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科技创业加速城乡统筹发展

2012-08-27 00:18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特派员农民科技

文│本刊记者 张文娟

近日,10集系列节目《走基层——寻找农村创新榜样》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创新无限》栏目开播。该栏目真实记录了宁夏、新疆、内蒙古、海南等8个省市的十几个乡村的“科技特派员”在一线创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特色产业的场景,并展现新时代“科技特派员”给当地农民带来真正实惠的真我风采。

科特派创业行动的“宁夏经验”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起始于宁夏,2002年,科技部向全国推介福建省南平市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经验,并在部分省区市开展试点工作。作为试点省区,宁夏在学习借鉴“南平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在全区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从2002年9月份开始,宁夏开始在中宁、中卫、青铜峡等4个县市进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试点,引起了科技部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2004年9月,科技部在银川市召开“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现场会”,向全国推介“宁夏模式”。

宁夏“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让科技人员在农村找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他们立足当地实际,瞄准市场需求,积极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使得牛羊胚胎移植技术,猪、羊三元杂交改良技术、鱼的高产养殖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温棚蔬菜种植技术、枸杞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优质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等在当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卫县科技特派员在8个科技示范区和6个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蔬菜创业行动,帮助县委、县政府实现用5年时间建设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计划;原州区在银川公路沿线的中药材、蔬菜、蚕桑、舍饲养殖等16个示范园区引入科技特派员机制,建设区域经济长廊;驻扎在平罗、灵武等地的科技特派员,运用掌握的科学技术,积极帮助当地发展良种肉羊、发展青贮饲料和推广奶牛饲养。深入一线的科技特派员,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使广大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创业行动中,有相当一部分科技特派员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帮助农民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平罗县科技特派员王怀东组织68个营销大户成立马铃薯产销协会,将全县5万亩马铃薯产量中的90%销往广东等南方地区,使农民种植马铃薯每亩纯收入达800元以上。中卫县科技特派员利继东在自己投资创办农业科技园区的同时,又组建了农产品流通公司,与农户签订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合同1200多份,以比当地市场高出20%的价格组织蔬菜外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温棚蔬菜的积极性。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联社在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利用其遍布全区的农产品购销系统,将宁夏中药材、枸杞、禽畜等农产品销往陕西、内蒙古、河南、河北、甘肃等省区,为1.48万户农民实现了2800万元的销售收入。

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不仅重于实践,而且重于创新,创造了多种科技创业模式。在形式上,有科技特派员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带动农民增收的个体经营模式;有在村镇统一规划建设的科技园区里,采用投资入股,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形式;有科技特派员租用农民承包地或公司土地,再包给农民,变农民为农业工人的形式;有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形式;也有科技特派员组建公司、中心,以企业运作方式为农村服务的形式。这些模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并创造了可大面积推广的成功经验。

专家认为,宁夏通过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推进农村科技体制创新,激活了农村科技工作,较好地解决了科技和农业生产“两张皮”的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这一模式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是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科特派”活跃在神州大地

2004年9月以后,随着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宁夏模式”的全国推广,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在全国逐渐推广,“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全国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他们在基层通过创新创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例子层出不穷。

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关惠明原来是县城农业局的农村技术人员,专注于农村冷寒蔬菜的技术研发,当上科技特派员以后,他完成了1000座新型温室的设计和推广应用,培训指导了6000多位菜农,总增收500多万元。除了引进技术和资金,他还拿出创业收入20多万元开展了十几个项目的自主研究,解决了许多生产技术难题,当地人称他为“科技财神”。

四川巴中南江县杨坝镇的“科技特派员”贾正贵,曾经是县畜牧食品局农业推广研究员,他把自己的南江黄羊养殖技术“绝招”无偿传授给杨坝镇的养羊农户,仅养羊这一项,农民每年人均就增收250多元。

辽宁海城的蔬菜种子大王张青是一位女性科技特派员,她一年有300天待在农村,育种、培训农民种植瓜果蔬菜,为了与国际接轨,她引进了国外优良蔬菜品种类型300余个,每亩为农民增收3600元以上,带动农户3.6万余户,成为当地科技创业的带头人。

湖南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王先荣大胆引进原来不适合在湖南种植的“南方提子”,先后选育出20多个适宜南方栽培的品种,堪称“南方的吐鲁番”。此外,他牵头组织的湖南农康葡萄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073户,遍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种植户每亩葡萄能赚1万多元。

来自宁夏的铿锵玫瑰刘玲牵头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饲料年销量2400多吨,带动就业人数1210人,现在他们自主研发的“富硒蛋”不但在宁夏打开了市场,还远销西安、兰州、南京、平凉等大中城市,合作社年产值达到1.35亿元,使小鸡蛋变成了大产业。

类似的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的案例还有很多,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基层探索,源于实践创新,源于群众需求,是农村科技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创新的新举措,是体制机制的全面创新。以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为途径,可以引导现代科技要素、生产要素和经营方式向农村一线集聚,是加速现代农业产业创新,推进农村产业集聚和升级的重要探索。

“科特派”农村创业成效显著

2009年6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教育部、中宣部、国家林业局、共青团中央、中国银监会决定联合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活动在广大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据了解,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25个县(市、区、旗)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占全国总县数的77.9%,科技特派员总人数达14.9万人。2010年,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围绕七个重点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是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专项行动。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协调指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科技部与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密切合作,筹划、推动了多项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专项行动。

二是圆满组织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大赛不仅对参赛项目进行了评审和宣传推介,而且召开了大赛项目对接会,将入选大赛复赛的项目纳入“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计划预备项目库。据统计,参加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项目近2000项,激发了全社会参与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是稳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2010年4月,科技部、全国远程办、工信部联合发文,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和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农村农业信息服务快速通道;构建“资源整合、统一接入、实时互动、专业服务”的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村村有站点、站站有服务”的新型农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四是大力加强科特派创业链建设,突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已认定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达370余条。

五是积极推进跨省区联合。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杨凌示范区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跨省区联合推动工作机制,充分集成陕、鲁、蒙等10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科技、资金、信息、管理、人才等优势资源,辐射带动全国500多万平方公里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六是发挥科技特派员优势,服务抗灾工作。在近年的旱灾、低温冰冻、强降雨灾害期间,组织大专院所、科研机构组成科技特派团,动员广大科技特派员开展救灾服务。

七是加强对农村科技创业工作的系统部署。2010年4月,召开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协调指导小组会议。会议议定了2011年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工作的重点是大力推进社会化、多元化、信息化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多元化科技服务相互促进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格局。

科特派农村科技创业:“十二五”关键词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新时期农业农村科技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民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建立健全信息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由此可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在服务和引导“三化同步”中的作用,通过农村科技创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命题。

2011年10月,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吉林省调研时表示,科技特派员不仅要为农民提供致富技术和信息,更要通过科技项目等手段,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打造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链条。张来武表示,今后要加大引导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向粮食产业聚集,使一、二、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用现代服务业引领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历史经验证明: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和成果推广是农村科技的“两个轮子”,农业科技研发是为社会提供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的源泉,完善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保证。而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我们要用政府引导这个“有形的手”,去驱动市场机制这个“无形的手”,引导科技要素向农村转移,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科技进步,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优化农村科技发展格局,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统筹协调、共同推动科研开发,真正带动农村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是新时期农村科技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关键在于通过鼓励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从高校、实验室走向基层,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来到农村创业,担任科技特派员的角色。他们不同于专家下乡技术服务,而是一群特殊的科技服务群体,他们投身农村,与农民群众结成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不断开拓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路子,最终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这种新时代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无疑成为担当“十二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特派员农民科技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