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阶 库毓敏
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湖北 应城 432400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突然,起病急骤。今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8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部。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组57例,单纯针刺对照组28例。治疗组57例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8天。对照组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30天。经统计学处理,2组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85例患者,中医证候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有关资料制定[1、2]。
(2)病例纳入标准 年龄12~70岁;病程在30天内;符合上述面瘫诊断及定位诊断标准。
(3)病例排除标准年龄在12岁以下,70岁以上;病程超过30天;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面瘫;有其他伴发疾患,采用了多种治疗手段,从而影响本治疗方案。
2.1 治疗组
(1)取穴 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取下关、颊车、地仓、翳风、四白、阳白、大椎、合谷 (对侧)、足三里、太冲诸穴。
(2)针刺操作 患侧常规消毒,选用28号0.5~1.5寸毫针,进针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初期针感不宜太强,以浅刺、轻刺为主。留针20~30 min。
(3)中药离子导入法针刺后立即取10cm-15 cm的衬垫,以温水浸湿,置于颈后的大椎穴处,接电流正极,以药液浸湿面部电极衬垫,置于患侧面部牵正穴处,以胶布或松紧带固定,接电流负极,通直流电,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20分钟。
(4)导入药液的制备 当归30g,土元20g,皂刺20g,白芥子10g,马钱子5g,细辛5g,桃仁20g,川芎20g,黄芪30g。将以上药用6倍的水煎煮30~40分钟,重复二次,一并过滤,浓缩成1:1药液备用。
2.2 对照组 单纯针刺治疗,选穴与操作同治疗组。
2.3 疗程 以上治疗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2天。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进行评定。
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仔细观察可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 (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有轻微运动。
3.2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
结果表明,治疗组痊愈率为89.5%,对照组痊愈率为64.3%,经x2检验 (x2=8.903),P < 0.01,两组间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治疗组痊愈者平均疗程 (18.62 ±5.81)d,对照组平均疗程 (27.86±6.31)d,两组疗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表明针刺与中药离子导入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程明显缩短。
张某,男,30岁,于1998年2月29日就诊。前天夜间洗澡后,自觉受凉,晨起洗面时突然发现右侧面颊动作不灵,右眼流泪不适。2d后入我科门诊,症见:右耳后疼痛,右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右鼻唇沟变浅,不能皱眉和鼓腮,右口角下垂,且说话或笑时口角歪向左侧,舌质淡,苔白,脉浮。西医诊断:右侧周围性面瘫;中医诊断:面瘫,证属风邪入络。治以祛风散寒、通络和营,用上述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的方法治疗,一周后症状明显改善,13d后痊愈。
周围性面瘫,在祖国医学称之为“口眼歪斜”,认为本病是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侵袭面部阳明、少阳经,导致经络痹阻,气血凝滞,使面部肌肉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引起。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为风寒侵袭引起营养面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水肿,或病毒感染致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其病理变化主要是非化脓性炎症、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资料表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虽然比较肯定,但单纯针刺治疗起效缓慢,疗程相对较长,患者往往因病情较重,或因早期治疗方法和时机选择不当,或因疗程太长不能坚持久治,易中断治疗后留下后遗症。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对药物具有储存和放大作用,当药物经过经络腧穴吸收、传输和利用的同时,两者相互激发、相互协同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可以取得在通常情况下单纯用药或针灸所不能达到的疗效[4]。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是利用直流电将中药以离子方式通过皮肤导人体内,综合了直流电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可明显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营养代谢和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炎性介质的吸收,加快损伤组织修复,起到内病外治之功。
本研究采用祖国医学外治方法,结合经络学理论,利用针刺结合活血化瘀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周围性面瘫,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学认为面部经脉循行与手足六阳经和足三阴、任督均有关,面瘫则以六阳经为主,故取穴遵循“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本组腧穴风池、阳白穴属少阳胆经,能调和营卫,疏通经络,疏风散寒;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其经脉循环至面部,故有“面口合谷收”之说;地仓、四白、下关、颊车穴均属阳明经,亦能清阳明之热;大椎穴居督脉之上,督脉循身之背,为“阳脉之海”,其脉气通过大椎穴与手足三阳经交会 (诸阳之会);足三里、太冲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之合穴和荣穴,故有“太冲泻,唇歪以速愈”之理。诸穴合用共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之功,以趋补虚、祛邪、扶正之旨。兼用中药离子导入疗法,选取当归、白芥子、细辛、川芎、黄芪等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中药,将直流电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有机结合,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所,同时治疗过程中具有无痛苦、易被病人接受、安全有效等优点。诸法共奏疏通经脉,祛风散寒、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之功,使经脉得以濡养,神经功修复。
特别有趣的是:周围性面瘫分为3个时期,发病1周内为急性期,1~2周为静止期,发病2周以上为恢复期,4周以上者功能恢复较差。该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和中药离子导入并用,能大大缩短疗程,这无疑对患者的愈后,特别是拮抗后遗症的发病率有较大的意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翳风穴位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其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穿出处,后分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为面神经颅外段,其阳白 (颞支)、地仓 (颊支,下颌缘支)、颊车 (下颌缘支)、太阳 (颞支),下关 (颞支)等均在重要面部神经颅外段各分支的解剖位置上;牵正穴在咬肌上,有耳大神经和面神经颊支,下颌神经咬肌支和咬肌动脉分布。笔者认为通过针、电、药等方法联合治疗可以速消水肿,缓解压迫,促进血管扩张及血流增加,从而提高疗效,使神经功能尽快恢复,同时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增加氧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促进新陈代谢,加快面部软组织功能改善,这些可能是取得临床疗效的机制,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将针刺和中药离子导入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其效果相得益彰,标本兼治,疗效高,疗程短,后遗症少,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93
[2]马英主编.面瘫防治300问.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52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198
[4]赵立岩.经络学说在中药透皮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针灸;1998;18(6)∶335-337