

胡新华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习惯于对教材中的字词、句段、篇章进行分析,这种分析都是建立在有形文字的基础之上的。然而,语文教师不应忽视于无字处进行教学,这不仅是由汉语言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当前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

一、于无字处挖掘作品内涵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些作者写文章不喜欢直通通一棍子捅到底,而是爱讲究点含蓄的艺术,让读者读来有回味,有思索。例如,在快讲完《孔乙己》一文时,教师便可抓住文章最后一句于无字处提问。由于作者对孔乙己的结局只作了一个猜测,我们就可提问学生:作者写作的当时,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学生们的讨论自然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孔乙己的自身性格想到孔乙己的生存环境,慢慢地得出“在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活不了,他的死是必然的,也是无疑的”的结论,进而切入到作品的深处。

二、于无字处进行德育渗透

学科德育渗透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特级教师宁鸿彬在讲授王愿坚的短篇小说《七根火柴》时,便煞费苦心地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珍藏了七根火柴,你们知道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显然,“怎么想的”,作者并没写,宁老师有意让学生于无字处深挖,用他的说法,这叫挖掘人物的潜台词,目的在于让学生触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受到作品的感染。结果怎样呢?且看同学们的回答:“他想把七根火柴交给部队。”“这每一根火柴都能给更多的同志带来光明和温暖。”“能给更多的战士带来生的希望。”“部队有了这火柴,就能战胜困难,走向胜利了。”“他还想,我死了不算什么,要让更多的同志活下去。”学生们的发言充满了对无名战士的崇敬,因为从字里行间中,他们感受到了这位战士闪光的思想和美丽的心灵。在这里,学生们自然地从无名战士身上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三、于无字处训练学生思维

长期以来,人们对有些词语的意义、文章的侧重点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看法,且相关文字叙述及用法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师生的思维便形成了定势,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今天的创新教育要求格格不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想前人所未想,说前人所未说,从这个意义上看便是于无字处教学生。例如,“东施效颦”一词历来被视为贬义词,教师若加以引导,让学生带着“褒义”的眼光去看,定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又如《曹刿论战》一文记叙了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的两人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理解是:侧重表现曹刿的“远媒”,并反衬鲁庄公的平庸无能。教师若不停留在惯常的理解上,而是一反常规,让学生认真审视一下鲁庄公,其收效一定是可观的。一个学生为此就写了篇立意新奇的读后感,题目为《五赞鲁庄公》,这五赞是:一赞鲁庄公能广开言路,使一介野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战争第一线甘当配角;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的势头吓懵,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甘为小学生。结尾发出感叹并提出愿望:“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倍觉亲切和可爱吗?愿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有更多的“鲁庄公”!此种于无字处训练学生的作法的确为语文教学引进了活水,它既避免了照本宣科的老路,又有了全新的教学体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愿每位语文教师都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发掘并抓住这个“无字处”,把语文教育工作搞得更好。

猜你喜欢
鲁庄公火柴孔乙己
东野稷驾马车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鲁庄公之“鄙”和曹刿之“远谋”
孔乙己(下)
肉食者“非”鄙
火柴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